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站在固原古城墙上远眺,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如大地的皱纹,每一道褶皱里都藏着四千年的故事。
这座古称“大原”的城池,是宁夏最古老的城市,是全国少有的文化传承数千年未中断的城市,更是西北大地上一部活的历史典籍。西周设邑,战国置县,丝绸之路的驼铃曾在这里回荡,边塞诗人的马蹄曾在这里停留。固原不是一座普通的西北小城,而是黄土高原上一首写了几千年的长诗,每一个字都镌刻着中华文明的印记。
卜甲
凤鸟
漫步在“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姚河塬西周遗址,脚下的陶片或许来自某位西周工匠的巧手。这片土地是西周早期诸侯国级别“获国”的都邑性城址,是西北的西周早期诸侯级墓葬、西北的甲骨文发现地,将固原的建制史提前了1000年。这片土地上广泛分布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遗址,如同散落的文明密码,等待后人解读。
北魏漆棺画
凸钉玻璃碗
固原博物馆里,北魏漆棺画上的飞天衣袂飘飘,北周鎏金银壶上的异域纹饰,凸钉玻璃碗折射出的光芒,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曾经作为丝路明珠的辉煌。特别那件鎏金银壶,壶身上的古希腊神话故事与中亚工艺的完美结合,正是固原作为中西文化交融之地的最好见证。站在这些文物前,仿佛能听见驼队叮当的铃声,看见不同肤色的商贾在此交易货物的热闹场景。
北周鎏金银壶
固原孕育了中国最早的边塞诗,是无数诗人灵感的源泉。萧关的雄风里,仿佛还回荡着王维“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的吟咏;古长城遗址上,似乎还能看见高适、岑参打马而过的身影。凉州词、塞下曲,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都是诗人们在这片黄土地上酝酿而成。固原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诗韵,每一阵风都传送着古调。
古城墙遗址公园
战国秦长城遗址
须弥山石窟的佛像已经微笑了千年。这座丝路佛教艺术宝库,见证了佛教东传的历史轨迹。沿着山脚下200米长的凉古道行走,脚下是河西四郡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身旁是历经风雨的摩崖造像。开城安西王府的断壁残垣,固原古城的巍峨城墙, 战国秦长城的蜿蜒身影,无不彰显着这里作为军事重镇的昔日荣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安西王府遗址,作为元代西北地区最高军政机构所在地,其规模之宏大、布局之严谨,令人遥想当年"西北王庭"的威严气象。
须弥山石窟
如今的固原,古韵犹存而新貌渐展。这座城市将四千年的历史沉淀转化为独特的文化魅力,让每一位造访者都能触摸到时光的纹路。在这里,你可以清晨在古城墙上迎接第一缕阳光,午后在博物馆与国宝对话,黄昏时分在须弥山静听风铃叮咚。固原的美,是那种需要用心感受的深沉之美,是黄土与历史交融的独特韵味。
朋友,何不收拾行囊,来固原赴一场千年之约?让我们一同漫步在历史的长廊,聆听黄土高原最古老的心跳,寻找属于中华文明最初的诗行。固原,这座西北边陲的古城,正以它沧桑而温暖的怀抱,等待着每一位懂得倾听历史回声的旅人。
记者:余一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