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大的职责所在。去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提升作风能力和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守正创新、履职尽责,为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围绕中心大局谋事干事
深刻把握人大“四个机关”定位要求,自觉把人大工作放到全市大局中谋划推进,主动作为、敢为善为,推动全市发展目标任务落实见效。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持人大的政治机关属性,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重要会议、重点工作、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按照市委要求推进工作落实。坚持党管干部与依法任免相统一。依法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使提名推荐人选通过法定程序全部高票当选。聚焦市委关心、政府关注、群众关切,深入开展“小切口、大视野、高质量”调研,为市委决策提供参考,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去年以来,共向市委提报调研成果51篇,市委主要领导批转33篇。
深化民主立法,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群众意见建议。
坚决做到“市委有部署,人大有行动”。积极投身振兴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按照市委部署,承担轨道交通装备、高端化工、科技服务、精密仪器仪表、会展5条产业链建设的推进任务。通过调研、视察、询问等多形式多途径,抓龙头带动、抓矛盾疏导、抓项目支撑,支持13家链主企业发挥带动作用,解决困难问题63个,引进项目25个、总投资684亿元,内引外促,产业链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深度参与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组织9个代表小组多次集中视察,推动解决难点问题43个,促进攻坚行动提质提速。全力推动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开展视察调研和现场办公50余次,使规划审批、房屋征收、更新改造、业态植入等工作加快突破,老城区旧貌换新颜,在今年召开的省旅游发展大会上作为重要观摩路线,受到广泛好评,为城市旅游增添了靓色。
以“一线意识、一线姿态、一线干劲”锤炼作风能力。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机关倡树“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组织“摘星夺旗”擂台赛,锻造人大“实干家”队伍,凝聚起上上下下站位一线、加压奋进、勇争一流的昂扬斗志,形成说干就干,干就干实、干就干好、干就快干、干就干成的浓厚氛围。组建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7支志愿服务队参与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安排机关70%的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参加抗疫行动,在大战大考、一线火线中锻炼队伍、提升能力、发挥作用,以实干实绩践行人大使命职责、服务中心大局。
守正创新履职尽责,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紧盯城市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因素,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通过加强和改进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等工作,以高效能履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青岛实践。
提出“高品质保护提升太平山中央公园和浮山森林公园议案”并加强督办,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变为现实。
以“小快灵”立法引领推动重大改革实施。紧扣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广泛征集有关方面的立法建议,按照因需、应时、统筹、有序的原则,制定五年立法规划。坚持从全市正在推进、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城市管理、教育等问题入手,立足“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制定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条例、停车场条例、违法建设治理条例,加快集中破解城市治理难题,为留住城市记忆、传承城市文脉、实现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提供持久性的法律保障。其中,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条例在副省级城市中属于首部,违法建设治理条例在全省为首部。修订《青岛市教育督导条例》,通过法治方式解决教育督导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规范和引导教育督导依法科学有效实施。深化民主立法、开门立法,充分发挥国家、省、市三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吸纳民意、汇聚民智,收集立法意见建议350余条,有12条被全国人大立法采纳。
以“高质效”监督促进重大问题解决。加大专题询问频次力度,去年以来,围绕改善营商环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领域开展了6次专题询问,做到既指问题又提对策,把询问会开成工作研讨会、开成问题分析会,聚智聚力破解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突出询问跟踪问效,持续做好政府部门意见答复的进一步监督落实,扎实做好专题询问的“后半篇文章”。采用综合手段强化监督效果,运用听审报告、执法检查、调研视察等手段,加大对财经运行、公共法律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监督,自2018年以来对营商环境工作实现“六连督”。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建立代表建议与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衔接机制,发动200余名代表参与公益诉讼监督,有力推动了公益诉讼案件办理的效率和质量。
以重大事项决定保障重大部署落地见效。围绕如何应对疫情冲击、克服经济下行,研究助力建设现代产业先行城市的措施,作出重大事项决定,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作出设立“青岛企业家日”“青岛品牌日”“青岛工匠日”的决定,树立起尊重企业家尊重劳动者、品牌兴市品牌强市的鲜明导向,激发营造振兴实业的风气,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注入活力。着眼传承城市文脉,推动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湾区城市建设,作出加强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的决议,为保护好利用好全市红色文化资源、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提供了制度遵循。
以持续督办议案促进民生改善。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高品质保护提升太平山中央公园和浮山森林公园”“实施爱老助老五项行动”两项议案,打破了多年来没有形成人代会议案的局面。围绕议案办理,持续开展监督,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50多次深入“两山”一线开展现场督导,推动太平山、浮山环山绿道全线贯通,“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已成为现实,公园绿道已成为居民休闲健身的打卡地,并以此为牵引带动全市60个山头公园加快了整治提升步伐;组织三个专门委员会、市区两级人大、三级人大代表协同联动,加快推进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和口袋公园适老化改造,深入开展示范性助老食堂建设和老年教育文化“五大工程”,老年人居家照护难、买菜做饭难、上下楼难、休闲健身场所不足、学习娱乐场所不足等问题正逐步破解,普惠性公共服务明显增加。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献计出力
立足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的特点优势,组织发动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用行动诠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创新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六项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动员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投入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民办实事等工作中,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贡献代表智慧和代表力量。广大代表牢记使命、实干担当,参与促进招引项目291个,推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85个,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7645件。
着力提高代表建议提出和办理质量。坚持把代表建议工作作为凝聚发挥代表智慧力量、促进全市重点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围绕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建立全链条质量控制体系,在精准选题和对策措施上下功夫,代表在市人代会上提出的1318件建议,件件有依据,事事可落实。围绕代表建议“办理高质量”,从重满意率向重办结率和落实率转变,建立“大督办”工作机制,实行常委会重点督办、专委会归口督办、工作机构一对一督办、代表全程督办,建议办理落实率实现“两连升”,由2020年的60.6%、2021年81.09%,提高到去年的91.57%,历史上首次突破90%。
人大代表在代表联络“家站点”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拓宽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制定代表基层联络平台建设三年规划和指导规范,按照“八有四公开”标准建成代表联络“家站点”778个,覆盖全市所有镇(街),同步开通“代表履职通”线上联络平台,初步形成了代表联系群众的线上线下立体网络。一年多来,组织全市6500名市、区(市)、镇三级人大代表通过到站、进家、入点、上网,接待联系群众3万多人次,以“直通车”方式向市委提报建议13件,依法向市政府转交办理446件,推动解决民生问题5000余个,做到了哪里有社会关切,哪里就有人大代表声音,哪里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哪里就有人大代表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