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四川成都高新区:拓宽渠道 让居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四川成都高新区:拓宽渠道 让居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来源:光明网2024-09-14 12:33

  “我们学校食堂想招聘两名男员工,你们可以给我们推荐两个居民吗?”这两日,四川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昆华社区又收到了一则周围学校的用工需求。

  像这样的用工需求,今年有多起。用工单位找上门,社区居民对口就业,受到了辖区居民们的欢迎。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推出定制性服务“职送到家”,将就业服务延伸至居民家门口,助力大量失业居民就业创业,用实用技能点亮美丽人生。

  技能培训让居民家门口就业

  在预热好的电锅中融化好黄油,然后渐次放入棉花糖翻炒,放入奶粉搅拌成型,放入饼干和坚果搅拌均匀,最后倒入模具平铺晾凉,晾凉后切块包装……

  12日上午,在昆华社区组织的烘焙师増能培训课堂上,社区聘请的烘焙师正带领着21位社区居民学习牛轧糖制作。

四川成都高新区:拓宽渠道 让居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我跟着烘焙老师的做法,一步步去制作,竟然做出了牛轧糖,烘焙老师都说很好吃呢。”看着自己制作成功的牛轧糖,昆华社区居民王阿姨高兴地说。

  看着王阿姨制糖成功,同桌的几位阿姨也是跃跃欲试。不出两个小时,21位社区居民都上手炒制棉花糖,全部学会了牛轧糖制作。课后,大家打包起自己制作的牛轧糖,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西式烘焙、小儿推拿、纹眉化妆……这几年,桂溪街道各个社区系统梳理社区周围用工品类需求,广泛邀请培训老师常驻社区,为社区居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居民们用“一技之长”找到就业岗位。

  “现在整体的就业压力很大,很多岗位都有职业技能和证书要求,再加上我们社区有大量的农迁安置小区,居民文化程度不高,还有很多人超过了40岁,自己找到工作有些困难。” 昆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高琴英介绍。

四川成都高新区:拓宽渠道 让居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看着居民们找工作困难,高琴英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社区积极与周围的学校、商业楼盘、工作室等对接用工需求,抽出资金办母婴护理、西式烘焙、家政保洁、茶艺师、电工等技能培训班,引导居民考取各项职业技能证书,助力居民成功就业。

  “我年轻时做点小生意,因为没有特长,现在年龄大了找工作很困难。”昆华社区居民叶永明感慨道,多亏社区邀请他参加电工培训班,考取特种作业操作证,让他在成都教科院找到了工作,不但有了稳定的收入还有了社保。

  “帮助居民就业是实实在在的工作,也是提高居民幸福感最直接的工作。” 高琴英说,经过三年努力,很多用人单位主动与社区建立常态化联系,让社区为他们介绍适岗工作人员。

  众创空间让居民家门口创业

  走进临江社区众创空间“绣创艺术空间”,宝妈们最近做好的美甲、发卡、花束、玩偶等排满桌子。这些手工制品已提前被买家预订,不多日就会送到买家手中。

  “现在有很多顾客喜欢手工花束,手工花束能永久保存,代表着送花人的心意能让收花人长久看到,市场价能卖到200至300元。” 临江社区手工编织培训老师习琴丽介绍。

  三年前的习琴丽不敢想象自己能成为社区的培训老师。在新派非遗培训活动上,习琴丽第一次接触到手工编织,很快对其产生浓厚兴趣。于是,她在家里苦练手工编织技术,很快就成长为一名手工编织能手。

四川成都高新区:拓宽渠道 让居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随着手工技能不断提升,习琴丽被社区选拔为手工教学老师。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居民掌握了手工编织技能,开始在朋友圈、小红书等线上平台售卖毛线发卡、编织彩虹等。在社区的帮助下,产品的销售路子进一步拓宽。

  习琴丽还自费到化妆学校进修,获得了高级美妆师职业证书。编织技巧、摊位布展、美容美妆……习琴丽苦学各项职业技能,为自己蹚出了人生新路。去年年初,习琴丽开起了“美生活工作室”,广纳社区宝妈学习实习,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开业首年,工作室的营收就超过10万。

  (文/陈晨 桂溪街道昆华社区、临江社区供图)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即将举行

  • 里约植物园有200年前种植的中国茶树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北京时间11月15日23时13分,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自中国空间站建造以来,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开展了百余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阶段性研究成果持续产出。
2024-11-18 10:2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员课题组、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张旭院士课题组和北京师范大学吴倩教授课题组合作,深入解析了人类背根神经节(DRG)发育过程中调控多种感觉神经元分化的多层级信号通路,并成功构建了人类DRG类器官(hDRGOs)模型。通过比较人类和小鼠的感觉神经元发育,研究人员发现两者在发育进程、基因表达谱和细胞亚型上存在差异。
2024-11-18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民航高校应发挥特色优势,形成“航空+”的多元化低空经济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低空经济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2024-11-18 10:21
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成员正在围绕近期发射任务进行产品研发。日前,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2024-11-18 10:16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已于11月17日21时25分受控再入大气层。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于2024年1月17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入轨,装载了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
2024-11-18 10:14
一声战机轰鸣划破长空,一柄银色利剑直冲天际。此次歼-35A敢于摘掉面纱公之于众,不是因为它不再神秘,而是因为它拥有基于实力、能力、国力上的强军自信与大国自信。
2024-11-15 09:20
我国科学家目前已完成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的载人深潜科考,创造多项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在深渊深海地质、生命与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发现和科考成果。
2024-11-15 09:16
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权。
2024-11-15 09:12
该项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莞磁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2024-11-15 09:12
12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KP12可配装多用途无人机开展灾情监测、空中消防、物资投送、通讯中继等。
2024-11-15 09:11
可满足海洋、减灾、气象等多个行业的业务需求。
2024-11-15 03:20
日前,《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玉米籽粒脱水的分子机制,为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品种的培育奠定重要基础,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
2024-11-15 03:20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2024-11-14 04:55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
2024-11-14 05:05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14 05:05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扎实,农业现代化正向纵深迈进,更需要铆足干劲、再接再厉,大力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024-11-14 04:45
北京大学郭雪峰教授、山东大学李延伟教授和北京大学莫凡洋教授等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在芯片上对开环易位聚合反应的在线调控,实现了单个聚合物的精准合成,有望为聚合物材料精准制造与有机合成领域带来革命性进展。
2024-11-14 04:55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程师认证制度,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形成一个由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主导,由产业部门、企业、院校、工程界和专业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合理分工的治理体系。
2024-11-14 04:55
近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南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2024-11-14 06:10
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发布报告说,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4-11-13 09:4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