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22日,记者从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了解到,近年来,兴庆区紧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线,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以扎实举措培育社会新风尚,推动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实现双提升。
兴庆区以“新风尚‘兴’力量”文明素养提升行动为总揽,系统推进涵盖文明出行、垃圾分类、网络文明等领域的七大行动,累计开展主题活动372场。丰收社区的“塞上茶馆”“情景演绎”成为居民议事解惑的新平台;聚丰苑社区的“红马甲”巡逻队守护社区安宁,“彩虹课堂”则形成了“孩子带动家庭、志愿引领风尚”的良性循环。玉皇阁北街的“阵地+服务+活动”模式,培育出“品·阅”玉北等特色品牌,让文明实践紧贴民生需求。同时,通过与宁夏医科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高校建立共建机制,汇聚青年力量,全年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超过1800场,为文明实践注入了青春活力。

兴庆区依托“善行义举”四德榜、道德红黄蓝榜等载体,广泛选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并通过264场先进事迹宣讲会,让榜样力量可知可感。在青少年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清明祭英烈”“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已成为常态。在乡村,“新风故事会”上讲述着低彩礼、好家风等身边故事,星级文明户评选开展了74场,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融入日常。
兴庆区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引领,文明单位积极参与文明交通等志愿服务220余次,在“美丽兴庆”等平台积极倡导网络文明风尚。针对高额彩礼等陋习,开展专项治理文艺巡演38场、宣传宣讲85场,百姓大讲堂上的家风家训宣讲已进行93场。同时,推进7个自治区级及以上文明村镇的村史馆建设,实现文明培育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如今,从城市里自觉的垃圾分类、温暖的让座瞬间,到乡村中朴素的移风易俗实践,文明行为已深深融入兴庆区的发展肌理和百姓的生活细节。
下一步,兴庆区将继续完善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明创建一体化推进机制,持续优化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化运作,更精准地对接群众需求,以务实创新的举措,持续培育时代新风,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汇聚更深厚的精神力量。(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