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被「青海」狠狠惊艳到!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要闻 > 正文

被「青海」狠狠惊艳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6-21 13:16

  世界屋脊 山宗水源

  千山堆绣 百川织锦

  闻名世界的可可西里

  穿越时空的唐蕃古道

  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

  藏着泼天富贵的柴达木盆地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此处留下跨越千年的印记

  这里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

  更是地球的一片净土

  白云翻滚牛羊成群

  这里有西北的雄浑粗犷

  油菜花的金黄、祁连山的苍翠

  茶卡盐湖的洁白

  这里是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

  这里就是大美青海

  01

  青海·缘起一座湖

  雄踞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她的名字中的“海”源自青海湖。

  烟波浩渺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被称为“陆心之海”,水域如海辽阔,湖水咸味如海。

  当青海湖边油菜花绽放,水鸟飞舞,牛羊漫步,让这里有了最明艳的黄和最纯粹的蓝,每一帧都像是一幅油画。

  在当地油菜花盛花期(每年的6至8月间),这里会举办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顶级国际性公路自行车赛。

  青海湖内有一种特有的鱼类——湟鱼,因无法在含盐含碱的水域中产卵,每年夏季,需要洄游到淡水环境中繁衍生命,清澈的水面泛起粼粼的波光,水面下鱼群浩荡,场面蔚为壮观。

  02

  西宁·凉爽一座城

  青海省会西宁寓意“西陲永宁”,这座高原之城是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也是青藏铁路的起点。

  西宁坐落在湟水谷地,因海拔高,空气湿度不大,这里夏季平均气温17℃至19℃,宜人的气候成为消夏避暑胜地,有“中国夏都”之称,哪怕是三伏天,待在室内和树荫下也很清凉。

  西宁有一座青藏高原上的大型综合动物园——西宁野生动物园,有兔狲、荒漠猫、雪山之王雪豹等,吸引了无数“吸猫”爱好者前来打卡。

  珍稀的野生动物在这里备受万千宠爱,不仅收获了全国各地的粉丝,甚至围绕它们有一系列有趣的连续剧。

  作为青藏高原最大城市,西宁正通过循环、节约、减碳的绿色发展,走出一条独特的转型升级路径。

  03

  打翻的调色盘·盐湖

  青海省湖泊众多,星罗棋布。大大小小的湖泊,让青海多了几分明丽与柔情。

  由于气候干旱,湖水蒸发量大于补给量,青海发育出许多盐湖,被誉为“盐的世界”。

  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长期经受风吹日晒,高浓度卤水中分解出锂、镁、钾等元素,结成盐钟乳,形成丰富多彩的盐喀斯特地貌。作为 中国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各类盐资源总储量达600亿吨,是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

  大柴旦翡翠湖原是盐湖采矿区,当太阳照在湖面上时,湖中色彩极为丰富,湖面上的每一块绿都那么纯正,而且泛着光泽。

  柴达木盆地内的东台吉乃尔湖,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蓝色调,大片的洁白盐地如同奶油冰激凌融化,神奇而艳丽。

  茶卡藏语意为“盐池”,无数游人来到茶卡盐湖,为了看青藏高原上湛蓝的天空,更是为了看与天同色的“天空之镜”。

  青海海拔较高,大气比较稀薄,夜晚更容易清晰地看到星空。茶卡盐湖同时还是“夜空之镜”,当银河与湖水中的倒影连在一起,画面梦幻又璀璨。

  盐不仅可以吃,还可以做盐雕。茶卡盐湖的盐雕,构成了一片户外盐雕艺术群。

  04

  绝美公路

  在青海的交通路网中,热爱自驾的你绝不容错过这几段公路。

  被网友称为“此生必驾的G315国道”起于西宁,一路上都是壮美的极致风光。

  驰骋在G315国道上,一眼望去仿佛直指苍穹的天路,把大西北的壮阔呈现得淋漓尽致。

  G315国道把西台吉乃尔湖一分为二,一边是绿色,一边是蓝色,成就了经典的“双色公路”。

  青海互助县的十二盘坡因有十二个拐弯而得名。蜿蜒曲折的公路盘踞山间,宛若游龙,腾跃于锦绣大地之上。

  05

  生命禁区·可可西里

  青海的可可西里因气候寒冷多变,空气稀薄,被称为“生命的禁区”,而这片土地上也从不缺少奇迹。

  野牦牛自由奔跑,高山秃鹫在空中飞过,狼群在伺机觅食……可可西里简直就是珍稀野生动物的乐园。

  藏羚羊是可可西里的明星,也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藏羚羊成群结队集体迁徙,是属于青藏高原的奇观。

  人类活动与藏羚羊足迹的重叠,并没有改变它们的迁徙路线。藏羚羊小心地穿越公路,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将车辆拦下,众人在一旁耐心等候,让藏羚羊的迁徙之路畅通无阻。

  06

  中华水塔·三江源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水塔。青海南部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最大的国家公园。

  在三江源,水是最重要的,雪峰和冰川消融后,形成蜿蜒穿行在山脉间的江河溪流。在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与昆仑山东段之间,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源头所在地。

  鄂陵湖与扎陵湖位于黄河源区的青海玛多县,被并称为“姊妹湖”,古时这两个湖被称为“柏海”。

  特殊的高原环境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土,包括雪豹、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藏狐、兔狲、猞猁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07

  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作为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藏着无数“惊天财宝”。黄灿灿的金矿、白色的盐、黑色的石油、红色的枸杞……柴达木的“宝贝”五彩缤纷。

  柴达木盆地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发展潜力巨大。

  柴达木盆地农区地势开阔平坦,水、土、光热条件都很好。“柴达木有奇宝,枸杞藜麦牛羊跑”,特殊的土地也孕育出荒漠中的“红宝石”——枸杞。

  08

  奇景在青海

  青海地形复杂,地貌多样。

  海北州祁连县卓尔山属于丹霞地貌,由红色的砂岩、砾岩组成。站在卓尔山顶,视野极度开阔,处处美景,宛如仙境。

  祁连山是甘肃和青海之间的界山,祁连山南坡的雪山融水是柴达木北缘城镇和绿洲的生命之源,还是青海湖的水之源。

  雅丹地貌在青海分布面积极广,这是西北地区最常见的地貌景观之一。

  如果地球上存在类似火星的自然景观,那么俄博梁一定榜上有名,在这里,你会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深震撼到。

  世界上已发现的雅丹地貌绝大多数存在于干旱的区域,但在台吉乃尔湖区,却有一个“水上雅丹”。

  海西州茫崖市“冷湖火星营地”是国内首个火星模拟基地,被无数网友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茫崖市有一个形如巨眼的艾肯泉,泉眼如同沸腾的开水,不断翻滚上涌,泉眼周围硫黄矿物质长期沉淀,形成斑斓的红褐色圆圈,从高空俯瞰像极了脉络清晰的眼睛,被称为“大地之眼”。

  09

  在那遥远的地方·金银滩

  许多人是从一首歌开始了解青海的。

  音乐家王洛宾到青海金银滩采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在那遥远的地方》。

  西宁西北部的海北州金银滩草原,在鲜花盛开的时节,宛若被斑斓的地毯覆盖。

  金银滩上见证了一段重要的历史。这里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诞生地,被称为“原子城”。

  当年参与研制工作的人员隐姓埋名,来到遥远的青海,在高寒缺氧,甚至是食物短缺的情况下,成功推动了祖国的核事业发展。

  10

  厚重文化

  青海被誉为“彩陶王国”,其中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居于诸远古文化之冠。

  在青海等地,有一种民歌叫“花儿”,纯净悠扬的歌声,唱的是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在青海,没有什么事是一首花儿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唱两首。

  唐蕃古道是我国古代一条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中原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的必经之路。唐蕃古道近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内,这条道更是一条承载了汉藏交好、文化传播的大道。

  11

  青海美食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在青海交汇,奠定了这里的饮食主基调:牛羊肉和大碳 水。

  青海草场属于天然盐碱地草场,再加上羊的生长周期长、运动量大等因素,羊肉肉质细嫩,烹饪起来容易入味。来到青海一定要甩开腮帮子,美美地吃肉。

  善吃羊的青海人练就了无数种吃羊大法,但炕锅羊排这道美味,只有青海才有。

  带骨的羊肉切成条,在清水中加盐煮熟,一大盘手抓羊肉层层叠叠端上来,肥而不膻、质嫩软滑,吃到最后嘴油手滑,这盘肉尽显西北人的豪迈与粗犷。

  吃完羊肉,卤羊蹄、烤羊蹄、清水羊蹄、黄焖羊蹄、胡辣羊蹄、麻辣羊蹄、水晶羊蹄,花式的羊蹄吃法,只有在青海才能见识到。

  青海的羊杂汤、牛杂汤香醇浓厚。每天一大早,西宁大街上就挤满了排队等着喝汤的人,热衷此味的本地人端着碗,蹲在地上吸溜吸溜喝起来了,就一个字,香!

  羊肉清汤加酸菜熬成滚滚的汤底,来青海一定要热腾腾吃一顿青海土火锅。

  馍馍、饼和面是青海的主食,花卷、馒头、油香等在这里都叫馍馍。

  狗浇尿是一种青海的地道面食,表皮澄黄,一口下去甜香柔软。

  尕(gǎ)面片是青海人的乡愁。擀好的面切成长条,揪成指甲盖大小的面片,煮熟后配羊肉与蔬菜,可以做成炒面,也可以做成汤面。

  青海人早晚少不了一碗牦牛酸奶。

  青海人还有一种消暑神食甜醅子,用莜麦或青稞发酵而成,盛夏里来上一口,清心提神,浑身通畅。

  12

  有趣的青海话

  青海话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的一支,包容了众多方言的成分,承载着厚重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不管男女老少,讲话都带着一股爽利之气,这是他们的豪爽和洒脱。

  初来青海,不少方言会让你摸不着头脑,但细听解释,你会大赞妙啊!

  点击音频,来学青海话↓

  这是一段青海河湟地区流传的童谣:“骨节儿骨节儿 当当(‘骨节儿’是一种本地人儿时玩的骨头做的玩具) ,猫儿跳到缸上,缸扒 到,水倒掉,猫儿姐姐来料,烙馍馍。”

  童谣大意是:猫儿跳到缸上,缸被扒倒,水都被倒掉,猫儿变成一个小姐姐,给你做馍馍吃。

  青海人把“我”称为“脑”,“我们”称为“脑们”,“他们”称为“家们”,“女孩”叫作“丫特”,“男孩”叫作“尕娃”。青海方言里“极好”叫作“攒劲”,比如:“矮油,内个谁谁谁家的尕娃可攒劲了!”“明白”叫“瓦清”,比如:“脑再说一次,你瓦清了吗?”去别人家做客,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对方会说:“来就来撒,包包担担的提上些抓里着!”“你不要再折腾人了”叫:“你再把闹嫑抓治啊!”外地人听青海话会觉得十分有趣,每句话说出口都像是在卖萌。

  在青海,有一种厉害叫“歹”,有一种直爽叫“干散”,有一种速度叫“拉展”,有一种胆量叫“蝎子”,有一种满足叫“满福”,有一种心情叫“扇风”,有一种突然叫“猛砸砸”,“自己”叫“果家”,“小孩儿”叫“尕杂儿”。

  想听地道的青海话,欢迎你来大美青海!

  13

  飞跃的青海

  每年7月初油菜花盛开,一望无际的金黄油菜花在青海大地开放,壮阔无边。不仅在于颜色的金黄,菜籽油和菜花蜜更是青海人的财富来源之一。

  青海地处中纬度地带,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时间长。从“光伏发电”到“光伏制造”,如今青海推进光伏产业布局“千亿级”产业集群,开展招商工作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扎根”高原。

  柴达木属狭长形开阔盆地,这里的全年风能可用时间在5000小时以上。在柴达木,金色的风沙化身为绿色的能源,不仅吹出规模巨大的雅丹地貌群,也吹亮千家万户的漫漫长夜。

  资源富集,物产丰饶的青海,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聚力打造产业“四地”: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古老神奇的人文魅力传承千年,历久弥新。创新开放的时代元素应时而动,蓄势而发。大美青海,潜力无穷。

  你去过青海吗?

  分享你的青海印象~

  监制丨李浙 熊传刚

  制片人丨王兴栋 马文佳

  撰稿丨于子敬

  记者丨李永辉 葛修远

  配音丨青海生活广播 宋熙亮

  校对丨高少卓

  部分素材源自CCTV纪录、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九行Travel、那一座城、极物、时差岛、视觉中国等

  查看原文》》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智造”全球抢单 绿色创新引领市场潮流

  • 第五届消博会丨国货潮涌消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儿童是嗓音障碍的高发群体,更应得到及时、有效的防治。
2025-04-17 10:36
大数据若停留在实验室,便失去了意义。我们的目标是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再升级为决策支持。
2025-04-17 10:30
面对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我们亟须构建完备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体系。
2025-04-17 09:30
立足经验,破解问题,继续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布局,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
2025-04-17 09:27
地月空间是指从地球低轨延伸至月球(约38万公里)以及远至200万公里的空间。
2025-04-17 09:27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鹊系列发动机在其浙江湖州动力制造基地完成第100台正式下线,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实现从单台研制到批量制造的跨越,迈向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2025-04-16 10:2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团队,近期将历时3年自主研发的儿童用磁悬浮双心室辅助装置,成功植入一名7岁终末期心衰患儿体内。
2025-04-16 10:19
全球首次成功绘制六倍体小麦的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组图谱,实现了小麦基因组从“头”到“尾”无缺口的精确组装。
2025-04-16 10:17
从数学上讲,绳结交叉点与量子算法之间的理论等价性已经为人所知数十年,但直到现在才由该团队完全付诸实践。
2025-04-16 10:15
香江四月,风暖潮平,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于4月14日在香港开幕,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勾勒出更包容、更可持续的未来图景。
2025-04-16 10:10
近年来,我国强化统筹规划,产学研用等相关主体密切协作配合,全力强化“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人才强基、对外合作、历史文化”等五大措施,推动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2025-04-16 10:09
借助一种名为SMART-EM(单分子原子分辨率时间分辨电子显微镜)的技术,首次在原子尺度上拍摄了催化反应过程。
2025-04-15 11:02
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马蜂窝发布《中国赏花游报告2025》
2025-04-15 10:46
春天里,田野上,一粒粒良种破土而出、向阳生长,承载起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既为品种权人提供有力保护,又有效规范种业市场,一粒种子伤“芯”被抚平的故事,折射法治对种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2025-04-15 11:00
中国是拥有杜鹃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超过530种。2018年,《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条例》出台实施,形成对百里杜鹃资源保护“有地方性法规、有特设机构、有专岗人员”的立体化保护机制。
2025-04-15 10:58
从概念验证中心起步,一大批创新项目正培育成熟、投入市场,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2025-04-15 10:49
以耕地保护为例,为扭转黑土地退化趋势,我国自2020年启动实施了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
2025-04-14 09:58
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发布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设施开放运行报告,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布局建设37个科技设施,其中16个已向全球开放,包括多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5-04-14 09:57
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在江苏常熟下线,将用于世界最长高速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施工。
2025-04-14 09:57
志林肚天牛体色以浅红褐色为主,下颚内缘为黑褐色,触角呈暗红褐色。
2025-04-14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