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28日,四川省基础教育“网链共享计划”·成都市“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场景建设推进会暨青羊区“人工智能+教育”主题研讨活动在成都青羊区举办。会议以“智聚青羊·慧启新章”为主题,汇聚了中国教科院、省市区教育部门负责人、全国多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一线校长教师及科技企业代表,共同观摩四川区域“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建设成果,深入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
活动“智教”现场。青羊区教育局供图
开幕式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展现了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决心。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冯永刚在致辞中说道,四川省正通过“网链共享计划”着力打破区域壁垒,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借助智能技术实现流动与共享,为全省“人工智能+教育”构建了协同发展平台。
活动对《青羊区整体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进行了全面解读。方案系统规划了未来三年区域教育数字化发展的目标与路径,致力于构建“人机协同、数智赋能、泛在融合”的智慧教育新生态。根据计划,到2027年,青羊区将打造一批示范性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领航性应用示范学校、培育高素质数字化教师队伍、建成覆盖全学段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化教学应用模式,以实现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到评价治理的系统性变革。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教科院院长李永智发出了“教育会怎么样,我们该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引导全体教育者思考在AI时代的责任与作为。成都实验小学、成都七中等校相关负责人分享了来自教学一线的思考与实践。企业界和学术界的代表,如希沃副总裁魏振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主任顾小清等,分别从技术赋能和学术前沿的角度,剖析了AI驱动教育变革的潜力与挑战。随后的圆桌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围绕“智能时代的课程逻辑演化与教学场景创新”展开深度交流,为与会者勾勒出未来教育的创新图景。
为确保行动的扎实推进,青羊区强化了智力支撑体系。活动现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青羊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教育强国实验区协议,标志着国家级教育智库与区域实践深度融合。同时,青羊区聘请了一批权威专家担任区域“人工智能+教育”首席及专家顾问,组建起高水平的“智囊团”。
与会者在观摩后普遍认为,青羊区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探索扎实而系统,其建设成果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姜姝琪 易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