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成都高新区:被看见的儿童力量让城市变了样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成都高新区:被看见的儿童力量让城市变了样

来源:光明网2024-06-01 10:27

  儿童友好,这个源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概念,这两年被深圳、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高度重视。这些城市纷纷思考,如果从儿童视角出发,正视和解决儿童的成长需求,能为城市的发展种下一颗怎样的种子?

  “从儿童的实际需求出发,城市的成长模式和发展路径将为孩子而改变。”这是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成都答案。而在成都,有一条街道更是实现了儿童友好“从有到优”,越来越多的儿童感受到被接纳、被尊重、被信任,儿童的潜能被激发,城市的未来被点亮。这条街道,正是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

成都高新区:被看见的儿童力量让城市变了样

  “我在三瓦窑当泥瓦匠”

  “时间的长河从三瓦窑缓缓流过,水波翻涌,带走了岁月斑驳且浪漫的时光。时光荏苒,纵然眼前的风景不停变换,但心底的记忆是旧时三瓦窑的模样……”18日,孩子们的诵读声响彻成都地铁三瓦窑站,引得路人驻足停留。

  走近一看,原来是三瓦窑社区正联合成都地铁,组织辖区儿童开展“历史寻踪 瓦窑记忆”社会实践活动。成都地铁工作人员讲解中提到,成都地铁三瓦窑站,是成都地铁结合所在地三瓦窑片区的历史文化记忆,打造的廉洁文化主题车站。穿行车站,“瓦窑”记忆文化墙上的历史信息扑面而来,让来者了解“瓦窑”的发展历程,去体会“泥瓦匠”的匠心之美。

  听完讲解老师的整体介绍后,孩子们两两结伴,沿着瓦窑文化长廊参观学习。“原来我们居住的社区是由古代烧制砖瓦的窑场发展起来,历史上从成都的九眼桥到火车南站东面,依次有头瓦窑、二瓦窑、三瓦窑。三瓦窑始建于明朝,上世纪更是盛极一时,带动了周围的小学、化工厂、纸浆厂、热电厂、丝厂及搪瓷厂等单位群聚。”参观完文化长廊后,张凯程小朋友与母亲分享道。

  张凯程的母亲听罢频频点头,感谢孩子让她也了解了社区历史。另一旁,谢欣怡小朋友勇敢地与行人“搭讪”,向他们分享刚刚学到的知识。“烧成一块砖瓦要经过复杂的工序,‘培土—晒土—闷水—踩泥—打光—瓦坯加工—整形—卸坯—晾晒—装窑—烧制’11道工序缺一不可,最终才能烧出好品质的砖瓦,现在的邮政总局和‘华西医学院’等很多建筑都是用的三瓦窑的瓦呢。”谢欣怡认真地说。

成都高新区:被看见的儿童力量让城市变了样

  活动现场,小朋友们不止争做三瓦窑“代言人”,让更多人感知到三瓦窑社区文化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小朋友们走进社区活动室,变身“小小泥瓦匠”,感受“匠人”之“辛”。

  “我想建像窑一样的花瓶”“我想建瓦片一样的冰淇淋”……小朋友们迸发奇思妙想,与家长合力,纷纷做出了自己理想的手工艺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被小朋友带回了家,有的送给了认识的新朋友,有的被摆放在了社区活动室,引得来客惊喜连连。

  “我在红领巾号鸟岛当志愿者”

  每逢周末,成都高新区复地金融岛就会迎来一群孩子,他们兴奋地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栖息在这片天地里的各种鸟类,有苍鹭、绿头鸭、东方白鹳……

  这座观鸟岛的诞生,源于一份“红领巾小提案”。2020年暑假,当时就读于成都高新区交子公园社区锦晖小学的鲁予多和同学们有一份暑假作业——深入社区开展调查研究。

  返校后,鲁予多结合自己的观鸟经历,提交了一份2500字的社会实践报告:建议成都市高新区打造一个“鸟岛”,建立绿色生态观鸟示范点,打造成都的城市名片!

  在假期实践评比上,这份提案脱颖而出,被评选为全校优秀提案,由学校推选,顺利入围了成都高新区“十佳红领巾小提案”。随后,这份提案很快引起了成都高新区团工委、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成都市河道监管中心、交子公园社区等单位(部门)的注意。相关部门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多地走访调研,于2021年12月建成“鸟岛”,并取名为“红领巾号鸟岛”。

  踏上红领巾号鸟岛,不免惊叹鲁予多的愿望都实现了:在岛上植树,给鸟类制造筑巢繁殖条件;四周开辟滩涂,供越冬的水鸟和鹭鸟栖息;安装人工鸟巢,为鸟儿提供繁殖场所;安装摄像头,对鸟类的繁殖进行观察研究;组织志愿者开展活动,让更多人亲近大自然......

  短短三年时间,红领巾号鸟岛已成为成都市少先队组织开展环保教育、自然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要阵地。

  “这两年,我通过社区报名参加了六一观鸟、野生动物知识科普、植物观察员、鸟屋手工制作、爱鸟护鸟巡河志愿服务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觉得应该付出更多行动去保护鸟儿。”何玥小朋友高兴地说。

  交子公园社区党委副书记李茜表示,作为社区工作者,他们将持续探索更优质的做法,让社区儿童有一个更友好的成长环境。(文/陈晨 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供图)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津至中亚图定班列首发

  • 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庆祝成立40周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