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清晨的阳光洒在鄂托克草原上,王欢已经收拾好装备,准备开始日常巡查。她手里拿着记录本,眼神专注而坚定,步伐稳健地走向执法车辆。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她已经习惯了这样早出晚归的节奏。
三年前,当“到西部去”的号召响起,这个刚从大学校园走出的姑娘,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返乡的路。“当时没想太多,就是觉得家乡需要年轻人。”回忆起当初的选择,她腼腆地笑了笑,眼神却格外坚定。
初到基层,一切都要从头学起。整理执法档案时,她常常工作到深夜,台灯下,她仔细核对每一份材料,遇到不懂的就标记出来,第二天追着老同事请教。“那段时间,我的笔记本记得最满。”她翻看着三年来积攒的十几本工作笔记,每一页都记录着她的成长轨迹。
第二年,王欢开始独立承担更多工作。在禁休牧专项督察行动中,她熟练地操作无人机,对苏米图苏木10个嘎查进行不定时巡查。风吹过草原,她的发丝随风轻扬,目光却始终紧盯屏幕,不放过任何一处异常。入户宣传时,她总是耐心地在牧民身边,一边指着公告,一边细致地解释政策,直到对方点头理解。
“有时候一句话要说好几遍,但看到他们从疑惑到认同的眼神,我就特别有成就感。”她的语气里满是欣慰。
在外出巡查时,她与执法人员一起深入田间地头,对照遥感影像仔细核对。有一次,她蹲在玉米地里,一手拿着图纸,一手拨开枝叶,仔细比对地块情况。阳光炙热,她的脸颊被晒得微微发红,却始终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
“我们不是来‘找茬’的,是来守护这片草原的。”她语气坚定,目光如炬。
人居环境整治、户厕改造……每一项工作她都全程参与。验收户厕时,她弯腰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不时用手敲敲瓷砖,试试冲水按钮。“一定要让群众真正受益。”她认真地说。
三年服务期将满,王欢已经成为大家信赖的“老志愿者”。新来的志愿者都喜欢向她请教,她总是倾囊相授,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我想把这份责任传递下去。”她说。
回顾这三年,最让她自豪的不是完成了多少工作,而是真正为家乡做了些实事。执法档案被整理得规范有序,草原生态得到有效保护,乡村环境焕然一新……这些变化里,都有她付出的汗水。
西部计划志愿者 王欢
这三年的磨炼,让我变得更加坚韧、务实,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服务期即将结束,但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不会改变。
记者 贺宁 韦一(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