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人工智能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交流展示会在呼和浩特举办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内蒙古> 时事要闻 > 正文

人工智能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交流展示会在呼和浩特举办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2025-07-26 16:50

  7月25日,人工智能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交流展示会在呼和浩特举办。活动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智能教学系统的实践应用、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教育大数据治理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路径,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方案。

  构建智能教育新生态,共筑基础教育高质量未来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教育信息化处处长李强在开幕致辞中提出,此次交流会旨在以技术赋能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难题。需把握三大方向:坚持育人根本、推动教育公平、深化教学改革。教育厅将持续优化政策环境,期待与专家、企业携手探索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内蒙古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大讯飞副总裁周佳峰表示,讯飞始终致力于以技术创新推动教育变革。基于全国产化算力底座训练的讯飞星火大模型已赋能教学、考试、管理等场景,未来将持续深化个性化学习系统、AI资源匹配机制及虚拟心理老师等应用,以技术迭代持续助力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

  AI赋能教育的变革与未来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吴龙凯以《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打造人机协同教育新生态》为题,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他强调了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性,剖析了教师数字素养的丰富内涵,并提出加强数字化实训环境建设的前瞻性建议,呼吁打造人机协同教育新生态。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玉顺通过案例展示了AI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与跨学科学习的实践,讲述了技术赋能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表示,教师既要做技术理性的驾驭者,更要成为教育温度的守护者,在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间寻求平衡点。

  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智能教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韩萌表示,我们正站在AI的肩膀上眺望教育未来。他分享了星火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包括武汉市青山区“三阶六环”靶向教学模式、康巴什第二中学智慧批阅等案例,为智能时代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组成员王雨蒙强调,要让AI通识教育平台成为助力人工智能教育落地的重要抓手,并构建区域特色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平台。以北京市海淀区实践为例,探讨了AI通识教育普及的新路径。

  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徐卫忠以《AI助力经开教育高质量发展ING》为主题,详细阐述了经开区如何通过建设“立体型”数字化教育底座,探索“纵横式”数字化创新机制,打造“全方位”数字化教育场景,生动展示了经开教育的实践创新。

  杭州外国语学校校长吴锋刃分享了该校 “一轴 两台 三界四维”模式的实践探索,即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依托数字基座与智慧教育应用中台,实现校园、家庭、社会协同,赋能教学、管理、运动、心理四维融合,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副校长李晓波以《精准·智变·育人》为主题,通过试题资源融合化实现精准命题、数据分析多维化实现有效讲评、个性训练定制化实现精准辅导等数智化教学案例,展示了重构教学流程,提升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莫斯科举办

  • 数字赋能传统产业 激活民企发展新动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盛夏时节,数千名科技精英正在浙江湖州西塞科学谷潜心攻关。作为湖州“五谷丰登”计划的首个“创谷”项目,西塞科学谷开园3年来累计引进省内外科技团队近40个、汇聚科技人才2600余名,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2025-07-25 10:05
一台银灰色人形机器人在汽车生产车间内沉稳行进。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
2025-07-25 10:05
24日中午12时许,“新舟”60民用搜救机顺利起飞,经过1小时20分飞行并完成预定验证科目后,平稳降落在西安阎良机场,顺利完成首次飞行。
2025-07-25 10:01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2025-07-25 02:55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25-07-25 02:5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利用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
2025-07-24 03:15
在广袤的田野上,每一抔泥土都隐藏着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2025-07-24 03:15
雄伟的跨海大桥、海中的钻井平台……人类的脚步正延伸向深海。
2025-07-24 03:15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
2025-07-24 03:15
“中试”即中间试验,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跨越至生产线的关键桥梁。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24 03:15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