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未来五年如何治水 青岛列出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岛> 要闻 > 正文

未来五年如何治水 青岛列出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

来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2022-01-27 15:5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26日讯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环境保护要做长期文章。今天,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我市最新出台的《青岛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其下位落实行动计划《青岛市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进行解读。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未来五年,我市规划形成“一轴、一带、两湾”的水生态保护总体布局,围绕“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总体要求,以水环境生态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为着力点,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一河一策精准施治。力争到2025年,全市水环境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优Ⅲ水体比例稳步提升,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水功能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全部达标,部分河流干涸河段恢复有水,水生态功能持续改善。

  确立“一轴一带两湾”保护布局

  2021年,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20个国省控考核断面均实现了年度目标,水质均达到四类及以上,水环境质量改善度排名全国前列;14个国控断面中,优良水体9个,较省目标超额完成2个;66个市控以上断面基本消除劣V类,16处城镇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多项监测数据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改善水环境质量,既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民生问题,需要系统治理、持续发力。《规划》中明确了我市“一轴、一带、两湾”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布局。具体来说,以大沽河为中轴,进一步改善小沽河、五沽河、流浩河、泽河、胶莱河水质状况,提升大沽河干流生态流量保障能力,加强产芝水库水生态系统保护;以临黄海城市中心带水环境基础设施完善为重点,辐射带动农村,提质增效,逐步构建良性水生态系统;以持续改善胶州湾、渤海莱州湾水质为根本,陆海统筹,河湖共治,不断减少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在水生态环境保护上,我市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相比以前,治水思路有了很大变化,将由单纯污染治理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转变,才能实现长治久清。”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金柏峰表示,治理手段上也从单纯依靠污染减排转向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才能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在总体目标的统领下,《规划》对“三水”目标具体进行了细分。水环境的目标是全市主要河流、湖库的14个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白沙河赵村桥断面水质目标由Ⅳ类提高至Ⅲ类,风河入海口和李村河入海口断面水质目标由Ⅴ类提高至Ⅲ类;水功能区达标率为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为100%。水资源目标则是部分河流干涸河段逐步恢复有水,墨水河东障桥至墨城路河段4-9月恢复有水,李村河三角地下游河段4月至9月恢复连续水面。水生态恢复目标是,水生态系统功能持续改善,水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修复河湖缓冲带3km,恢复湿地面积0.088km2。

  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

  大小河流440条,14个国控断面、6个省控断面、46个市控断面,16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8个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这是“十四五”时期,我市水环境质量考核的“基本家底”,从近几年治理情况来看,有成绩有经验,也有短板和弱项。《规划》提出水环境治理要以河湖为统领,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推进工业、农业、城镇、生活等污染治理,以及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风险防控等任务。

  从大局着眼,从细节上落实。《规划》从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深化污染减排、优化水资源配置、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水环境风险防控5个方向,提出了16项具体工作任务。《行动计划》则从下位落实上,对16项具体任务进行再细分,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工作落地性。

  “在城区治理举措中,我们突出‘两清零一提标’,在巩固已完成城市14处黑臭水体清零的基础上,加强动态管理,而雨污合流清零是重中之重,争取2024年全面完成治理,污水厂提标改造目的在于增加中水回补河道能力,让河流活起来。”金柏峰对措施亮点进行解读。

  水是生态之基,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须两手发力。在污染减排上,分类推进入河(海)排污口整治,形成规范的排污口“户籍”管理,建立排污口整治销号制度。2022年底前,完成全部入河(海)排污口整治任务。彻底摸清城市(含县级市)管网底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推进实现整县(区、市)域合流制管网清零。推进全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到2023年底,新(扩、改)建城市污水处理厂11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0万立方米/日,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2座。

  农村水环境治理是未来的重点方向。“去年我们完成了50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市生态环境局生态保护处二级主任科员赵启超介绍,“十四五”时期,重点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到2023年年底,全市50%以上的村庄完成生活污水治理,完成现有82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到2025年底,全市7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

  在水资源配置上,建立刚性约束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实施节水行动,到2025年底,全市100%区(市)达到节水型城市标准。积极推动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将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到2025年底,新(翻)建再生水管网长度91公里,再生水中水回补河道水量达到85万吨/日。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5年底,全市340平方公里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

  计划实施66个重点工程项目

  在重点河库保护上,《规划》对大沽河、南胶莱河、北胶莱河、泽河、白马河、白沙河、风河、李村河、墨水河等9条河流,以及产芝水库、棘洪滩水库、吉利河水库和崂山水库4个水库,制定了详细保护方案,保障4个水库水质稳定达到Ⅲ类、9条重点河流水质得到提升,全市主要河库水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大沽河是青岛的母亲河,流域存在着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突出、农业农村污染、区域再生水利用不足、河湖水系连通性差等问题。“十四五”期间,大沽河流域要扩建污水处理厂、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建设再生水回用工程、实施河流水生态保护修复、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通过一系列重点任务的实施,来实现大沽河产芝水库坝上断面和移风坝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斜拉桥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标准。

  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离不开工程建设。《规划》设置了污染减排、生态流量保障、水生态保护修复3大类型66个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50亿元,涵盖了污水处理厂新(扩)建及配套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人工湿地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治理、河道生态治理修复、河道缓冲带建设等方面。

  《行动计划》中针对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项目列出了清单。楼山河再生水利用工程、张村河水质净化厂二期建设工程、南九水河(大石村至汉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城阳区“五水绕城”生态环境提升项目、风河湿地公园工程、风河源头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中德生态园外围污水管道配套工程等项目实施都提上了日程。

  《规划》和《行动计划》的实施,将增强全市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从源头上、制度上保障水生态环境的“长治久清”,为我市实现河湖水质优良、人水和谐、百姓拥护的水生态环境奠定坚实基础。(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吴帅 文/图)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贵州乌江集装箱新航线迎来首航

  • 保护文化遗产 能工巧匠赛技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全国两会的帷幕刚刚拉开不久,不少“两会热词”已新鲜出炉,“人工智能”当属其中之一。不信,请听——
2025-03-07 04:5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2025-03-07 04:50
6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我国北部湾海域的涠洲10-5油气田获得高产油气流,标志着北部湾盆地古生界潜山油气勘探获重大突破,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07 04:50
很多研究认为,活性氧超氧阴离子不利于人体健康。
2025-03-07 04:50
去旅游,找AI做个攻略;要开会,让AI写好PPT;田间地头,智慧农业精准控制着土地的湿度和养分;崇山峻岭,无人机在人迹罕至处巡视高压电线……
2025-03-07 04:50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这部新修订的科普法有哪些重要变化?未来,助力科普事业大发展,又该如何充分发挥法制保障作用?
2025-03-07 04:50
不仅手机直连卫星技术,5G、工业互联网、算力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坚实底座,正稳稳托举数字中国大厦立地擎天。
2025-03-06 09:10
在寂寥山河间书写着西部能源“奔涌”的答卷。位于贵州安顺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盘江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项目一隅。
2025-03-06 09:06
DeepSeek等科技新锐的出现,彰显了中国在科技创新上的潜力,也为其他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2025-03-06 09:05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2025-03-06 06:0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当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还存在转化‘鸿沟’,尤其是全链条体系尚未完全贯通。”浙江大学医药学部副主任方向明委员直言不讳地指出科技创新的“痛点”。
2025-03-06 06:00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
2025-03-06 06:00
专家提示,科学预防带状疱疹,要及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着凉等。
2025-03-05 09:00
在“春晚机器人”的“原产地”浙江,早在去年9月就印发了《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前瞻布局和加快推动全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2025-03-05 09:01
我们还需要以更前瞻的视野加速布局,让AI加快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鼓励社会资本开展“AI+”项目投资时,探索对相关投资者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完善“募投管退”全链条运行机制。
2025-03-05 09:00
目前,陈超的育秧基地共有20万个秧盘,10台秧苗运输车,秧苗不仅供应自家的5000亩水田,还覆盖博白县28个镇和邻县的上百农户。
2025-03-05 08:5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2025-03-05 04:10
近年来,山东省莱西市大力发展智慧设施农业,提升了农作物品质和产量,为当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2025-03-05 04:10
与此同时,通信行业也迎来了关键的技术升级窗口,5G技术正逐步迈向成熟,而人工智能的突破正在重塑产业链条,二者相互赋能、深度融合。
2025-03-04 09:12
目前,所有省份均已开展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气象高级别预警“叫应”等服务机制,有力地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025-03-04 09: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