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零下10℃,有人落水!青岛海边上演紧急救援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岛> 当地新闻 > 正文

零下10℃,有人落水!青岛海边上演紧急救援

来源:青岛日报2023-02-01 08:54

  1月29日晚,

  市南区音乐广场附近海域,

  一名女子突然扑向大海,

  在洋流作用下越漂越远。

  危急时刻,

  正在附近海域执勤的

  青岛市世宝特澳利来救生队

  收到110救援警讯后,

  赶到女子落水区域并将其救上岸。

零下10℃,有人落水!青岛海边上演紧急救援

事发海域漆黑一片

  “警察同志,救命!有人落水了!”29日晚上10时左右,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分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音乐广场附近海域有人落水。接到救援指令后,市南分局立刻指挥湛山派出所民警出警;同时又将救援警讯同步通报给了消防救援部门、海警和在前海一线执勤驻守的青岛世宝特澳利来救生队。

  救援人员发现落水女子位置

  青岛世宝特澳利来救生队接到救援指令后,总队长田堂山、三浴分队分队长庄举明以及队员张志斌、焦昌琨立刻赶赴女子落水地点进行救援。救援时,事发海域漆黑一片,能见度非常低,为了更好判断落水女子位置,田堂山、庄举明在岸边开启照明灯远程指引,张志斌、焦昌琨两人驾驶救援艇按照指引灯光搜寻落水者的身影。很快,队员们就在离岸大约100多米远处找到了落水者。队员发现,落水的是一名20岁左右的女子,穿着白色羽绒服,身上套着救生圈。

  女子失温身体僵硬

  “当晚海边基础风力能达到8级,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海水的温度非常低。” 田堂山回忆道,落入这种低温的海水中,人们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失温,导致生命危险。

  虽然落水女子身上的救生圈和羽绒服带来一定浮力,并未让女子很快沉入水中,但因为泡在冰冷海水中时间过长,导致失温,女子肢体动作僵硬,无法向岸边游去,被潮水推着漂向深海。在救援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女子无法配合完成相应的救援动作,给救援增加了难度。为了能更好地施救,两名队员把船开到女子身边,向她伸出了手。可女孩由于受到惊吓,当听到救援人员的声音时,却对着张志斌、焦昌琨两人一直在大喊“我的手机呢?”“我的手机不见了”。见状,两人反复安慰女子,一人紧紧抓住她的手向船上提带,另外一人顺势架住女子,向船舱内拖拽。最终在两人合力配合下,将落水女子安全转移上了救生船。

  紧急救助化险为夷

  被成功救到船上后,女子一个劲地喊冷,救生队员立刻给她披上了外套,让她保暖。救生队员随后驾船回撤至第三海水浴场,1月30日零时,救生队队员把女子转移至三浴码头处,将其转交给现场等候的110民警及120急救人员。

  事后,救援队员告诉青报君,“女子落入海里后,岸边有市民发现了她,于是报警,并给女子扔下了救生圈。”至于落水原因,救援队员解释道,女子可能因感情纠纷一时想不开而跳海轻生,好在被及时发现。青报君从市南公安分局处获悉,经送医检查,女子身体并无大碍。

  “我们队伍从大年初一起便在沿海一线海域值守待命,守护着居民和游客的游玩安全。”田堂山提醒,游客在游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同时注意潮汐变化,一旦遇到危险,及时报警求助,救援队将第一时间前往救援。

  为救人的英雄点赞!

  溺水、心脏骤停、异物卡喉......

  当意外突然降临,掌握急救技能,

  就可能挽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每个人都该了解的急救知识,

  希望用不到,但一定要知道!

  ↓↓↓

零下10℃,有人落水!青岛海边上演紧急救援

零下10℃,有人落水!青岛海边上演紧急救援

零下10℃,有人落水!青岛海边上演紧急救援

零下10℃,有人落水!青岛海边上演紧急救援

零下10℃,有人落水!青岛海边上演紧急救援

零下10℃,有人落水!青岛海边上演紧急救援

零下10℃,有人落水!青岛海边上演紧急救援

零下10℃,有人落水!青岛海边上演紧急救援

(△图源:@人民日报)

  记者 | 邹忠昊 杨博文 

  综合自观海新闻客户端、青岛早报、人民日报,转载摘编请注明来源!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北方多地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 成渝中线高铁玄天湖双线大桥合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监测,截至2024年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12.75万吨,较2023年增加0.72万吨,增长5.98%,较2002年保护初期增长49倍;
2025-04-11 03:45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11日至12日,随着新一股较强冷空气东移南下,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强风、降温、沙尘天气,华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将出现暴雪,南方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风雹天气。
2025-04-11 10:23
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为认识月幔水的时空演化提供了关键约束。
2025-04-11 03:45
自然资源部10日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高纯石英矿成为我国第174号新矿种。据悉,这一矿种于2020年至2021年被发现,
2025-04-11 03:45
为实现长期心电智能监测,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无运动束缚的动态12导联心电系统(以下简称“MU-DCG系统”),实现了无感化佩戴、抗运动伪影以及低功耗原位实时信号处理的优势集成。
2025-04-11 03:45
一根细细的纱线,一头连着福建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另一头牵动5位院士的心,带动多项高性能纺织面料技术取得突破,为国内一家锦纶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新增产值逾10亿元……
2025-04-10 10:13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赋能千行百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利用AI进行违法犯罪、AI数据权属争议等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透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司法案例,看司法机关如何通过积极稳妥审理相关案件,运用法治方式厘清法律边界、做好规制监管、强化司法指引,护航人工智能向上向善。
2025-04-10 10:11
医生身处临床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第一线,能切实了解病患需要、诊疗现状、技术进展,也是最容易做创新、出成果的。
2025-04-10 10:07
近日,该所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2025-04-10 03:55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发育、免疫监视及退行性病变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自1919年被发现以来,小胶质细胞一直被认为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
2025-04-10 03:55
业内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变,离不开一批批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其中有个闪亮的名字,人们不会忘记——“中国长绒棉之父”陈顺理。
2025-04-09 09:54
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团队研制了世界首套双光束原位透射红外光谱,在催化反应中发现了新机制。
2025-04-09 09:54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HBimmCue,实现了对线粒体内膜环境的高分辨率、高亮度动态观测。
2025-04-09 09:53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2013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在大滩镇小北沟村荒山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2025-04-09 09:53
润滑材料在飞机的诸多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发动机、起落架、舱门、尾翼,以及液压系统等部位都离不开高性能润滑材料的支持。为我国一款重要飞行器研制高性能润滑剂是乔旦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而她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04-09 09:50
啃下硬骨头的不是蛮力,而是创新力,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是突破极限的关键驱动力 如今,在无垠大海,在广袤荒漠,能源装备今非昔比,能源技术突飞猛进,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更有底气。
2025-04-09 09:47
打开手机刷短视频、通勤路上听播客、睡觉前追微短剧……网络视听已如空气一般,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刻。加强对低俗、恶俗、违法内容的监管,严厉打击版权侵权行为,为创作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创作环境。
2025-04-09 09:46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推动跨学科、跨地区、产学研协同攻关,凝聚农业科技创新合力,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协同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2025-04-09 09:44
清明时节,浙江杭州、福建武夷山等地的春茶采摘进入旺季。 在不断拓展下沉寄递服务网络的同时,快递企业还持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加大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2025-04-08 10:03
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区农机与电动装备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机器采收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
2025-04-08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