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为越来越多的牧民摄影师拍出优秀作品奠定了基础。张鹏摄
本报记者 咸文静 张 鹏
又是一个明媚的秋日。蓝天高远澄澈,空气清新冷冽。深深浅浅的绿铺展在大地上,像波涛般起伏。
收拾妥当后,巴东出门了。脚下的这片土地,他再熟悉不过了。在过去的50多年里,巴东一直生活在这儿。不仅仅是他,他的父亲、祖父,甚至往上算好几辈儿,都是曲麻莱地地道道的牧民。只是此时,巴东的身后没有牛群,往常握着牧鞭的手里,拿着他的宝贝——照相机。
今年52岁的巴东家住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秋智乡加巧村。五年前,去村上开会时听说县上要成立一支大自然摄影队。平日里喜欢用手机拍些山山水水的巴东来了兴趣,赶忙报了名。等到摄影队成立,巴东一看,好家伙,60多个人几乎都是周边乡镇的老乡。
买到相机不久,摄影队便组织大家一起去西宁参加培训。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可连巴东自己都没想到,老师讲的那些内容,每一句他都记在了心里。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回家后一有空,巴东就背着相机四处跑。那些原本只能看在眼里的美景,都被他一一记录下来。时间久了,不仅拍的照片越来越好,自己都像变了个人似的。只要聊起摄影,性格腼腆的他准能说得眉飞色舞。
有一回,巴东和六七个成员一起去山上拍摄。走到半山腰时,体力不支的他留在原地休息。一回头,只见二三十米外,一头野牦牛正一动不动地看着他。气氛霎时变得紧张起来,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巴东屏气凝神,既害怕又着急。几分钟之后,巴东三步并作两步躲到不远处一块巨石背后。
等他再抬头时,野牦牛已经离他只有十步之遥了。就在这一危机时刻,巴东第一时间想到的,居然是给野牦牛来张特写。就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察觉到动静的野牦牛突然跑开了。一身冷汗的巴东这才赶上前去与同伴汇合。
其实,说到同伴,大自然摄影队里除了像巴东一样的牧民之外,也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上班族。
在曲麻河乡政府工作的江文才仁是摄影队的负责人之一。摄影这件事情对于50多岁的他来说,是个坚持了十多年的爱好。40岁出头那会儿,江文才仁用的还是傻瓜相机。拍照方法全靠自己琢磨。大概十年前,江文才仁发现周围爱好摄影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就花了几千元钱买了一台相机。由于没有人指点,拍起照来常常不得要领。每次外出拍摄时碰到同行,江文才仁就兴致勃勃地上前请教。但因为时间有限,双方沟通也有些障碍,“半路取经”的效果并不明显。
就在江文才仁犯难的时候,为了保护三江源头的生态环境,三江源国家公园曲麻莱管理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局长尕塔提出组建一支大自然摄影队,组织全县各村爱好摄影的牧民、生态管护员加入其中。
江文才仁还记得2016年7月摄影队成立时的情形。60多人的队伍中,有20岁出头的年轻人,也有60多岁的老人。由于成员文化程度偏低,认识汉字的人不足三分之一。为了提高大家的摄影水平,除了培训,每年八九月摄影队会组织一次大型的拍摄活动。拍藏羚羊、拍格拉丹东雪山……白天组织外出拍摄,晚上邀请专业的评委进行点评、颁奖,一来二去,大家拍摄的兴趣越来越浓。
时间久了,摄影队渐渐成为曲麻莱对外宣传的一扇窗口,作品也慢慢有了些名气。这不,五年前加入摄影队的麻多乡牧民才帮拍摄的野牦牛,在县文化节上成了香饽饽,一个系列卖了5000多元。
摄影队成员的照片除得到当地牧民的认可之外,还吸引了不少同行慕名而来,一些作品甚至走出了国门。虽然语言不通,但正如江文才仁说的那样,作品是最好的语言。
卓玛加是曲麻河乡多秀村的牧民,三江源国家公园成立后,他成为了一名生态管护员,也是摄影队的成员之一。几年下来,既是摄影师也是监督员,拍风景也拍垃圾,在自发组建的生态保护群里,时时刻刻关心着家乡的生态环境。
摄影队成员特殊身份的背后,是收入与支出之间的矛盾。有些成员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购买设备器材是笔大开支。曲麻莱条件有限,冲印照片都得去其他地方。但加入协会之后,这种爱好慢慢变成把家乡宣传出去的责任。一开始,江文才仁还担心有人中途放弃,可几年下来无一人退出不说,还有十几名新成员加入。
今年43岁的昂江喜欢摄影有些年头了,加入摄影队后,他去了更多的地方,看到了更多的野生动物、植物,看到家乡不同季节的美景。在这个淳朴的藏族汉子眼中,这种收获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
目的地已经到达。站在山坡上,蜿蜒曲折的通天河在巴东眼前铺展开来。架好三脚架,选好角度,“咔嚓”,巴东的新作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