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塞北草原谱新曲(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内蒙古> 时事要闻 > 正文

塞北草原谱新曲(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来源:人民日报2024-07-12 08:09

  内蒙古自治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塞北草原谱新曲(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本报记者 冯春梅 丁志军 杨 昊

  盛夏时节,天高云淡。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团结广场,3个形态各异的红石榴雕塑格外吸引人,正中间刻有“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字样。广场内设有“民族团结一家亲”长廊、二十四节气长廊和汇聚民族团结元素的雕塑,深受群众喜爱。

  环境优美、景观独特,团结广场成为各民族群众交流的重要场所。67岁的蒙古族市民娜仁住在团结广场附近,她每天傍晚都会来这里跳舞锻炼,久而久之,认识了许多朋友。“我们一起跳舞锻炼身体,就像一家人一样互帮互助,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娜仁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内蒙古自治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各族儿女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塞北草原,响彻同心筑梦的伟大乐章;红色沃土,遍开民族团结的绮丽之花。

  传承红色基因

  党建引领夯实民族工作基础

  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学校,一堂以“开启时空之旅——我是金牌小导游”为主题的思政课在初一(六)班展开,学生们通过走访红色地标,一起追忆波澜壮阔的历史。

  历经约300年历史洗礼的土默特文庙主殿大成殿坐落在校园深处,在大成殿后面的校史陈列馆里,展示着乌兰夫、奎璧、吉雅泰等众多杰出校友的照片。

  土默特学校副校长云宇声介绍,学校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开设“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银幕中的思政课”等课程,结合校史和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我们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政课的重点,增进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云宇声说。

  内蒙古自治区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各级党员干部筑牢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政治根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整体效能不断提升。

  在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书法练习室里,居民们正一笔一画练习书法;乌兰牧骑排练厅内,各族居民正在排练舞蹈《石榴情》。一静一动,勾勒出社区居民的美好生活。

  临潢家园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社区,少数民族人口占该社区总人口的29%。“社区紧贴居民所思所想所盼,以‘家’理念打造‘民族团结之家’综合服务体,促进社区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社区党委书记吴晓华说。

  一走进临潢家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民族政策咨询台十分醒目,大厅还设置了民族宗教政策宣教室、党支部活动室、居民活动室,开展免费法律咨询等特色服务,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提供有效渠道,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过去是“软弱涣散村”,如今成了“脱贫致富村”。“我们村有今天,是民族团结的硕果。”小庙子村党支部书记赵会杰感慨道。

  10多年前,小庙子村没有主导产业,没有硬化路,也没有自来水。赵会杰带领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党员+农户”的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模式,圆了乡亲们的产业致富梦,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为了延伸产业链,专业合作社投资800万元,新建厂房3300平方米,建设蔬菜及药材清洗、加工、脱水生产线,对中药材进行切颗粒、切饮片、烘干等初加工,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一年带动就业1.8万人次,劳务收入接近300万元。

  “我是满族,村里还有蒙古族、回族的群众,大家互相尊重、各展所长,不论是什么民族,我们都像一家人一样共同致富!”赵会杰说。

  文化交融浸润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走进阿尔山中华文化育道,丝丝清凉令人倍感舒适。拾级而上,不时看到旁边民族特色鲜明的人物立牌和相关介绍。

  “中华文化育道在原阿尔山氧心森林浴道基础上,通过文旅融合形式,将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嵌入式融入旅游景观中。在增进游客多元体验的同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润物无声地厚植在各族群众心中。”阿尔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白峰介绍。

  如今,内蒙古多地打造更多文化符号和视觉形象,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落地、可感知,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鸡冠壶在辽代瓷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将北方皮质加工常用的缝合工艺、铆钉纹饰、皮革的卷边印记,作为装饰保留在壶的设计上,是瓷器与游牧民族生活器物的结合,是各民族文化融合互鉴的例证。”随着内蒙古博物院讲解员刘弘轩的介绍,观众纷纷驻足、仔细欣赏。

  “立足边疆民族地区特点,我们从大量文物中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览,从不同角度讲述民族融合的故事,展示了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郑承燕说。

  在红山文化博物馆,一场名为“日出红山”的剧本探秘活动吸引着参观者。讲解员商家赫介绍,活动通过剧本桌游的形式,结合红山文化的石器、玉器、陶器等元素,构建了具有叙事性和多元性的展示场景,让红山文化“听得见、看得着、可触摸”。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着眼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各地创新形式打造沉浸式体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乌兰浩特,革命文物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红色地标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工作委员会办公旧址创新展示形式,增设电报模拟研学教室,游客可沉浸式体验收发电报,探究“红色电波”蕴藏的意义;

  在五一会址,沉浸式情景短剧《五一大会》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求解放的革命热情;

  …………

  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革命旧址,重温红色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润心,文艺寄情。一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唱响大江南北几十年,将内蒙古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近年来,内蒙古抓好文艺创作,推出了电影《乌珠穆沁的孩子》《守望相思树》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扎紧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群众守望相助

  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马鞍山脚下,张国利家窗明几净,小院门前旗杆高竖,一面国旗迎风飘扬。

  “我们家现在共有11口人,有汉族、蒙古族、满族3个民族。”张国利的小院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家中四世同堂。

  像张国利这样的多民族家庭,在马鞍山村不在少数。这个村子有420户,汉族、蒙古族、满族3个民族在此居住,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近年来,马鞍山村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发展山葡萄产业3500亩、农家乐16家,成立旅游公司带动乡村旅游产业,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9万元。

  多民族社区是各民族和谐聚居的生动缩影,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沃土。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进一步促进社区各族群众和谐相处、团结互助、共同发展。

  乌兰毛都草原上,“科尔沁右翼前旗守望草原巡防队”的旗子猎猎作响。来自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的蒙古族大娘赵桂琴和孙玉花准备出发,和其他巡防队员一起巡逻。

  满族屯满族乡西北与蒙古国接壤,为加强巡边护边力量,当地政府和科右前旗边境管理大队满族屯边境派出所组建了巡防队伍。队员中,既有饭店经营者,也有退休干部、普通牧民,他们辅助派出所开展边境巡逻、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律政策宣讲等工作,积极参与巡边护边和基层治理。

  如今,这支草原巡防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加。每逢重要节日,各族群众都会迎着初升的朝阳,齐声高唱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祖国北疆的辽阔边境线上。

  阿尔山口岸,刻有“祖国在我心中”的石碑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阿尔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阿尔山市第一小学等边境党建互联共建单位来到庄严的国门前,共同开展“铸牢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主题党日。

  与界碑为伴,与国门为伍。阿尔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民警始终以筑牢安全屏障、促进团结稳定为己任。“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阿尔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办公室副主任赵洪波坚定地说。

  人民共建共享

  特色产业铺就民族团结致富路

  西红柿作伴手礼,石头作画板,捏花馍的传统手艺备受欢迎……节假日去一趟番茄公社,已经成为兴安盟不少居民的选择。

  2022年,番茄公社项目在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落地。“我们从最初的农业生产,逐步发展到采摘、餐饮,再到住宿、培训多元化经营,实现民宿、研学、培训为一体的产业融合新模式。”番茄公社负责人、科尔沁镇乡土人才孵化中心主任齐晓景介绍,番茄公社还开设了国学小课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农耕文化+农事体验”模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劳动实践、校外农耕体验活动中。

  一颗番茄果,富了平安村。各族群众携手一起干、发展成果共享,推动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

  在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园车间,蒙古族、汉族、朝鲜族、达斡尔族绣工们坐在绣花撑子前各显身手。指尖起落间,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蒙古族刺绣花纹悄然绽放在绸缎上。

  45岁的蒙古族绣工哈斯其其格擅长绣石榴。她为作品中的每一颗石榴都绣上56颗籽,因为在她心目中,石榴象征着民族团结。车间里,不同民族的绣工在交流中不仅精进了绣法,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了更多共鸣。

  “我们旗有2万多名各族群众通过蒙古族刺绣产业摆脱贫困。各族群众在通过这一技艺脱贫致富的过程中,也无形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推进组组长白晶莹说。

  “泥巴房、贫困户,见个汽车当怪物,明沙梁里等救助。”这是曾经的门克庆嘎查。

  “有钱赚、有活干,人人捧着金饭碗,漫漫黄沙变青山。”这是现在的门克庆嘎查。

  门克庆嘎查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西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东北边缘,全嘎查319户732人,少数民族占了一半。近年来在与黄沙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探索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19万亩荒漠变成了绿洲,实现了生态变绿、生产变强、生活变好,绿水青山成为各族人民共享的最大福利。

  “各族群众不分彼此,大家手拉肩扛共同治理沙漠,才有了今天的牛羊肥壮、瓜果飘香。”治沙大户李智华2000年起就承包治理了1.5万亩沙地,如今又把沙地归还给嘎查集体,“生态好了,应该由大家共享福利。”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内蒙古各族人民用行动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边疆安宁、生态文明、生活幸福的亮丽画卷,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在祖国北疆长成了参天大树,塞北草原民族团结之歌更加嘹亮。

  (本报记者吴勇参与采写)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酷暑催热“清凉经济”

  • 多措并举 应对高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