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黄河几字弯里的民族融合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内蒙古> 时事要闻 > 正文

黄河几字弯里的民族融合

来源:鄂尔多斯市档案史志馆2023-09-18 11:14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黄河几字弯腹地,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辖7旗2区,2022年常住人口220.07万人,是国家规划的呼包鄂榆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讲过,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通融。

  黄河几字弯里的鄂尔多斯历史,从古至今就体现了祖国的民族融合。

  早在数万年前,“河套人”就在鄂尔多斯点燃了文明的曙光。商周时为方、羌方、龙方和猃狁等民族游牧之地,春秋战国时期,为匈奴游牧地。秦修直道、汉设郡县、唐置州府,一代天骄长眠于此。明朝天顺年间,蒙古族鄂尔多斯部驻牧河套,始称鄂尔多斯。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鄂尔多斯各旗会盟于王爱召,形成伊克昭盟。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撤伊克昭盟,设地级鄂尔多斯市。

  打开历史典籍,在鄂尔多斯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历史人物风起云涌,英雄故事层出不穷。公元前10世纪,西伯侯姬昌派大将南仲北逐匈奴,北筑朔方城。有秦迁徙内地民户到河套地区居住生产,充实边防,在秦直道上有汉武帝、司马迁的身影。三国时匈奴、鲜卑、乌桓、羌等民族在此游牧。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在鄂尔多斯的山川,有郦道元的踪迹,有王昭君怀抱琵琶出塞,有赫连勃勃建都立国,有隋炀帝登高抒怀,有党项族创立西夏基业,有成吉思汗开疆拓土,有蒙古族三大史诗之两部出自鄂尔多斯人之手,有徐霞客行走在鄂尔多斯的山川河道,有李时珍记载西北沟甘草之药效,清朝民国有汉民垦种于沿河后套。黄河文化、河套文化、青铜文化、匈奴文化、党项文化、中原文化、蒙元文化等多元文化在此汇合交融。《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等文化典籍,熠熠生辉,流芳百世。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中后期,在党的影响下,以席尼喇嘛为代表的蒙古族劳苦大众就开展了以反对蒙古封建王公统治为宗旨的独贵龙运动。1925年中共陕北党组织派人到伊克昭盟开展革命活动。上世纪30年代初期,陕北红军以乌审旗为切入点,协助当地党的地下工作者组织群众,宣传党的革命主张,使巴图湾、三段地成为党开辟蒙古民族工作的桥头堡。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派员深入鄂尔多斯腹地开展革命工作,指导乌兰夫等中共党员在新三师发挥骨干作用,在鄂尔多斯西部地区秘密壮大党的力量,使红色根据地进一步发展壮大,这些红色根据地就是今日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部的乌拉尔林、大小石砭、纳林河、巴图湾、三段地、二道川、城川以及位于鄂托克旗北部的桃力民、木肯淖尔等地,形成了以桃力民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捍卫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北大门的安宁,保卫了延安党中央的安全,并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进行了开创性探索,至今仍散发巨大的精神光芒,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手捧鄂尔多斯市党史正本一卷本(1921—1949),可以看到当年的鄂尔多斯人,是一群团结带领各民族群众共同奋斗的模范和富有个性魅力的革命者。1948年,谢有德同志接任伊盟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长,为了做好工作,他请蒙古族干部昌汉巴巴帮助他学蒙古语,他学得非常认真、刻苦,不久就掌握了很多日常用语,见人先说两句蒙古语,讲得很流利,大家都说他已经蒙古族化了。他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许多干部战士都愿意同他接近,大家和他无话不谈,他受到战士们的信任和尊重。还有老家是陕西子长县的何福才,战场上是一位勇士,平时又是一位出色的歌手,陕北的信天游他都谙熟,加之嗓音洪亮,唱歌特别动听,对各种民间乐器,吹拉弹唱样样精通,部队休息时,他就同战士和乡亲们红火热闹。群众待他像待亲戚与老朋友一样,什么话都跟他说,因而,他得到的情报比别人都多。不少蒙古族牧民以能和何福才结成磕头弟兄而自豪,牧民一提起何福才,都异口同声夸赞说:“太勒赛孔!红火太!”意思是,那是个好人,可红火了。部队移驻到另一个地方,牧民还骑上马,背上乐器,带上肉和奶食品,从几十里外跑去看望、犒劳部队,跟何福才闹红火。1948年9月18日,时任准格尔旗第一团参谋长的何福才,在纳林战斗中冲锋时,中弹牺牲。他再也无法兑现给老家陕北乡亲们的承诺:“解放了伊盟,好回来看望大家,再闹红火。”他鲜活的音容笑貌,定格在了准格尔的山水之间。

  新中国诞生74年来,鄂尔多斯市的艰苦创业史、改革开放史、科学发展史,形成了丰富的历史资源。

  改革开放45年来,鄂尔多斯市的发展变化举世瞩目。尤其是进入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下,市委政府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鄂尔多斯市为祖国交出一份满意的经济民生发展答卷。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约5613.4亿元,财政收入842.8亿元,两项指标均居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位。经济总量位列全国地级城市第45位,占全区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占全区近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鄂尔多斯资源禀赋突出,煤炭、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6和1/3;风能、太阳能开发潜力在1.2亿千瓦以上,是国家14个大型煤炭基地、9个大型煤电基地、4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是国家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重要基地。2022年,煤炭销量达8.4亿吨、占全国1/5,完成全国25个省、区、市保供任务;生产天然300亿立方米,电力总装机3753万千瓦,现代煤化工产能近2000万吨。鄂尔多斯转型步伐加快,“风光氢储车”新能源全产业链快速发展,获批建设两个千万千瓦级国家大型风光基地,开工全球最大的“沙戈荒”风光基地,建成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引进落户一批新能源头部企业,建成光伏装备2GW、风机装备2GW,氢燃料电池系统1.1套、储能电池10.5GWh,新能源汽车产能4万辆。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组建内蒙古首个碳中和研究院,以及北大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中国矿大内蒙古研究院等高水平创新平台,跻身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城市。鄂尔多斯发展环境良好,是一座“多景”之城,拥有2家国家5A级景区、28家4A级景区。铁路运营总里程2700公里,建成高等级公路2909公里,获批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服务网络试点,建成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口岸等开放平台。城镇化率78.1%,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1.7%,森林覆盖率27.4%,空气优良率90%以上。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连续3年在全区营商环境评估中排名第一,获评全国18家中国投资热点城市之一。鄂尔多斯民生品质卓越,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水平位居中西部城市前列,连续三届荣获国家卫生城市,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被列为国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荣获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项“长安杯”。

  随着经济的增长,文化的繁荣,鄂尔多斯市的对外交往交流也日渐增多,十多年来,先后成功举办第11届亚洲艺术节、第10届民运会、首届国际那达慕大会、国际能源大会、国际创意文化大会、9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内蒙古“十五运”……通过这些内外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鄂尔多斯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纵观鄂尔多斯自古至今的民族交融历史,印证了费孝通先生社会学中永远的经典——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加强交流,相互包容;从我做起,身体力行,以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赵东)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龙山:强降雨后恢复生产生活

  • 走进南博会旅居云南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