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初秋时节,四川成都崇州廖家镇的“长河落日园”户外营地里,孩子们在河滩边尽情嬉戏,家长们则围炉煮茶,呈现出一片悠闲的慢时光。这是崇州市推进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崇州市深入贯彻省、市关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立足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以融合破题,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多元业态创新结合,构建起全域旅游新格局。
国庆前夕,街子古镇“华阳国志馆”焕新开馆,崇州积极撬动“文化+”与研学旅行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体验和街区消费无缝衔接。作为1987版《红楼梦》的取景地,罨画池景区通过国风妆造体验、剧本游等创新形式,让历史建筑与潮流文化激情碰撞;道明镇竹艺村则让非遗从“技艺”变为“产业”,从“传承”走向“潮流”……
立足“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的生态本底,以及“四山一水五分田”的乡村格局与7000多个川西林盘,崇州大力推动乡村振兴与文旅发展同频共振,打造出精品民宿、主题农庄、乡村咖啡等新产品与新场景,让“近悦远来,城乡共富”的美好愿景加速实现。
从古镇街角到田野远岸,崇州正以“全域布局、全业态发展”的思路,绘就一幅可行、可感、可游的“蜀州画境生活图”。
据了解,崇州的乡村旅游不仅带火了亲子郊游、研学团建、农事体验等热门活动,还促进了赛事经济的蓬勃发展。2025年崇州半程马拉松赛事吸引4500名跑者参与,接待游客33.34万人次,民宿入住率超95%。
当前,崇州正通过系统布局,推动乡村文旅从“点上开花”向“面上成景”转变,旅游与文化、农业、体育、非遗等产业的深度融合让崇州的文旅经济迸发出无尽活力。(姜姝琪 罗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