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宁夏法治报记者 郑芳芳
当网络成为生活的“第二空间”,法治的阳光该如何洒进去?在盐池县,答案藏在烟火蒸腾的日常里——公交穿行时,车窗上、把手上甚至整个车衣都是盐池县委网信办设计推出的原创“安小阳”IP在提醒大家文明上网,累计曝光3万余次;社区广场街巷中,法治标语与法治元素“万屏同闪”、不定期召开的花样普法活动,早已成为居民常见之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的“法治注脚”,正让盐池县网络空间的法治建设从“纸上蓝图”变成“脚下道路”。
9月18日,“网络普法与宁同行”全媒体集中采访行活动采访团来到盐池,一辆印有‘安小阳’卡通形象的2路公交车正停在盐池县政务服务中心门口。这辆每日往返12次,途经盐池县政务服务中心、盐州商贸城、盐池县革命烈士纪念园、解放公园以及三所学校等站点的“安小阳巴士”,化身“普法使者”,将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鲜活的视觉体验,成为城市中流动的法治风景线。
“网络普法,与宁同行。欢迎大家乘坐‘安小阳’巴士。”盐池县委网信办干事刘自欣及盐池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梁凤仪带着大家乘车体验了这趟“沉浸式网络普法”专列,“坚决举报恶意谣言,坚决抵制虚假信息”“清朗网络空间,你我共同守护”等标语铺满整辆车,车外群众经过,都在好奇地拍照打卡,“网络安全知识就这样水灵灵地入了脑”。
线上阵地同样精彩纷呈。盐池县委网信办原创普法IP“安小阳”变身普法使者,上线“安小阳”网络普法主题微信表情包5组55个,下载使用量达8万+,发布文创产品12类,发放“安小阳”文创周边5.4万余份,切实提升网络普法潮流含量;举办的网络普法线上知识竞赛,吸引4.5万名网民参与答题,实现以“奖”促学,以“赛”促考。这些创新实践,印证着“普法工作要紧跟时代,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的深刻内涵。
线下阵地则向基层末梢延伸。当日,采访团乘坐“安小阳巴士”来到解放公园时,正在进行着一场《安小阳和TA的朋友们》“普法脱口秀”。
“现在的网络诈骗有多‘无孔不入’?我一个普法宣传干事,竟然被一条低价野生文眉的广告给骗了!事情是这样的……”盐池县冯记沟乡宣传干事李俊霞“跨界”演出,以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表演,将网络诈骗防范、个人信息保护等法律知识转化为脱口秀,使观众们在欢声笑语中增强了法律常识,解锁了网络普法“新笑果”。
盐池县公安局盐州路派出所南关警务室社区民警杨思敏亦上了台,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的种类及套路。说得正精彩之处,台下突然有群众在喊“‘学姐拆个招’真厉害”,原来,杨思敏还是“平安盐池”的“网红主播”,当地人气王。
盐池县委网信办工作人员黄蕊表示,盐池县将“网”罗多方力量,形成网信普法“超级联盟”,开展网络普法“七进”活动1750余场次。
这不,盐池县委网信办正联合盐池县公安局网安大队进行线上+线下的“清朗网络法治护航”直播活动。网安民警和反诈民警做客直播间讲解日常网络安全防护技能和反诈知识,记者们笑称可算是解了“鸡精吃多了会不会致癌”的疑问。
据了解,这个“超级联盟”里,既有全县133名网信工作分管领导和干事,还有106名网络文明传播员、176名网格员,实现了县域121个村(社区)全覆盖,以网络普法、网络志愿“e能量”,打通普法队伍深入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还打造出“学姐拆个招”等5名“普法网红”,发动23名自媒体人士加入“@盐池”团队,组织230名中小学生成立普法小卫士宣传队,为网络法治宣传汇聚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