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4月16日,2025宽窄文化体系建设研讨会举办。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塑造“宽窄”文化和内涵展开研讨。
“宽窄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体现,宽窄文化始终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二级教授刘立云说,这一现象本质上是宽窄哲学引领、宽窄文化赋能,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鲜活案例。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长、二级研究员李明泉以“宽中豁达,窄里旷达”为题作主旨发言。他认为,宽窄是中华哲学中最具标志性的概念。宽窄空间思维方式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而且也为人们的思维视角和思维能力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挑战。
研讨会上,专家们围绕“‘双创’视域下的宽窄文化”“宽中豁达,窄里旷达”“三星堆与宽窄”“宽窄哲学走向世界的逻辑”“苏东坡宽窄艺术美学研究”等主题进行精彩分享,深入剖析宽窄哲学内核。(袁晴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