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甬江潮|一台春晚“装”进一座城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波> 要闻 > 正文

甬江潮|一台春晚“装”进一座城

来源:潮新闻2025-01-24 13:13

  环绕的LED屏里,掠过一个个宁波大小地标;舞台上,诗赋歌舞燃起宁波一年的万家烟火……

  1月23日晚,“滨海同欢天地春”2025宁波市春节联欢晚会揭下面纱。

  今年,宁波春晚迈入第三载。从2023年“首秀”创造千万现象级传播,到第二年2300万人次“追剧”刷屏,再到今年,线上围观的IP地址遍及美国、德国、新西兰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传播量超5亿人次,一台宁波春晚成为全球宁波人相约相守、共鸣共情的新年俗。

  细品三年宁波春晚,不难发现,宁波这座城市才是宁波春晚的最大魅力。“90分钟,讲述宁波。”宁波春晚总导演邹建红在采访中坦言,这是他答了三年的命题作文。春晚“读城”,展现的不仅仅是文化的深度共振,更是一座城市的解题视角和发展之姿。

2025宁波春晚现场。(宁波市演艺集团 供图)

  宁波春晚为何办?何以办?如何办?读懂这几个问题,也就读懂了宁波。

  用一座城写“剧本”

  舞台大屏上,宁波帮博物馆灯火通明,全世界宁波帮同胞归家迎新的脚步声不断,白发老者、风华青年、稚嫩孩童都不约而同“聚”在一封回信的展板前。耳畔,交响乐伴随着诵唱旁白——

  “挂牵在心间,你和我且这么近。亲情倾注笔端,乡情铺开信笺,故乡的游子啊,接受你的礼赞……”

  祖籍宁波的新生代香港企业家张肯、俞琼一是台上的表演者,也是这封信的亲历者,一字一句在他们心尖澎湃。

  去年7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回信,勉励他们继续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大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这一宁波年度记忆里的“高光时刻”,用春晚舞台进行“大特写”式的描摹,文艺质感和城市荣光相融合。“非常激动,非常感动,非常感恩!”许多网友连用了三个“非常”,刷屏春晚直播页面。

2025宁波春晚节目《见字如晤》。(宁波市演艺集团供图)

  三年宁波春晚,类似极致的共鸣感贯穿全场,它来自以城为“剧本”的高度文化凝聚,给了天南海北的宁波人集体标记岁月的机会,一台春晚看得见宁波的方方面面。

  2023年春晚以宁波“单项冠军”之城为蓝本创作的杂技舞蹈《我是冠军》,仍历历在目。2024宁波春晚,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在宁波展出为“剧本”的情景舞蹈《盛世修典遐想》,又从画中走来,余音袅袅。

  今年宁波春晚,70余个大小不一的机器人、机器狗在舞台的声光电中热辣“起舞”,线上线下观众热烈讨论、留言:“看,机器狗就是阿拉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里的‘工作伙伴’。”“个头最高的机器人,不正是去年上过新闻的人形机器人嘛,据说能走每秒1米的快频小碎步”……

  短短7分钟,线上线下,有人望得见2035年人形机器人1540亿美元的广阔市场,有人挂心科研院所里仍在攻关的机器人项目,也有人浮想起生产线上日日相伴、轰隆隆的机器手……宁波“智”造变得立体、可感。

  宁波,开放之城,无数宁波人“走出去”,城市无形间变“大”。宁波以“城”入局,打造春晚这样文化体验的恰当载体,城市文化当代连续性传承有了具体依托,召唤出城市认同感。

  为每朵“花开”喝彩

  “住在海上,吃在海上,梦留在海上,爱在海上,情在海上,我在海中央……”

2025宁波春晚节目《今夜欢聚海中央》。(宁波市演艺集团供图)

  今年宁波春晚上,作为特别设计节目《海中央》的表演者之一、苏嘉甬高铁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部常务副总工肖苡辀,一上台,肉眼可见的紧张,可身为亲历者独有的带入感,又让她在台上闪闪发光。

  在肖苡辀“身后”,是刷新多个纪录的世界第一座强潮海湾跨海大桥,是成千上万的大桥建设者。“一曲《海中央》为我们贴身打造,每一个字都唱到心里去,激励前行!”肖苡辀动情地说。

  在三年宁波春晚的“记忆”里,储存了许许多多或奋进、或温暖、或感人的故事。

  “它们来自平凡的个体,却激发出社会共情的最大公约数,从而实现从情绪共振到传播共振的现象级传播。”在总导演邹建红看来,这即是每届宁波春晚紧紧攥住的“光”。

  城市中,“繁花”如锦,无数普普通通的个体作为“新的砖石”,嵌入到城市每个角落,与城市相互“织补”,最终沉淀为城市精神。而宁波春晚为每朵“花开”喝彩,激发更多人共情与参与,春晚舞台因此更开放、更包容,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民舞台”。

2025宁波春晚节目。(宁波市演艺集团 供图)

  今年,36岁的董亮第一次登上宁波春晚的舞台。这位宁波土生土长的魔术师娓娓道来:“小时候最美妙的事情是外婆带着我,坐1路汽车,到华联商厦买3块7毛一辆的小汽车……”他手中扑克牌看似随意抽取,却每次都能精准抽中他口中的数字:36、1、37……台下观众大呼“神奇”。

  董亮从14年前在央视一档魔术比赛中夺冠后,便成为一位职业魔术师,可以说是舞台上的“常客”。可这次,“老演员”有点“怯场”了。“那3块7毛的小汽车是我记忆最深处的宁波,可这样的小故事,如何打动所有人?”

  董亮的踌躇,也是宁波春晚总导演邹建红要破的题。

  初看,只道是寻常表演,可再跟着董亮的魔术一路看,从36年前的玩具小汽车,到今天GDP18147.7亿元的“万亿之城”,不知不觉,传递出自豪感。

  在邹建红看来,一座城市的骄傲只有与每个微小个体放在一起才有意义,也因此,他“掌舵”的宁波春晚里,每个节目都融入了“家国同构”的顶层逻辑,“小家”与“大家”呼应,春晚的舞台也将越来越大!

2025年宁波春晚节目《如·荷》。(宁波市演艺集团供图)

  看见城市的“聚光镜”

  一台春晚敲开宁波的新岁,也迎来崭新的征程。

  2024年底,《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得国务院批复,首次将宁波定位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同时赋予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海洋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等多重功能。

  今年是《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行动计划(2021-2025)》的收官之年,宁波冲刺全国第十城,在2025年走到了决胜节点。

  城市能级“跃升”之际,考验的是新发展格局下,宁波这座东部经济强市、新晋“中国外贸第五城”如何深度耕耘城市。

  这其中有三个重要环节:产业量级、人口规模、城市面貌。

  产业和人口是数字化具象呈现,城市面貌则是由文化和精神充分涵养后,带来自内而外的生发。这就需要一座城市打造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文化产品,凝聚宁波人精神和创造,宁波春晚便是带着这期待“入市”。

  一座城也是一个家。

2025宁波春晚节目《未来》。(宁波市演艺集团 供图)

  春晚不仅是“秀”文化肌肉,更是为城市大家庭提供一种超越地域限制的交流场景与机会,天南海北的宁波人“隔空”观看同样的春晚节目,在社交网络热烈探讨,被同样的旋律和情节击中,这是属于宁波人的观看“共同体”,文明与精神碰撞、传递,串起过往,更“向前看”,聚拢起宁波当下最需要的精神力量。

  今年宁波春晚上,一句中国《诗经》经典名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交由国际友城奥地利维也纳的音乐家以德文朗诵;10多个外籍友人登台唱、念、做、打,唱起中国京剧、黄梅戏、豫剧……这折射的正是宁波开放融合的文化感召力和文化自信。

  宁波,一直给人低调、内敛的城市形象。就在不经意间,这座城市近年来已频频在文化领域发出“最强音”。

  从喊出“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这一全国唯一以书为形象的口号,到连用三个“文化”立“flag”,将“我陪孩子读经典”打造成为与宁波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品牌、文化优势、文化形象,再到提出“文化强国,宁波有戏”“海洋文明,宁波起源”“中国旅游,宁波开篇”三大文旅品牌等等,皆是以文化的“浓度”推动城市的进位。

  一道蓄力三年的“春晚大餐”,正是城市棋盘上不可或缺的“文化落子”。

  记者 陈醉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2025年上合峰会国际贵宾欢迎宴会

  •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丨非遗迎贵宾 文明共璀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鼓励卫星通信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各行业各领域创新应用。
2025-08-28 09:35
8月2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2025-08-27 09:36
王蜜所在团队养蜗牛的装置和她用指甲油给蜗牛壳做的标记(首次发表,非授权禁止转载)。在中科院地球环境所,针对蜗牛壳体季节尺度研究,副所长晏宏提出的理念是,用空间换时间。
2025-08-27 09:47
8月8日至12日,第十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  近年来,更多养老机器人在家中、社区及养老机构落地应用,从桌面式机器人、轮式底盘型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人机共栖”的智慧养老图景正加速照进现实。
2025-08-27 09:45
作为海洋生物医药研发的特色方向,海洋中药尚不能满足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其开发和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转化环节,郑明月指出,应借鉴“算法开发—标靶确证—临床转化”范式,构建海洋天然产物专属数据库和AI工具。
2025-08-27 09:45
一项近日发表于《应用生理学、营养学与代谢》的研究发现,摄入动物蛋白质食物与更高的死亡风险无关,甚至可能降低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率。论文第一兼通讯作者、加拿大营养策略公司负责人Yanni Papanikolaou表示,“综合这类观察数据与临床研究,很明显,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均有益于健康长寿。
2025-08-27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