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7月25日,人工智能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交流展示会在呼和浩特举办。活动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智能教学系统的实践应用、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教育大数据治理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路径,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方案。
构建智能教育新生态,共筑基础教育高质量未来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教育信息化处处长李强在开幕致辞中提出,此次交流会旨在以技术赋能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难题。需把握三大方向:坚持育人根本、推动教育公平、深化教学改革。教育厅将持续优化政策环境,期待与专家、企业携手探索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内蒙古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大讯飞副总裁周佳峰表示,讯飞始终致力于以技术创新推动教育变革。基于全国产化算力底座训练的讯飞星火大模型已赋能教学、考试、管理等场景,未来将持续深化个性化学习系统、AI资源匹配机制及虚拟心理老师等应用,以技术迭代持续助力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
AI赋能教育的变革与未来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吴龙凯以《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打造人机协同教育新生态》为题,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他强调了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性,剖析了教师数字素养的丰富内涵,并提出加强数字化实训环境建设的前瞻性建议,呼吁打造人机协同教育新生态。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玉顺通过案例展示了AI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与跨学科学习的实践,讲述了技术赋能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表示,教师既要做技术理性的驾驭者,更要成为教育温度的守护者,在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间寻求平衡点。
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智能教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韩萌表示,我们正站在AI的肩膀上眺望教育未来。他分享了星火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包括武汉市青山区“三阶六环”靶向教学模式、康巴什第二中学智慧批阅等案例,为智能时代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组成员王雨蒙强调,要让AI通识教育平台成为助力人工智能教育落地的重要抓手,并构建区域特色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平台。以北京市海淀区实践为例,探讨了AI通识教育普及的新路径。
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徐卫忠以《AI助力经开教育高质量发展ING》为主题,详细阐述了经开区如何通过建设“立体型”数字化教育底座,探索“纵横式”数字化创新机制,打造“全方位”数字化教育场景,生动展示了经开教育的实践创新。
杭州外国语学校校长吴锋刃分享了该校 “一轴 两台 三界四维”模式的实践探索,即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依托数字基座与智慧教育应用中台,实现校园、家庭、社会协同,赋能教学、管理、运动、心理四维融合,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副校长李晓波以《精准·智变·育人》为主题,通过试题资源融合化实现精准命题、数据分析多维化实现有效讲评、个性训练定制化实现精准辅导等数智化教学案例,展示了重构教学流程,提升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