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成都环城生态区:发展都市农业的蓉城实践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成都环城生态区:发展都市农业的蓉城实践

来源:光明网2024-09-26 10:11

  什么是都市农业?“既是田,也是景;既作农,也作旅。”作为成都都市农业的首要承载地,成都环城生态区正深度发掘农业多重价值,让曾经的城乡结合部蜕变为公园城市的美好生活空间。

  粮油亩均产量年均增长近20% 保障粮食安全

  初秋早上,伴着微凉晨风,在环城生态区亲子牧场水稻收割现场,2辆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田地间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粉碎稻秆等工序一气呵成。

  成都天府绿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人彭云兵介绍,今年成都环城生态区的水稻、高粱、大豆等作物的采收已进入尾声,其中,水稻亩产达到1100斤。

  “这条环城农业带,以前土壤肥力低,有机质、土层厚度满足不了耕种条件,地块细碎,无法产生规模效益,很难形成农业生态景观。”彭云兵说。

成都环城生态区:发展都市农业的蓉城实践

  如何解决这些实际的问题?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解决过去多年形成的问题,成都环城生态区于2020年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撂荒耕地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和配套设施建设。

  通过综合治理,原来1.5万个地块优化至2000余个,让环城生态区原本散乱、没有景观效益的农田连结成片,规模化的种植与规模化景观相统一,夯实了高品质农业和景观农业的“耕”基。

  数据显示,成都环城生态区2024年小春种植及采收面积达7.4万亩,在一年两熟轮种模式下,环城生态区粮油亩均产量年均增长近20%,为成都及周边的粮食供应提供了一定保障。

  加强生态修复 厚植绿色本底

  “这里就像一个博物馆,不仅可以认识各种动植物,还有别具一格的特色场景,能满足全家人的休闲娱乐需求。”带着孩子打卡白鹭湾湿地公园的成都市民王焰说。

  “这里之前是小作坊的厂房和旧货市场,废旧物资和建筑垃圾随处堆放。”谈及白鹭湾片区,当地居民张元忠对之前脏乱差的环境记忆犹新。

  在公园城市发展都市农业,生态是关键一环。白鹭湾片区经过农田整治、生态修复、配套设施建设等措施,如今这里已变身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公园。

成都环城生态区:发展都市农业的蓉城实践

  白鹭湾的故事正是成都环城生态区厚植绿色生态发展的一个缩影。天府绿道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环城生态区已逐步形成了一些积极的生态环境效益,在环城生态区的公园里随处可见飞翔的白鹭和游人互动。

  为充分释放都市农业的景观美学价值,成都环城生态区还打造成片麦田、油菜花、油葵花、彩色水稻等大地景观,在凤求凰、亲子牧场等7个农业示范区,打造“太阳神鸟”“麦田守望者”“熊猫”等创意农景,为市民游客营造美好视觉享受。

  以公园城市为平台 传承农耕文化

  9月7日,在青龙湖湿地公园外侧的农业区内,一场面向少年儿童的“金秋万梁红”公益特别活动拉开序幕,小朋友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化身小农夫,左手抓穗,右手挥镰,体验采收的乐趣。

  “身处公园城市中的人们对于农耕文化有着天然需求,而环城生态区最大特点之一就在于‘有人的参与’,只有让更接近人的公园城市作为平台,才能让农耕文化被更多人熟悉了解。”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张云路教授说。

成都环城生态区:发展都市农业的蓉城实践

  近年来,成都环城生态区以天府田园农耕为文化核心,依据时令开展“一起来榨油”“麦田收获守望时”“青青稻田插秧记”“交个朋友集市”等特色农耕活动,让市民就近深度参与体验农耕文化。同时,打造青龙湖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和锦绣水韵种子科普馆等特色场景,开展科普活动300余场,服务市民游客近30万人次。

  天府绿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环城生态区将深入研究都市农业标准体系的构建,将观赏性、互动性和交互性融入其中,坚持构建“农业+商贸”“农业+文创”“农业+旅游”“农业+科普”等绿道生态圈,搭建高质量的农业产业链,为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贡献“成都样本”。

  (文/任欣怡 图片由天府绿道集团提供)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金秋“丰”景喜人

  • 多彩活动迎国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基础研究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水平整体跃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技术进步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2024-09-26 10:23
科学的种子埋在当下,长在未来,在播种孕育的过程中,奔走在各地的科普大篷车、深入乡村基层的科普教育活动和服务平台,正不断赋予齐鲁大地科学的神奇与美好。
2024-09-26 10:17
SDG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介绍,报告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全球7个SDGs及中国227个可持续发展指标定量评估。
2024-09-26 10:16
从黄大年到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无数教师在中国大地上延续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2024-09-26 10:12
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落成八周年之际,“中国天眼”核心阵科学和技术研讨会25日在贵州省平塘县召开,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谋划FAST核心阵的科学规划和建设。
2024-09-26 09:21
大模型对未来10年—20年影响长远,做好积累‘后发先至’也是好事。
2024-09-25 12:39
9月24日10时31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仪41星、星时代-15/21/22卫星、驭星二号05星、复旦一号卫星、天雁15星和吉天星A-01星共8颗卫星发射升空,
2024-09-25 04:20
纵观我国企业发展壮大的历程,可以看出,我国企业规模成长迅速,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逐年提升。
2024-09-25 09:29
“模型崩溃”是今年7月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的问题。熊德意解读称:“真实的人类语言数据,其分布通常符合齐普夫定律,即词频与词的排序成反比关系。
2024-09-25 09:26
现代生物育种是综合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培育性能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新一代育种技术,是种业强国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的竞争焦点。
2024-09-25 09:24
许振超是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1984年,青岛港顺应集装箱装卸运输趋势,组建集装箱公司,许振超被选为青岛港第一批集装箱桥吊司机。
2024-09-25 09:23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
2024-09-25 09:04
9月23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合办,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和中国生产力促进协会数字经济工委会协办的2024(首届)中国数字人大会——面向人工智能的数字身份体系研究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成功举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敖立发表致辞。
2024-09-24 16:26
当下,在国内高校中,学科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
2024-09-24 09:59
未来颠覆性技术,特别是食品合成生物学技术将重新定义食品行业,引领行业发展潮流,改变这个行业的市场规则,而我们应该积极迎接这样的改变。
2024-09-24 09:57
这些发现或有助开发实用的室温超导体,并可理解量子气体模拟——一个结合量子光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重要领域。
2024-09-24 09:53
张甘霖的学生、土壤所助理研究员杨顺华说,这种执着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
2024-09-24 09:50
《三体》成为世界走近中国的一份路引,更是展现当代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在国际文化传播中,“内容为王”仍然是基本法则。
2024-09-24 09:42
“三项改革”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老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带到路演现场,迈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重要一步。
2024-09-24 09:28
黄河孕育了千年文脉,是华夏文明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涵养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打造数据中心、讲好黄河故事,有利于全景式呈现黄河文化基因和历史文脉,创新黄河文化表达方式。
2024-09-24 09: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