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前不久,“音乐中国”博览会现场发布《2025中国城市音乐产业发展指数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四川成都武侯区音乐产业综合实力评价从2024年的全国第五跃升至第二,音乐原创活力与文旅融合指数双双跃居全国前列。
武侯区依托成都音乐文创园,构建以版权经济为核心的“园中园”生态。全国首个音乐文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落地,形成覆盖创作、交易、保护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优质的产业生态吸引韩红团队、阔景音乐等头部机构及多位艺人经纪公司相继入驻,形成“头部引领-关联集聚-服务配套”的良性循环。
以“园中园”模式破题产业升级的实践在微波射频产业同样成效显著。微波射频特色产业集群通过“链主引领”的“园中园”模式,实现在有限空间内的高效配置。今年3月,微波射频科学城的亮相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已建成的27个专业楼宇和即将新增的62万平方米产业载体,为产业集群能级跃升提供坚实支撑。
在大健康产业赛道,武侯区依托华西医院顶级临床资源,走出一条“临床驱动、就地转化”的特色路径。国际临床CRO产业中心凭借距华西医院不足百米的区位优势,实现“开园即满园”的佳绩,在投运之初就吸引普蕊斯等领先企业入驻。这一模式的吸引力在今年上海转化医学专场推介会上得到验证,引起长三角地区6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的强烈兴趣。截至2025年三季度,园区已带动武侯区集聚大健康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16个,产业增加值达145.8亿元,同比增长16%。
武侯区的“园中园”实践,是基于资源禀赋的精准定位和系统重构。在音乐底蕴上筑就版权经济闭环,依托大院大所打造技术产业集群,背靠华西资源打通临床转化链路,这种思路让每个“园中园”都成为产业增长的“微引擎”,共同构建起全域发展的“强生态”,真正将“立园满园”从行动部署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实效。(易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