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980年,马慧娟出生于宁夏固原市泾源县黄花乡华兴村一个名叫黑眼湾的小山村。这里是黄土高原区,常年干旱少雨,农民靠天吃饭。2000年开始,全村20多户陆续搬迁到吴忠市红寺堡区,马慧娟开始一边务农一边打工,但一直没有停下读书和写作,只有初中学历的她十年间摁坏了13部手机,敲出了上百万字,发表了很多散文、随笔,被称为“拇指作家”。
“1996年的秋天,16岁的我辍学了,坐在老家黑眼湾的山梁上,哭得一塌糊涂,想着可能以后没有机会走出大山了。”“没想到二十多年后,我成为了光荣的人大代表,是这个时代赋予了我新生。”……当选全国人大代表7年来,马慧娟始终践行“人大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提出的议案和建议内容涉及整合文化资源和优化文化场所、成年人在教育,传统文化保护,移民文化保护,农村妇女创业就业等建议,均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并予以办理。
“文化的传承保护,及发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提高文化素养,这些问题至关重要,要努力去做,用心做好。”她质朴的话语里,透着一位农村妇女对文化事业倾注的满腔热情与爱心,也有一名人大代表积极为群众奔走呼吁的愿望和责任。
把文化的种子种在红寺堡
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异地单体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老百姓基本上都是从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大山深处搬迁而来,马慧娟也是其中一员。
马慧娟的故事,是泥土与种子的故事。从小喜欢读书的她,文学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一生的梦想之中。
身处黄土地,读书和写作成为她心中的绿洲。干农活间隙,她就在田间地头写作。写她同工的姐妹,写望断归乡的老奶奶,写农村生活的酸甜苦辣,写那方土地上的百态人生。
跌落泥土的种子得到时代浇灌,奋力开出了美丽的花。她的故事被更多人关注到,她的散文、小说、报告文学陆续在《人民日报》《散文选刊》等各类平台发表,《溪风絮语》、《希望长在泥土里》《走出黑眼湾》等书籍陆续出版,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马慧娟在文章中说:“没有文化,只长庄稼的土地终究是贫瘠的,我希望让这里真正精神脱贫,解心灵之渴。”
作为农民作家,马慧娟跑遍了红寺堡镇的移民村,谁家添了个牛犊,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啥时候能把大医院搬到咱镇上来……每一位乡亲的话,她都认真记录下来,时间长了,笔记越记越多,故事越写越精彩。为让文化惠及更多妇女儿童,在玉池村,马慧娟成立了“泥土书香读书社”,将一众姐妹发动起来,参与读书、朗诵。马慧娟说:“很多人都说读书的价值看不到、摸不着,但我就是那个靠读书‘逆袭’的人。它让我的人生充盈,一路从田间地头走到人民大会堂。如今,在红寺堡区,喜欢阅读、爱看书的人是越来越多。这些年里,红寺堡区拥有大学文凭的人也越来越多。”
近年来,红寺堡区以建设“书香红寺堡”为目标,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推动“你选书我买单”“农民读书社”等系列阅读举措落实落地,推动全民阅读理念深入人心。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1所图书馆,64家农家书屋,社区阅览室、企业阅览室,群众的阅读更便捷。
“文化进步,不是一个人、一个村庄、一个乡镇的事情,而是我们所有人的事情。世上一切事物中,知识是最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离不开读书学习,这归根到底要靠我们所有人去实现。”马慧娟说。
让文化的影响力走出红寺堡
2018年,马慧娟38岁,她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时,母亲端坐在电视机前仔细搜寻,愣是从几千名全国人大代表里找见了女儿,但老人家还是怀疑自己的眼睛:一个驴背上长大的姑娘,还真的坐到了人民大会堂里。
“我的故事不是传奇,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马慧娟说。
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后,马慧娟的质朴本色始终没有变,与群众的距离反而更近了。
群众在田地里挥洒的汗水被她写进了书里,乡亲坐在炕头上诉说的期盼被她写进了建议。在每年全国人代会上,她都积极为民发声,先后提交了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保护民间传统文化、加强成年人文化教育等相关建议。
公园广场歌声不断,舞姿飞扬;书法艺术馆内书画作品雅俗共赏,陶冶情操;图书馆书香氛围浓厚,书海辽阔;各文化场馆内陶泥、刺绣、剪纸等非遗产品琳琅满目;美育课堂、书法公益大讲堂、公益培训等活动内容丰富精彩……近年来,吴忠市公共文化服务让城市增色,市民也因文化受益,城市文化自信不断彰显。
作为生态移民搬迁的亲历者和受益者,马慧娟经常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介绍宁夏的移民文化。当上宁夏移民博物馆的名誉馆长后,她更加重视学习,涉猎各种各样的知识,对于移民文化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她说,“每一次移民搬迁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的搬迁。比如在老家的高台社火、秦腔、皮影戏、烙铁画、剪纸等民俗文化,到了红寺堡之后,和各种移民文化融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
城市文化发展得好,怎么样让乡村的群众也能享受到文化的福利?针对这一点,吴忠市加快文化强市建设,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广泛开展“文化惠民 幸福吴忠”系列活动,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达标、全覆盖,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讲好宁夏故事,吴忠故事,文学创作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吴忠市积极挖掘地域文化,创作各类文艺作品5000余件,编撰出版《大河之光(系列丛书)》《文明吴忠》等50余部新时代文明实践丛书。话剧《高沙窝脱贫记》入选文旅部百年百部创作计划重点扶持作品,马占祥诗集《西北辞》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拂晓突袭》等20余部作品获自治区第九、第十届文学艺术奖。
在马慧娟看来,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这一点,在红寺堡区和吴忠市多有体现。
红寺堡区宁夏移民博物馆和罗山脚下的移民旧址现在成为了众多游客参观、品味乡愁的首选地,先后9年承办高规格、高水平国家级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事,进一步擦亮了“锦绣新灌区 魅力红寺堡”文旅品牌。而在吴忠市,早茶美食文化节、黄河金岸马拉松、非遗闹元宵春节文化活动、民间社火大赛等重大文旅活动遍地开花,“非遗工坊”成为带动吴忠农民增收、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增长点,“非遗+旅游”的发展模式给文化企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舞台……
马慧娟说:“我们要挖掘这样的资源,转换利用好文化的优势,在乡村振兴中运用好这些资源和优势,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宁夏,来到吴忠,来到红寺堡。”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攀 闫磊 通讯员 袁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