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四川绵阳安州:坚决筑牢防洪度汛“安全阀”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四川绵阳安州:坚决筑牢防洪度汛“安全阀”

来源:光明网2022-07-16 14:30

  “好多年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雨了,幸亏政府提前把我们一家转移到了安全地带!”7月13日上午,骤雨初歇,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茅香村村民陈尚福回到家里,看到被山洪肆虐过的林地,仍心有余悸。

  12日晚,绵阳市安州区普降雷阵雨,20时至次日早上8时,短短12小时内高川乡场镇降雨量达到364.8毫米。

  收到气象预警,高川乡提前将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63户138人转移到安全地点。暴雨过后,3个小时内便抢通墩秀路(雎水至高川段)两处垮方点,保障抗洪抢险和村民生产生活道路通畅。

  与高川乡毗邻的千佛镇共有105处地灾隐患点,洪水导致该镇千佛村滴水崖、老望沟村等多处路面、山体垮方。

  7月13日凌晨1时,安州区气象局将暴雨橙色预警变更为暴雨红色预警,千佛镇东益村地灾监测员王友贵监测到东益沟河道水位快速上涨,为保障游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及时报告汛情,镇、村干部连夜行动,将东益沟民宿游客54人转移到安全地点。

  千佛镇老望沟村地处大山深处,是此轮强降雨的主要受灾区之一。受洪灾影响,转移群众大多投亲靠友,但有6户10名群众在山下没有亲友,老望沟村充分考虑安置群众实际情况,将10名群众集中安置在原万佛村委会,提供被褥、食物、饮用水等生活用品。

  “现在住在这里啥都有,书记和镇长都来看我们,我们可以安心等灾情过了再回家。”被转移的望沟村村民席万茹说。

  据了解,进入主汛期前,安州已完成水利工程水毁修复27处、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8座;已排查地灾隐患点、山洪灾害危险区隐患43处,完成隐患整改43处;制定重点区域应急预案8个,落实山洪灾害危险区监测人员610人、地质灾害监测人员521人;先后开展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业务培训会17场次,发放宣传册1.3万余份。同时,为做好应急防汛,安州区提前储备帐篷600余顶、折叠床1300余个、棉被4600余床、棉大衣3700余件、救生衣1000余件、大米40吨,及时在山区乡镇调备大型抢险机械,坚决筑牢防洪度汛“安全阀”。

  据悉,此轮强降雨,绵阳安州区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的方式提前转移群众300余人,无人员伤亡。( 陈晨)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

  •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