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岛宣传”来了:勇于发声,让更多人听见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岛> 要闻 > 正文

“青岛宣传”来了:勇于发声,让更多人听见

来源:青岛宣传2023-05-05 17:36

  青岛是五四运动的缘起地。在五四青年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青岛市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平台“青岛宣传”上线。在首次推送的《我们来了》一文中提到,“青岛宣传”将旗帜鲜明地发出声音,理直气壮地表达观点,不躲闪、不扭捏,当战士、不当绅士,不断有力发声,让更多人听见。

  以下是全文内容:

  “青岛宣传”今天上线了。

  人间五月,繁花似锦,生机盎然,催人奋进。在这个花一样的季节,我们满怀憧憬启程了。

“青岛宣传”来了:勇于发声,让更多人听见

  我们是谁?这“四个一”是我们身上的特质。

  一个群体。我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有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工作者,有关心关注这个城市的思想者,有热爱生活、喜欢思考的观察者……我们有着相同的价值观,我们希望这个城市越来越好。如果你也是,欢迎加入我们。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一支话筒。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声器”,不同思想观点相互激荡。置身众声喧哗的舆论场,我们将旗帜鲜明地发出声音,理直气壮地表达观点,不躲闪、不扭捏,当战士、不当绅士,勇于发声,敢于亮剑。这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呐喊,我们将不断有力发声,让更多人听见。

  一扇窗口。青岛是一座禀赋独特,气质鲜明,充满大爱之城,近悦远来,无数人为之倾倒。每一分每一秒,这个城市都在上演着别样的风景,演绎着动人的故事。通过“青岛宣传”这扇窗,发现城市之美,听到青岛好故事,让更多人认识青岛、走近青岛、懂得青岛、爱上青岛。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位挚友。我们观察,我们倾听,我们思考,我们表达,你们的关心,就是我们的关切;你们在哪里,我们就往哪里去;你们想什么,我们就关注什么。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温暖的承诺。我们希望像一个朋友一样陪伴在你身边,尤其是在你焦虑的时候、迷茫的时候、无助的时候,还有,想听点什么、看点什么的时候……

  对于未来,我们满怀期待。我们希望成为一个有思想、接地气、聚人气、有温度的新型城市宣传平台,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大流量澎湃正能量,希望成为独具青岛特色的舆论引导高地,希望推动青岛宣传文化工作上台阶、开新局,放大青岛声量,提高城市美誉度。

  很难,是的,我们非常清楚这一点,但我们有信心。我们最大的动力是热爱。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热爱,可平山海跌宕。只要足够热爱,就会无惧修远、上下求索;只要足够热爱,就会不弃微末、久久为功;只要足够热爱,就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唯有专注,方能专业。宁可十年挖一口井,也不要一年挖十个坑。所有的努力,所有目标的达成,都指向好的内容。我们将坚持内容为王,努力改进文风,不断提高本领,持续提供好的内容。什么样的内容才是好的内容?是有大情怀充满正能量,不满腹牢骚怨声载道;是观点鲜明,不含糊其辞;是一针见血,不隔靴搔痒;是独具慧眼,不人云亦云;是开门见山,不拐弯抹角;是心平气和,不一惊一乍;是引人共鸣发人深省,不自说自话自以为是……

  一句话,好的内容就是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字,是有生命力、传播力的表达,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叙事。我们希望用让人舒服的方式去对话、沟通、说理,让读者听得懂、愿意看、记得住,能共情、有共鸣、愿分享。

  用好的内容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有力聚民心、暖人心、强信心、筑同心,全面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推动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实现新的提升,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我们出发了,诚邀您,携手同行。

  作者:青岛宣传编辑部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巾帼共绘新时代

  • “世界市长对话·敦煌”活动外国嘉宾参访敦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