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规模22万亿!青岛有了新的选择和可能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岛> 要闻 > 正文

规模22万亿!青岛有了新的选择和可能

来源:青报观象山2022-05-16 15:35

  一个支撑国家战略、规模数十万亿的超级产业顶层规划发布!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并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全方位解读。

  《规划》首次提出“生物经济”这一概念,划定了“医”“食”“美”“安”4大重点发展领域,提出优先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替代应用及生物安全,系统部署培育生物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四大路径。

  生物经济是以生物学、生命科学等理论为基础,以基因、细胞、育种、合成生物等技术进步和普及应用为特征,围绕保护、开发、配置、使用生物资源,提供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形成的物质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模式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

  生物经济被认为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之后,推动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全新经济形态。加快发展生物经济,已基本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是把握未来竞争主动权、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一个新的经济时代来临,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必将发生根本性变革,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也将随之改变。

  我国是全球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产业门类、体系齐全,具备加快发展生物经济的有利条件,但生物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尚属空白。

  《规划》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顶层设计,坚持前瞻布局,坚持整体实施,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为生物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既反映了国家高度重视生物经济,对其未来的战略价值寄予厚望,又体现了当下国家倾力谋篇布局生物经济的决心和信心,预示着生物经济发展迎来“政策窗口期”。

  青岛禀赋优越、产业门类齐全、场景丰富,有着发展生物经济的基础和优势,空前潜力大。当前,青岛正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优先发展制造业。刚刚印发的《青岛市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对重点发展的24条产业链进行部署。

  加快生物技术广泛赋能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这为青岛发展实体经济开辟了新的路径和可能,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和任务。

  01

  一场根本性变革

  当今世界,生物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快速发展,生命科学领域孕育着新的变革,生物经济正成为世界经济重要增长点。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下,全球主要国家政府和各大生物医药企业都加大了在生物安全、疫苗和药物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客观上推动了生物经济进入加速发展期。

  专家预测,综合科技进步、产业发展、需求增长等因素,预计到2030年前后,人类社会将迎来生物经济时代的繁荣发展期,生物技术广泛造福人类、生物界,相应的制度形态更加成熟,在这一时期,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将超越信息技术。

  中国积极抢抓黄金机遇期,迅速制定了生物经济领域的首个顶层设计,这背后有着很深的国家战略考量。

  一方面,我国是全球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产业门类、体系齐全,具备加快发展生物经济的有利条件,积累了一定基础。

  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物经济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青蒿素实现了我国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目前在研的创新药数量居全球第二,在基因检测、超级稻、人工合成淀粉、疫苗等领域都已形成比较优势,产业创新持续活跃。”

  另一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物经济的技术、人才和基础是高技术领域中差距最小的,生物经济是我国最有希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领域。

  这个跨越的空间有多大?国家发改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主任白京羽表示,力争到2025年,我国生物经济总量达到22万亿元,其中核心产业总量超过7.5万亿元,从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换言之,这个拥有数十万亿大市场的产业,正在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引擎。

  眼下,生物经济的政策导向明确,市场前景明朗,有条件的城市迅速跟进,纷纷出台产业政策,明确发展目标。

  近日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生物经济年均增速保持在15%左右,到2025年,生物经济总产值达到1.2万亿元;

  南京市《生物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生物经济成为全市新经济增长点,产业规模达4000亿元。

  ……

  围绕生物经济,城市间展开新一轮竞速赛。

  02

  青岛的“新可能”与“新作为”

  当前,青岛经济正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融合,衍生出一系列新的经济形态,重塑了产业面貌和经济增长动力机制。

  顺应、放大这一机制,成为青岛实现新的城市梦想的关键所在。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智能制造装备、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精密仪器仪表、通用航空、氢能与储能十大新兴产业,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超前布局基因技术、未来网络、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海开发、空天信息、海洋物联网等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

  有一根“暗线”贯穿其中,那就是信息技术。

  当前,青岛的产业规划是以信息技术赋能百业为方向,着力点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数字经济全面与实体经济融合。

  一个全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那就是如何将生物技术更多地融入经济发展,让生物技术更好为产业赋能?

  生物经济在生物技术变迁、生物产业形成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构成的新型经济形态,即在技术和产业变革之上形成的全新制度安排。

  与工业经济时代相比,生物经济时代更加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突出科学技术能够更多推动人类、生物界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与信息经济时代相比,生物技术平行于甚或高于信息技术成为底层共性技术,生物资源与数据资源以及劳动力、土地、能源等要素资源共同成为人类社会宝贵的资源。

  《规划》提出,加强战略性、前瞻性研究谋划,充分发挥我国生物经济发展优势,推动生物技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这为青岛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创造了新可能。

  创新是第一动力,占领了生物科技创新制高点,就占得了生物经济发展先机。

  青岛有着良好的创新土壤,科技创新实力强,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位列全国第10,进入第一梯队。在生物科技研发与应用领域,也有不俗表现——

  拥有特种食品等省级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共建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打造耐盐碱水稻产业化创新平台;科技部批复易邦生物建设全省规模最大生物安全P3实验室,将为生物医药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引进国际领先医药健康领域产业孵化平台—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同时,在生物育种、健康养殖、智慧农业等科技应用示范取得成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青岛是全国海洋科技创新的重镇,是与上海、厦门、广州并列的全国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洋药物研究中心。这里集聚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已成功开发5个海洋药物、200余个海洋生物功能产品。

  青岛要做的是,加快推进生物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打造生物技术战略科技力量,健全生物技术科研攻关机制,加快突破生物经济发展瓶颈,建立起难以逾越的“护城河”。

  与信息技术一样,生物技术也需要走出实验室,走进应用场景,为百业赋能。青岛要加快生物技术向多领域广泛融合赋能,加强生物领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生物领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03

  生物医药是“重中之重”

  作为生物经济的支柱产业,生物医药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

  《规划》将生物医药作为4大重点发展领域之首,要求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重点围绕药品、疫苗、先进诊疗技术和装备、生物医用材料、精准医疗、检验检测及生物康养等方向,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在生物医药发展上,青岛见势早。2012年,青岛发布《青岛市工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将生物医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共六大产业组成新兴产业梯队,进行布局。

  2020年10月,青岛出台十条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覆盖新药研发、产业化、项目投资、市场销售等产业链各环节的生物医药产业支持政策。

  2021年8月,《青岛市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发展推进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制定,把做实产业链作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点任务,为青岛生物医药产业制定了更为明确的作战图。

  经过多年努力,青岛的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产业规模上有了新突破,威高医疗、蓝谷药业、瑞利生物等一批总投资超过400亿的重点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实施中;在成长性上展现出良好势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

  老牌生物医药企业持续壮大实力,焕发新活力。比如,国内首家生产鱼肝油的双鲸药业,近年来一手抓产品质量,一手抓渠道创新,持续提升产品销量,扩大品牌影响力;黄海制药研发的缓控释制剂技术长期在市场居于领先地位,拳头产品伲福达的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

  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势头猛的新生力量崭露头角。作为兽用生物制品行业龙头之一,易邦生物在技术突破、工艺创新等领域持续深耕,打破了进口品牌在高端领域的垄断地位;融智生物质谱仪与微生物鉴定试剂盒、普瑞森医药袋装透析液分别成为业内首款产品获批上市。

  目前,青岛已拥有海尔生物、蔚蓝生物、海泰新光、海利尔、华仁药业、百洋医药等多家医药生物领域的上市公司,形成了良好的上市氛围,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未来还需要加把劲,定向引育,精准辅导、扶持,抓住全国生物企业加速资本上市的时代风口,实现突破。

  不过,与上海、苏州、成都等前排城市相比,目前青岛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总体规模、综合实力仍有较大差距。

  迈入“十四五”,青岛产业发展到了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亟需加速布局新产业,推动工业结构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而生物经济恰恰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生物医药产业更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

  当下,青岛正抓住发展生物经济的窗口机遇期,进行再部署。

  上月召开的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了“优先发展制造业”的基调,将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作为重点发展的十大新兴产业之一。

  刚刚印发的《青岛市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发展的“7+10+7”24条产业链进行部署,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被纳入十大新兴产业链之一。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生物经济在青岛尚不具备规模优势,却是青岛提升城市未来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青岛保持战略定力,加快布局,抢抓机遇,为城市发展开辟新赛道,打开新的可能。

  作者 |长亭 北影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消防奥运会”在哈尔滨市举行

  • 白露时节秋收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通过三代核电自主化,中国正实现对国际最高水平的赶超,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4-09-06 08:50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给出一组亮眼数据:过去5年,我国科技型企业贷款的年均增速是20%,是贷款平均增速的近2倍。
2024-09-06 08:48
作为离地球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火星一直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
2024-09-06 08:46
基于此成果,华大目前已联合香港理工大学,成立香港理工大学—华大·全球深海资源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实施进一步研发和产业化。
2024-09-06 08:45
5日,在国家林草局举办的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司长张利明介绍,我国已基本构建国家公园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2024-09-06 07:20
回音壁印章设计者、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研发工程师焦朋告诉记者,回音壁存在特殊声学现象,可以让声音形成回声。
2024-09-06 08:47
有两组数据最能直观展现云南的丰饶:以仅占全国4%的国土面积,保育了48.0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56.27%的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在南北间距不过900公里的土地上,拥有7种气候类型,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以外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
2024-09-06 07:20
近几年,人工智能在许多行业都有应用,成为人类的“好帮手”。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2024-09-05 05:30
经过近3千米的行驶,我们来到了这座小山的山顶,这里距离海面约750米,地貌以岩石为主,可以看到海星、海胆、珊瑚和海葵等。
2024-09-05 08:29
冰箱在使用过程中的减碳,不仅来自冰箱自身运转过程中的节能,还来自冰箱保冷、保鲜技术提升而减少的食物浪费。
2024-09-05 08:26
禾本科植物适应性强,易于推广种植。如:小麦抗旱、耐冷,水稻耐涝、耐热、耐移栽,玉米耐热、耐瘠薄、抗旱、光能利用率高,谷子、高粱和燕麦耐盐碱、耐瘠薄、抗旱、光合作用能力强。
2024-09-05 08:25
近期,中国地震局与国家成都超算中心、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全球第一个亿级参数的地震波大模型。
2024-09-05 08:23
打造了多种高科技气象服务产品。
2024-09-05 05:20
随着“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缓缓启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开始盾构掘进,我国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开启穿越黄河之旅。
2024-09-05 08:23
科学研究,不仅是对未知的探索,更要体现对现实的关怀,其落脚点应当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24-09-05 08:28
高耸入云的南迦巴瓦峰,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见证了对口援藏30年来雪域高原的沧桑巨变。
2024-09-04 10:02
围绕“规模应用 生态赋能”,大会发布了北斗规模应用操作系统、大众北斗1米精准定位服务等系列成果,央地携手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先行先试。
2024-09-04 09:16
身高1.68米、全身自由度超过50个、搭载robotGPT云端大脑的达闼人形机器人XR4,已经在7月初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开启了预售,一台价格39.9万元起。
2024-09-04 09:15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三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09-04 09:13
中国石油3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最大油气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累计生产油气当量历史性突破10亿吨。这是长庆油田继2020年建成6000万吨级特大油气田之后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成就。
2024-09-04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