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为进一步深化“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品牌影响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9月12日下午,宁夏银川市2025年“多民族一家亲”理论宣讲大赛决赛在青少年宫金凤宫举行。来自市、县两级近200名宣讲骨干到场聆听观赛。
大赛以“石榴花开映湖城 籽籽同心一家亲”为主题,聚焦银川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创建中的丰硕成果,深入挖掘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暖心瞬间,生动展现全市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鲜活图景。
大赛自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经过层层选拔,最终12组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他们中既有扎根基层的社区工作者,也有坚守一线的护士、教师、民警等。大赛现场,选手们紧扣主题,以亲身经历、工作见闻为切入点,用真挚的语言、鲜活的形式,讲述了各族群众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感人故事,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意义,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故事”讲述“大道理”。
大赛通过沉浸式宣讲,激发听众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贺兰县常信乡人民政府的刘嘉怡,讲述了企业家带领多民族乡亲在盐碱地上种出“致富稻”的奋斗历程,生动诠释了“将产业培育、企业发展与群众就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统筹融合,实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乡村实践;中山南街富强社区党委书记丁钰瑶,分享了“石榴嫂超能团”视社区为家园、待邻居如亲人的深厚情谊;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副护士长徐乐乐,讲述了宁夏母乳库中各民族同胞捐献乳汁救助早产儿的温暖故事,让在场观众深切感受到“生命的乳汁浇灌出民族团结之花”的磅礴力量;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教师邹千千,以实际行动践行“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植入孩子们心灵”的育人使命;银川市残联叶晓伟,则讲述了特殊群体与各族同胞守望相助、同克时艰的奋斗历程,展现了“平等、参与、共享”理念下各民族携手同行的坚韧与温暖。
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案例、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言,深深打动了评委和观众、掌声此起彼伏。经过激烈的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6名,优秀组织奖8个。颁奖仪式现场还为获奖选手颁发了“青年讲师团”聘书。
本次活动由宁夏党委宣传部、宁夏社科联、宁夏党委讲师团指导,银川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直机关工委、市民委(宗教局)、团市委联合主办,银川市委讲师团具体承办。接下来,银川市将组织优秀选手深入基层一线,以“百场万人”大宣讲为契机,开展基层理论“大篷车”巡回宣讲活动,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在银川落地生根、遍地开花,为银川市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根基、注入澎湃动力。(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攀 通讯员 艾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