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没想到我们的竹编‘熊猫’能这么受欢迎!”培训期间,几位传承人热切地交流着。从手艺精湛到市场通达,正成为这群非遗守护者的新课题。11月13日,崇州市举办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专题培训。非遗企业、非遗传承人及非遗保护单位代表共计80余人参训,有效覆盖非遗传承核心群体。
本次培训邀请非遗保护领域专家授课,聚焦非遗新消费场景打造、正确理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推选及权利和义务、非遗项目申报标准与流程等核心内容,通过案例解析、互动答疑、外训参观等形式,针对性解析传承人在作品转化、商业化运营中的常见困惑,有效提升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据了解,近年来,崇州市以“非遗四川·百城百艺”道明竹编品牌建设为牵引,先后入选2025年全国非遗进景区“五好”案例名单,并刊入《2025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2023年、2024年分别荣获国家级、省级“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道明竹编连续两年在央视《非遗里的中国》播出;竹编文创“熊猫抱竹”盖碗茶组、“只此青绿”系列胸针、“竹编竹花心”等作品亮相大运会、世运会等重要外交场合。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非遗相关培训6次,培育新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名,省市各级非遗传承人43名,孵化创新作品60余件,带动旅游综合收入1.4亿元。
记者 粟新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