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四川艺术精品走向全国 话剧《尘埃落定》2024巡演再出发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四川艺术精品走向全国 话剧《尘埃落定》2024巡演再出发

来源:在成都2024-12-16 21:28

  推动四川精品演出走出去,话剧《尘埃落定》2024——2025年全国巡演正式开启。此次巡演计划覆盖7座城市,带来14场精彩演出,以独特美学呈现辉煌且精致的藏地史诗。话剧《尘埃落定》承载了四川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了四川艺术创作的高水平。这不仅是四川艺术走出去的重要一步,也是推动文化交流和艺术共享的重要举措。它将四川的文化艺术精品带给全国观众,让更多人感受四川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12月14-15日晚,备受瞩目的藏地史诗话剧《尘埃落定》在福建泉州市泉州大剧院开启了2024巡演的首站演出。这部改编自阿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剧目,在沿袭原著诗意文学语言的同时结合震撼的舞台语汇,为观众呈上了一段关于藏地土司末路文明的恢宏岁月。

  话剧《尘埃落定》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与九维文化联合出品,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与北京九维文化、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联合运营,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演出,著名编剧曹路生改编、国家一级导演胡宗琪执导,集结国内顶尖主创团队倾力创制。自2021年首演以来,先后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多地掀起热潮,媒体、学者、观众好评无数,雄浑神秘的藏地文化尽显独特魅力。阿来本人更是多次莅临剧场观演,评价其“丰富、锐利、智慧,非常圆满”。今年,话剧《尘埃落定》携着对藏区土地与人民的爱与敬,首次在泉州扬帆起航,成为2024年7城14场巡演的序幕之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泉州,其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烟火气息交融辉映,为这场展现神秘诡谲的川西文化的演出提供了理想舞台。在沿海之滨深触藏区文明脉搏,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多种文化习俗和谐共存,邀请观众共赴这场跨越时空与地域的文化之旅。

  话剧沿用了原著中主角“傻子少爷”第一人称视角,通过其既置身其中又超然物外的叙事方式,串联起土司家族的爱恨情仇与权力斗争。舞台上,“傻子少爷”的诗性独白化为贯穿全剧的灵魂线索,展现了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觉醒与救赎,以阿来文学“原汁原味”的灵动与张力打动观众。剧目用极致的细节还原出了土司文明的末日余晖——诗般绚丽多彩又肃穆庄重舞台、200余套手工制作的藏式华服、藏族民歌与电子音乐融合的丰富配乐,完美刻画出原著中魔幻与现实并存的四川嘉绒藏区土地。

  首演现场,编剧曹路生亲临现场,他在采访中提到,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原著《尘埃落定》的艺术特色的话,那就是“诗意”二字,不仅仅是语言的诗意,更是精神世界的“诗意”,将三十余万字小说浓缩至三小时精华,是对经典文学的一次深刻致敬。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罗鸿亮在采访中提到,福建与四川在历史上有深厚渊源,而此次话剧《尘埃落定》来到泉州,让巴蜀故事与藏地文明在沿海历史文化名城诗意呈现,让巴蜀文化与闽南文化得以相互交融。

  让诗意流淌,让尘埃发光,12月15日,期待着更多观众走进泉州大剧院,亲身感受这场震撼人心的舞台演绎与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见证一段大智若愚、悲欣交织的史诗篇章。

  编剧曹路生保留了令他着迷的诗性文本,让诗意一般流淌的语言,和残忍疯狂的末日产生了强烈的审美对比;将阿来构建这个“罗曼蒂克消亡史”的文本肌理抽丝剥茧,完成了一次戏剧向文学的重磅对话。

  未来,话剧《尘埃落定》将踏上一段精彩的巡演旅程,去往福建、佛山、珠海、深圳、厦门,最终回到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完成这7城14场巡演的收官之作。随着演出帷幕的缓缓拉开,让我们一起走进剧场,探索那些被尘埃掩盖的真相,发现那些在岁月长河中依然鲜活的生命故事。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学雷锋 在行动

  • 宁夏银川:专场招聘助力妇女就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仅手机直连卫星技术,5G、工业互联网、算力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坚实底座,正稳稳托举数字中国大厦立地擎天。
2025-03-06 09:10
在寂寥山河间书写着西部能源“奔涌”的答卷。位于贵州安顺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盘江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项目一隅。
2025-03-06 09:06
DeepSeek等科技新锐的出现,彰显了中国在科技创新上的潜力,也为其他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2025-03-06 09:05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2025-03-06 06:0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当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还存在转化‘鸿沟’,尤其是全链条体系尚未完全贯通。”浙江大学医药学部副主任方向明委员直言不讳地指出科技创新的“痛点”。
2025-03-06 06:00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
2025-03-06 06:00
专家提示,科学预防带状疱疹,要及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着凉等。
2025-03-05 09:00
在“春晚机器人”的“原产地”浙江,早在去年9月就印发了《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前瞻布局和加快推动全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2025-03-05 09:01
我们还需要以更前瞻的视野加速布局,让AI加快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鼓励社会资本开展“AI+”项目投资时,探索对相关投资者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完善“募投管退”全链条运行机制。
2025-03-05 09:00
目前,陈超的育秧基地共有20万个秧盘,10台秧苗运输车,秧苗不仅供应自家的5000亩水田,还覆盖博白县28个镇和邻县的上百农户。
2025-03-05 08:5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2025-03-05 04:10
近年来,山东省莱西市大力发展智慧设施农业,提升了农作物品质和产量,为当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2025-03-05 04:10
与此同时,通信行业也迎来了关键的技术升级窗口,5G技术正逐步迈向成熟,而人工智能的突破正在重塑产业链条,二者相互赋能、深度融合。
2025-03-04 09:12
目前,所有省份均已开展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气象高级别预警“叫应”等服务机制,有力地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025-03-04 09:10
甲烷(CH4)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O3和PM2.5的重要前体物)是油田开采过程中释放的主要废气,成分复杂、浓度波动剧烈且排放点分散。
2025-03-04 09:09
3月3日是第十二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增加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
2025-03-04 03:20
科普是国家创新的“基石”,是强国建设的“底色”。2024年,我国科普事业迈进了一大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科学技术普及法,为科普工作注入了强劲法治动力。
2025-03-04 05:35
记者3日从中国科协举办的2025年学雷锋科技志愿服务周上获悉,我国在科技志愿服务平台上实名注册科技志愿者超520万人,科技志愿队伍超11万个,年均开展活动30余万场,彰显出科技志愿服务的时代价值和蓬勃活力。
2025-03-04 03:20
有鉴于此,2025开年以来,各家安全公司严阵以待,纷纷探索新路径、新范式,以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为国产大模型保驾护航。
2025-03-03 09:02
伴随生成式AI大模型迭代升级,越来越多的AI创作工具入驻各大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正融入内容创作生产的方方面面。
2025-03-03 08: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