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敕勒川上话古今——解码青城呼和浩特的文化自信样本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内蒙古> 时事要闻 > 正文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敕勒川上话古今——解码青城呼和浩特的文化自信样本

来源:新华社2024-09-11 18:40

  黄河九曲,在内蒙古境内形成巨大的“几字弯”,位于黄河转弯处的呼和浩特,水草丰美,物阜民丰,文化昌明。

  曾经的塞外青城,是贸易往来的驿站,也是民族交融的地方;如今的呼和浩特,在向北开放中勇立潮头,对外交往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历史拨动着时间的指针,滚滚向前,为呼和浩特留下了深厚的文化根脉,有对自然的礼赞、对团结的歌颂,还有对远方的向往。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敕勒川上话古今——解码青城呼和浩特的文化自信样本

  这是2024年8月11日拍摄的中国乳都雕塑和呼和浩特博物院。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敕勒川上话古今——解码青城呼和浩特的文化自信样本

  保护,青城更“倾城”

  呼和浩特市被称为“青城”,源于明代时这里曾以青砖建城,远望一片青色。如今,漫步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常年的植绿护绿使城市里总能抬眼见绿,“青城”因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有了更丰富的含义。

  靠着黄河水的浇灌,呼和浩特历来生态资源丰富,独特的游牧生产方式,使生活在这里的百姓始终饱含对大自然的深情,深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呼和浩特城市北部的敕勒川草原,在南北朝时期就壮美富饶,因《敕勒歌》而被吟咏了千百年。

  清末同治、光绪年间,绥远城(今呼和浩特)两次在城周和城内主要道路旁大规模栽植柳树,共计近5000株,并疏浚护城河,“灌溉附近园田,兼养围城杨柳”,形成了归绥八景之一的“柳城荫绿”。

  百余年后的呼和浩特,仍是古柳依依,水带环绕,就像将城市建在了公园里,敕勒川草原更为青城添了一抹浓绿。

  走进敕勒川草原,鹅黄、浅白、淡红点缀在翠绿间,市民们感受着出门见绿的轻松惬意。“蓝色的串串是马鞭草,红彤彤的是山丹花,远处还拍到过一只野兔。”市民陈婷婷一有空闲就到敕勒川草原徒步,用镜头记录下草原的四时美景,“这一片触手可及的绿,让青城更加‘倾城’”。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敕勒川上话古今——解码青城呼和浩特的文化自信样本

  2024年6月30日,游客在敕勒川草原游玩。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内蒙古就有这样的美丽风光。”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指出,保护好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环境,是各族干部群众的重大责任。

  为了保护好敕勒川草原的生态环境,呼和浩特近年来持续开展阴山山脉大青山南坡综合治理工程。选种、比对、试种、繁育……科研人员经过反复试验,精选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品种,以近自然修复的方式重建敕勒川草原的植被群落,促进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经过多年生态修复,敕勒川草原由1万亩拓展到3万亩,生长的植物由之前的十余种增加到70多种,干草产量、年固碳量、年释氧量均比修复前提高12倍多,这里已经成为城市的“天然氧吧”。2020年9月,内蒙古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列入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名单。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敕勒川上话古今——解码青城呼和浩特的文化自信样本

  这是2024年7月13日拍摄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敕勒川草原。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此外,呼和浩特还打造大黑河“郊野花带”、小黑河“环城水带”、草原丝绸之路文化公园“文化轴带”,开展“一见青芯”口袋公园建设,全市公园游园总数超过1000个,与大青山、黄河两大生态屏障相辉映……

  如今,呼和浩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超过40%,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驰而不息的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让市民群众随处可享“绿色福利”,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敕勒川上话古今——解码青城呼和浩特的文化自信样本

  融合,同心促团结

  每天清晨,有400余年历史的呼和浩特塞上老街,总会被南来北往的游客唤醒。人们徜徉在古建筑林立的街道,品尝特色美食,把玩老物件,沉浸式体验老街的“烟火气”。

  塞上老街始建于明清时期,如今古韵犹存。短短380米的街道上,汉式风格建筑雕梁画栋,蒙古族风格建筑以穹庐顶装饰其间,多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交流。

  走进塞上老街的皮雕展示厅,一幅幅精美的皮雕画或挂于墙面,或摆在书架上,让人赏心悦目。

  “皮雕画上面的图案生动逼真、质感强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之一。”内蒙古自治区非遗项目蒙古族皮艺(皮雕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云成义说。

  云成义的技艺,既来自传承了九代的蒙古族皮雕画制作传统,也来自和兄弟民族手艺人的切磋交流。“过去雕刻的内容更多与蒙古族游牧文化相关,如今各族手艺人交流互鉴,梅兰竹菊、福禄寿喜等文化符号也成为重要呈现内容。”云成义说。

  融合的力量,塑造着这座城市的昨天和今天。

  战国的云中郡、北魏的盛乐城、辽金元的丰州城、明代的归化城、清代的绥远城……据史料记载,历代建造的80余座大小古城,星罗棋布地散落在今天的呼和浩特境内。每一座城邑都承载着北方各民族交往交流的深厚历史,讲述着“昭君出塞”“俺答封贡”等民族交融往事,传唱着各族人民互敬互爱、和谐共处的团结颂歌。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敕勒川上话古今——解码青城呼和浩特的文化自信样本

  2023年12月31日,游客在呼和浩特市大召广场塞上老街游玩。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

  近年来,呼和浩特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厚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沃土,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我做了些冷面,您尝一尝。”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清泉街社区居民金福姬敲开左邻右舍的门,送去亲手做的朝鲜族美食。

  清泉街社区共有居民5400多人,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11个民族。73岁的金福姬是朝鲜族,已在清泉街社区生活了21年。“过去我家生活困难,社区得知后,帮我们在小区开了一家餐厅,现在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特别感谢大家。”金福姬说,社区里的邻居们就像一家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一到节假日,我们总会做些拿手的民族美食互相分享”。

  呼和浩特深入挖掘和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创作推出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彰显北疆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依托遍布在各处的“红石榴驿站”,商议解决各族群众的实际问题……

  长期的民族交往交流融合,使呼和浩特拥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40多个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敕勒川上话古今——解码青城呼和浩特的文化自信样本

  联通,万里尚为邻

  “雄踞塞外三百载,横跨欧亚九千里。”清代跨国贸易商号大盛魁,经商足迹遍及今日的中国以及蒙古国和俄罗斯,被称为万里茶道上的“华商旗舰店”。

  大盛魁总部所在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是内蒙古高原通往中原地区和西伯利亚的运输要道,成为万里茶道上的交通枢纽。

  今年是大盛魁商号肇建300年,大盛魁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内,一队仿真骆驼昂首向前,曾经的大盛魁商队正是依靠2万余峰骆驼,开辟了联通亚欧大陆的商贸之路。

  从草原丝绸之路,到万里茶道,再到近代的走西口,地处我国北疆的呼和浩特一次又一次成为贸易往来的枢纽。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敕勒川上话古今——解码青城呼和浩特的文化自信样本

  2023年9月6日,游客在第四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举办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外合影。新华社记者 贝赫摄

  内蒙古内联八省区、外接俄蒙,今天的呼和浩特在呼包鄂榆城市群、呼包鄂乌协同发展战略中处于中心城市地位,是共建“一带一路”陆路通道中的重要节点和国家向北开放、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枢纽城市。

  6月12日,一列满载29个集装箱、290辆国产商品汽车的中欧班列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沙良物流园发车,经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最终运抵俄罗斯莫斯科。这是呼和浩特首趟中欧班列商品汽车运输专列,所搭载的汽车均为内蒙古当地生产,呼和浩特的区位优势正在逐渐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敕勒川上话古今——解码青城呼和浩特的文化自信样本

  2024年6月12日,满载国产商品汽车的中欧班列驶出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沙良物流园。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呼和浩特“对外开放圈”越来越大,拓展了跨境电商国际物流新通道,开通了至蒙古国、欧洲的货运包机业务,丰富了共建“一带一路”空中走廊业务;中蒙俄经济走廊中线铁路的升级改造,为呼和浩特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机遇,以中欧班列常态化发运推动“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

  “穹庐已绝单于域,牧地犹称土默川。小部梨园同上国,千家闹市入丰年。”清代诗人王循笔下的归化城,市廛繁华,人文鼎盛。

  今日的呼和浩特,续写着“万里尚为邻”的故事,作为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合力共建区域联动协作“朋友圈”,在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中展现担当。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敕勒川上话古今——解码青城呼和浩特的文化自信样本

  记者:刘伟、魏婧宇、哈丽娜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AI再现“海丝”盛景|数智丝路,我们等你来

  • 北京雨后迎晚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