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甬派客户端见习记者 冯姝涵 记者 黄银凤 2025-10-24 16:30:15 |
22.3万 2025海丝文旅大展开幕,宁波以展览、保护等激活海丝文化,推进“海丝文化+”融合发展 。

“从远古渔村到国际港城:宁波考古里的海洋基因”特展。甬派资料图
2025海丝文旅大展今天开幕,冠以“海丝”之名的这场大展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宁波的“海丝”印记到底有多少?当下又是如何传承的?
宁波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拥有8300年海洋文明史。据统计,宁波海丝文化建筑遗产有120余处,充分展现了宁波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彰显了宁波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和宽广视野。
宝贵的海洋文化与海商精神为宁波注入了持久动力,也引领着宁波书写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
目前,宁波正着力打造海丝文化、阳明文化等省域标识文化体系,共有19个项目被列入省文化基因激活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在浙江省文化基因激活这项大工程中稳步迈进,不断为具有宁波特色和浙江辨识度的文化成果打造更广阔的展示空间。
为此,宁波以海丝文化活化利用为抓手,通过多元活动与文物保护,让海丝文化不断融入现代生活,增强大众对海丝文化的认识。
多样展览,增强海丝文化曝光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被看见、被感知。宁波正用一场场有温度、有故事的展览,将海丝文化的厚重历史转化为可触摸的体验,让更多人读懂这座城市的海洋基因。
中国港口博物馆推出的“从远古渔村到国际港城:宁波考古里的海洋基因”特展,以三大主题单元、数百件文物文献铺开跨越时空的海洋文化长卷,将考古成果转化为通俗叙事,直观呈现宁波从海丝枢纽港到国际港城的演变轨迹。截至目前,参观人数已破十万人次。
此外,同步推出的“阿拉与海”系列讲座、社教活动,通过讲座、社教等丰富形式,突破了展览的静态展陈,在可参与的文化体验中进一步扩大宁波海洋文化的影响力。

“从远古渔村到国际港城:宁波考古里的海洋基因”特展。中国港口博物馆供图
宁波博物馆核心常设展“东方神舟——宁波历史陈列”则如一部立体史书,通过越窑青瓷、明州港贸易文物等实物,串联起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联结。
作为常列展,该展常年人气火爆,几乎是游客到宁波博物馆必打卡的展览之一。透过展览,公众得以深入了解宁波历史,品味宁波海丝文化的魅力。

“东方神舟——宁波历史陈列”展。冯姝涵 摄
10月22日,“万里千秋——陈万里与上林湖越窑特展”在慈溪上林湖越窑博物馆启幕。陈万里是中国古陶瓷考古奠基人,且与上林湖有着深厚渊源。
展览系统展出了其手稿、摄影作品、文献史料,并结合上林湖遗址出土的唐代青瓷标本、秘色瓷珍品及《越器图录》所载经典纹饰,以实物与文献交织的方式,构筑一场跨越九十年的文明对话,让作为海丝文化重要载体的越窑青瓷深入人心,夯实了宁波的海丝文化印记。
保护遗存,留存海丝文化记忆
展览是展示海丝文化的窗口,而文物与遗址的保护,则是海丝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
最近,宁波正以系统化、科学化的举措,为海丝文化留存鲜活载体,让千年记忆代代相传。
以三江口为中心的三江六岸百里文化长廊,是宁波海丝遗产保护的核心载体。漫步长廊,一边是天一阁的书香墨韵,一边是庆安会馆的雕梁画栋。长廊的系统打造,将散落的海丝遗产串联成线,这里不仅是景观的集合,更是海丝文化的“活地图”。沿着三江脉络,公众能够追寻海丝踪迹,直观感受到宁波“港通天下”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魅力。
庆安会馆作为海丝文化重要遗存和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目前正在经历近二十年来的首次大修,预计将于今年年底以全新的面貌对外开放。

庆安会馆。宁波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供图
“由于建筑材料自身的老化规律,加上长期风吹日晒雨淋,部分木构出现损毁是不可避免的。”庆安会馆修缮工程推进专班技术负责人张延介绍,此次修缮重点对屋面、油漆和残损木构进行科学修复,消除建筑主要病害及安全隐患,核心目标是延续使用功能、传承建筑价值。

庆安会馆。甬派资料图
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修缮坚持“修研并重”原则。
依托修缮工程,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已成功立项2026年浙江省文物保护科技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金漆木雕实验性修复研究——以宁波地区古建筑为例”,修缮后还将编制《庆安会馆预防性保护操作指南》,让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保护更具象、更精细。

上林湖越窑博物馆。甬派资料图
而上林湖越窑遗址的保护,则书写了“传统与现代共生”的样本。作为海上陶瓷之路的起航点,这里曾烧制出令世界惊叹的秘色瓷。
如今,“匠人集聚+创新转化+政策护航”的三重合力,正让千年窑火重燃。近年来,成效显著——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慈溪秘色瓷”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瓯乐入选省文旅融合“金名片”及对外交流项目。
今年,上林湖越窑博物馆还与瓯乐艺术团签署文创共建协议,计划开发青瓷乐器主题产品。“要让观众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感受魅力,而非只在博物馆看一眼。”艺术团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联合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搭建秘色瓷标本数据库,以科技为古瓷“建档存史”。当青瓷乐器奏响悠扬的旋律,当青瓷文创摆进年轻人的书桌,千年越窑文化便有了新的生命力。
从各式各样的展览到对海丝遗址的保护创新,宁波正不断推进海丝文化基因激活项目,实施“海丝文化+”融合发展,让海丝文化从历史深处走向大众生活。
(通讯员 王光环 陈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