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天蓝、水净、空气清新”的自然禀赋,孕育了内蒙古农畜产品“量大质优”的金字招牌。记者从11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完成‘十四五’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实体经济专场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内蒙古紧紧围绕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战略定位,持续增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供给,在“粮袋子”“肉盘子”“奶罐子”“菜篮子”四大领域交出亮眼成绩单,让更多“蒙”字标美味走上全国百姓餐桌。
“粮袋子”更足,总产首破800亿斤大关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庞博表示,内蒙古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通过压实生产责任、落实惠农政策、聚焦单产提升,实现粮食生产“二十一连丰”。2024年,全区粮食总产量首次迈上800亿斤新台阶,达到820亿斤,较2020年增加88亿斤;单产达779.7斤/亩,创历史新高。作为国家名副其实的“粮仓”,内蒙古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了重要贡献。
“肉盘子”更稳,牛羊肉产量居全国居首位
庞博表示,通过出台专项条例政策、培育自主新品种(华西牛、杜蒙羊、华蒙肉羊),内蒙古构建了高效的良种推广体系,肉羊、肉牛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达99%和86%以上,供种能力全国领先。在“两个百万”育肥行动的推动下,全区主要肉类产量从2020年的268万吨增至2024年的300万吨,牛羊肉产量稳居全国第一。
“奶罐子”更优,全产业链产值达2500亿元
依托“奶九条”等一系列强力政策,内蒙古推动奶源基地与加工能力配套升级。五年来,新建大型规模化奶牛养殖场96个,荷斯坦奶牛规模化率达96%、单产水平达10.2吨。2024年,牛奶产量达776.7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9%,连续7年稳居全国首位;规模以上乳制品产量连续3年保持全国第一。奶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500亿元,奶业第一大省地位更加稳固。
“菜篮子”更满,设施农业跨越发展
随着现代设施农牧业提升行动的深入,内蒙古设施面积较“十三五”末大幅增加108万亩,超288万亩。全区建成15个大型集约化育苗中心,2024年设施蔬菜产量达655万吨,产值210亿元,有效保障了居民的“菜篮子”需求。
从网络走红的“奶皮子糖葫芦”到游客必点的“手把肉”,背后是内蒙古坚实的农畜产品供给能力。“十四五”期间,内蒙古成功将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看得见、吃得着的高质量发展成果,让“内蒙古味道”香飘万里。(记者安路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