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甬派客户端记者 王博 通讯员 周瑾 胡逸兴
打蛋、和面、烘烤、脱模……6月27日下午,宁波市鄞州区社区社会企业服务标准化试点在白鹤街道启动。这是我市在该领域的首次探索。
启动仪式现场,100名小学生集体上劳动课,学习宁式糕点制作、烹饪、陶艺等。在实践导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完成了绿豆糕、金团的制作,有的打包回家给父母送“惊喜”。
这场劳动教育课由社区社会企业承接和组织,旨在通过劳动教育和实践,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并作为强社惠民项目长效运营。
强社惠民是浙江推进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社区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去年以来,社区社会企业崛起。起步初期,社区社会企业不仅质量不高、服务粗糙,还存在资源薄弱、发展乏力、造血能力不足等问题。
宁波有社区751个,社区居民超440万人。“鼓励社区探索成立社区社会企业,发展社区经济,不仅可以改变社区各项费用支出依赖财政的模式,也有助于提升社区托底性服务质效,丰富社区服务供给。”白鹤街道党工委书记陈科达说。
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
去年6月,宁波市首家社区独资社会企业——宁波鄞州区黄鹂悦鸣生活服务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以鹂西走廊闲置空间入股招引项目,做服务、做公益,通过“挣钱办事”来提升社区的自我造血功能。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盘活闲置经营用房25处、场地面积3000平方米,完成营业收入约43万元。
“我们整合各方资源,向居民推出免费理发、陶艺体验等服务,组织文体活动100余场,累计服务居民4000余人次。”该公司负责人、黄鹂社区党委书记王义豪说。前不久,该公司出资翻新了一处200平方米的闲置空间,为老年人打造共享客厅;今年正在运营6间店铺,保守估计全年可增收30万元,进一步提高对5000余户居民的服务质量。
有了黄鹂社区的先行先试,街道内丹凤、紫鹃、孔雀等6个社区也纷纷尝试。截至目前,该街道已涌现社区社会企业7家,推出惠民项目27个,累计实现利润约25万元。作为营收反哺社区的“通道”,7家社区社会企业均已成立社区发展专项基金,在宁波市鄞州区社区发展基金会的基本账户下,设立专项基金科目核算。
其中,紫鹃社区社会企业自主开发“旧物焕新”超市项目,向居民和周边商户募集闲置物品作为货源,售卖所得在年底统一结算后,用于慰问特殊老人和困难群体;贺丞社区社会企业与共建单位宁波市老字号协会合作,推出“非遗共富集市”“非遗技能传承少年班”项目,为社区闲散劳动力创造就业岗位……
如今,社区社会企业惠民成果不断显现。
周宿渡社区社会企业成立半年来,不仅用收益反哺公共设施维修养护,还推出普惠性暑托班,为15个双职工家庭解决孩子“看管难”问题。
“我们有一个小区是无物业管理的老小区。以往,小区保洁费都是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的。今年目标通过多方运营,由社区社会企业赚钱付保洁费。”周宿渡社区党委书记姜琳说。
如何做好社区社会企业?
如何做大做强社区社会企业?记者采访了多位业界人士。
白鹤街道党工委委员黄志利认为,人才是第一要素。“社区社会企业法人多为社区党委书记,既要懂社区治理,也要懂企业管理。我们需要搭建平台,帮助他们学习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同时,考虑到现阶段社区社会企业的工作人员均由社工兼任,也要推出经济创收激励机制,打开职业晋升通道,多措并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黄志利说。
在黄志利等人的推动下,白鹤街道已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商学院共同成立“白鹤街道社区社会企业治理学院”。该学院首期班将面向街社干部开设5门课程,并组织去企业现场学习。
围绕规范化运营,鄞州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张民发表了看法。他认为,社区社会企业运营初期,政府部门要给予法律法规、合规经营指导,也要协助解决运营中遇到的商事问题。
当天下午,《白鹤街道社区社会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试行)》正式发布。该信用评价体系由街道协同人大、审计、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制定,对社区社会企业的业务能力、服务质效和居民满意度等进行量化评价,推动社区社会企业有序参与市场经营、有效参与社区治理。
关于如何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企业,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商学院党委书记马翔表示,社区社会企业应在市场化环境中,确保为民服务的方向不偏航,强化外部资源链接和跨界融合,引导高校双创青年人才参与社区社会企业经营管理,建议以项目合伙方式开发便民惠民项目,提升社区社会企业经营持续性能力,最终反哺社区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