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成都新都:院地合作“智绘”现代农业画卷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成都新都:院地合作“智绘”现代农业画卷

来源:光明网2025-09-24 17:24

  9月23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新都庆丰收活动在四川省农科院新都基地启幕。围绕“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的主题,一场由科技深度赋能、院地紧密联办的丰收盛宴,生动展示了现代农业的崭新面貌和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活动现场,歌舞《香城丰收年》点燃丰收喜悦;情景剧《从田间到舌尖》以一粒米的旅程为线索,巧妙勾勒从育种到餐桌的现代农业全链条;诗朗诵《稻子熟了》则以深情的语言,礼赞大地的馈赠与农耕的智慧。

成都新都:院地合作“智绘”现代农业画卷

丰收集市现场

  文艺节目所描绘的图景,源于田间地头的生动实践。“科技如何从实验室走到田间地头?”伴随着主持人抛出的问题,全场的目光聚焦到一线亲历者的身上。朱从桦博士细数团队在天星村日夜攻关,培育“一碗鲜米”的历程;种植大户李卓恒分享如何借助冷链技术实现错峰销售,“让农民收入提升30%以上”,破解“丰产不丰收”的难题;李志研究员举起一颗紫皮大蒜,详解“水稻+新都蒜”模式如何实现一地双收。

  会场外,试验田上空,10余架无人机正进行飞行演示,精准悬停执行模拟喷洒作业。“我们这些飞手,很多都是返乡青年。”正在操作无人机的“新农人”刘超自豪地说,“依靠无人机,我们两个人就能轻松管理200亩农田的植保,再也不用背着药箱深一脚浅一脚地蹚水田了。”从育种突破到智能植保,科技正深刻改变着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

  据悉,四川省农科院与新都区构建的院地合作机制已稳健运行10余年。双方以共建试验基地为依托,聚焦水稻、油菜、果蔬等关键产业,系统性推动“四新五良”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截至目前,已有累计超千项新品种、新技术及专利在此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直接转化为区域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姜姝琪 易佳)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

  • 习近平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