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走进四川成都邛崃固驿街道仁寿社区,眼前的稻田接连成片,田里的早稻饱满,稻香扑鼻。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早稻生产效率,为水稻收割按下了“快进键”。
“自8月中旬起,我们就陆续开始收割水稻了。今年种了大概有300亩,预计每亩能收1400斤。”种植户黄亚庆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成都,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发力,实现天府粮仓丰收有“道”,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科技育种,端稳中国饭碗
据了解,2021年成都粮食播种面积572.8万亩(含复种),增加4.3万亩,增长0.8%;粮食产量230.6万吨,增加2.7万吨,增长1.2%,实现了粮食面积和产量“两连增”。
增长的背后,离不开种业这块关键“芯片”。为实施种业强市战略,成都市编制了《成都市“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制定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系统梳理种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动态更新现代种业产业图谱,建成标准化水稻、小麦、玉米制种基地10万亩,市域内杂交水稻和玉米制种产量约650万公斤,农作物高端种业产值达65亿元。
同时,成都市加大现代种业招商引智力度,在谈现代种业类项目21个,新签约现代种业项目6个,协议投资额4亿元;提速推进天府现代种业园“一库一院五中心”重大功能平台建设。
以“良种”夯实“天府粮仓”底气,成都持续发力。聚焦优质粮油发展需求,成都市与中国农科院共建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入驻科研团队20余支,创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建成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成都分中心,成功争取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永久落户成都。
“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藏粮“智慧田”,天府粮仓迎丰收
无人拖拉机、无人插秧机、无人收割机……只需要操作手机和电脑系统,就可以实现“坐在办公室种田”的梦想。
“我们所在的位置地处天府农博园核心区,根据管理需要,我们将3000亩大田划分成了79个地块,并安装了一百多个智能设备。”天府农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天府农博园为代表,成都针对大田作物生产管理的各环节,依托智慧农业管理平台,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形成从感知到决策再到智能执行的数字化农业生产模式,有效探索了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
在成都,以科技赋能农业发展,让粮食生产更智能的案例比比皆是:崇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里,植保机、大型喷雾机、大田北斗系统的插秧机广泛运用,让粮食从种植到养护更精准,更智能;大邑县在规模化种植的农田里装上了物联网探头,农户们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农作物的长势……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还在以水稻、小麦为主的平坝地区,全面推广机耕、机播、机防、机收、机烘等全程机械化技术,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基础保障,促进专业化社会服务。
金秋九月,天府大地田野里翻起金色的稻浪,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文:廖慧 谭维维 新津区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