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岛发挥资源优势 文化科技融合浪潮涌动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青岛发挥资源优势 文化科技融合浪潮涌动

来源:大众日报2025-03-31 19:03

  当600年航海史诗撞上未来科技,我国首部大型沉浸式航海史诗音乐剧《寻梦沧海》展现中国人探索、拥抱海洋的壮丽史诗;当4D特效与AI算法相结合,“沿着黄河遇见海”数字化展示项目让游客仿佛置身“飞行影院”;当地图、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打造出可感知、可交互的地图文化生态体系……

  当前,青岛正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构建文化和科技融合新机制、打造文化和科技融合新业态、激发文化和科技融合新活力,着力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让文化体验更沉浸,让文化地标更炫酷,让文化演出更绚丽,让文化业态持续上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文化”带来奇妙体验

  在中山路的“沿着黄河遇见海”数字化沉浸式电车里,市民游客沉浸式观看、体验黄河沿途美景和中山路百年前场景,享受“科技+文化”带来的奇妙体验。天津游客郎婷婷说,“坐在电车里,像经历了一场穿梭时空、跨越山海的旅行,比看电影大片更过瘾,体验感很强。”

  “沿着黄河遇见海”数字化展示项目,由青岛市委宣传部指导打造,获得山东省委宣传部支持。项目负责人卢晖介绍,历时一年多的精心打造,项目已成为历史街区与数字科技双向奔赴的文化新地标和网红打卡地。

  佩戴VR装置,在虚拟讲解员的带领下,穿越到4500年前,胡夫金字塔的内部构造展现眼前……在青岛和达中心城,青岛市民张书华走进“永恒的金字塔—金字塔幻像”VR沉浸式体验空间,体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穿越之旅”。

  “展现在我眼前的,既有雄伟的胡夫金字塔,又有体现埃及风土人情的市集,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非常棒。”张书华说。

  有关专家认为,科技为文化提供新载体,文化赋予科技新内涵,二者结合满足了当今消费者对新奇体验和情绪价值的追求,激发出澎湃的消费热情。

  文化地标更绚丽更炫酷

  位于市南区深蓝中心的GT巨幕裸眼大屏,是当下青岛面积最大的裸眼地标屏,其播放的“鸥遇青岛”“巳巳如意”等裸眼3D短片,色彩绚丽,将青岛的特色文化、时尚元素与前沿科技相融合,彰显时尚、动感、浪漫的城市氛围,为青岛文旅产业注入了“数字化生命力”。

  文化新地标展示更绚丽、更炫酷。在东舟视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从“一块屏幕的创新”到“一个场景的打造”,正驱动着这一目标走进现实。公司技术总负责人闫文庆介绍,团队运用行业顶尖的制作软件,借助透视原理,模拟真实世界的物理空间,将两块LED屏幕进行拼接融合,更真切地展现裸眼3D效果。他举例说,“巳巳如意”3D短片场景,采用毛发动力学技术,模拟了一个毛茸茸的可爱场景,毛发数量达到了数百万根,让大家在寒冷的冬天看到画面也会有暖暖的感觉。

  深蓝中心GT巨幕是东舟视通打造的标杆项目之一。该公司以孔孟之乡为根基,秉持“科技赋能文化传承,数字重构城市记忆”使命,三年来累计投入研发资金1.2亿元,在香港、北京、青岛等6个核心城市打造23个标杆项目,2024年城市形象数字矩阵全网传播15亿次,塑造“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创新范式。

  在青岛,除了欣赏美丽的海边风光,走进奥帆中心海上剧场,观看音乐剧《寻梦沧海》也是不错的选择。这部剧是青岛旅游集团出品的大型沉浸式虚实结合航海史诗音乐剧,以航海为主题,通过史前少年贝、秦国冒险家徐福、职业竞技帆船赛手齐鲲鹏三个来自不同时代、却同为海洋追梦者的故事,展现中国人探索、拥抱海洋的壮丽史诗。

  青岛旅游集团文化演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恬介绍,《寻梦沧海》于2024年2月24日在奥帆中心海上剧场首演,如今已实现了常态化演出,一年间累计演出580余场,接待观演人数超15万人次。这部剧在表现形式上,创造性地将航海主题融入视觉、氛围、观演方式中,通过270度的全视域影像技术、地图影像模拟自然景观,还有骑乘式的动感座椅,构建出全视域的海洋,模拟沉浸式的航海体验,满足了观众对文化审美、视觉震撼、场景艺术的追求。

  文化产业质效不断提升

  数字赋能,文化新业态新场景持续上新。

  除了《寻梦沧海》《海上有青岛》两个大型沉浸式旅游演艺项目,青啤博物馆推出《酒神的奇幻漂流》沉浸式光影互动体验,《觉醒的酿造师》剧游和《金色奇妙夜》沉浸式夜游更新升级;极地海洋世界推出360度球幕影院;金东数创依托崂山文化、海洋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崂山文化展示中心”和“奇幻海世界”等沉浸式体验新业态产品。

  青岛加强政策引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文旅企业运用VR、AR等新技术,加大数字文旅新内容、新产品开发力度。青岛啤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山东金东数字创意有限公司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古麦嘉禾等10家企业入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同时突出特色,推动网络视听产业加速发展。青岛成立全市微短剧产业推进工作专班,在全国率先印发《扶持网络微短剧行业发展政策清单》,2024年新增电视剧和网络视听相关企业152家,占全省的28%;全市广播电视制作经营机构超800家,约占全省的31%。2024年备案立项电视剧和网络视听节目99部,占全省的42.6%;5部“青岛摄制”剧目在“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白玉兰奖评选中分获7项大奖,3部微短剧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目录。

  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持续颠覆传统的内容生产、展示、传播和交互方式,提升文化产业质效。数据显示,2024年,青岛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02亿元,同比增长8.5%,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其中,以数字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新业态营收同比增长17.4%,高于全国7.6个百分点。(杨国胜 薄克国)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