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殿堂级讲座!诺奖得主对话宁大师生!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波> 要闻 > 正文

殿堂级讲座!诺奖得主对话宁大师生!

来源:宁波大学2024-03-18 10:39

 

  3月17日下午

  宁波大学真诚图书馆报告厅

  座无虚席 掌声雷动

  以色列生物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阿龙·切哈诺沃教授

  作客“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第230讲

  围绕“个体化医学的革命”的主题

  为在座师生带来一场

  殿堂级讲座

  现场干货满满 师生收获多多

  校党委书记朱达接待阿龙·切哈诺沃教授一行并致辞。宁波市科协主席刘立群,市委人才办专职副主任朱志勇,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施英,宁波大学副校长戴世勋,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周青,以及来自宁波市金融投资控股集团和同策资本相关负责人出席讲座。来自宁大与宁波高中的师生齐聚一堂,一睹诺奖得主风采,聆听前沿科技,启迪科学智慧。此次讲座也是由浙江省科协指导,宁波市科协与宁波大学共同主办的“科学咖啡馆-对话诺奖”活动。

  朱达在致辞中介绍了阿龙·切哈诺沃教授作为一位伟大科学家主要的学术贡献以及他与中国的独特情缘。朱达认为,与这样的世界顶尖科学家面对面,将会成为宁大学子人生中的美好回忆,对培养科学创新精神大有裨益。朱达指出,一所大学最根本的是追求真理,遵循科学精神。宁波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今后会加大对医学和医疗事业的投入,因为疾病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朱达强调,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最大的梦想,是培养诺贝尔奖得主,对于宁波大学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刘立群在致辞中介绍了 “科学咖啡馆”。“科学咖啡馆”是联合省内高校院所、省级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园区、各类创新平台及相关媒体,搭建以“人”为核心,以“咖啡”为媒介,以“科技”为主题的线上线下结合的专业化、社交型平台。通过不定期举办大师对话、成果发布、科企沙龙、项目路演等活动,同时在线上匹配科技需求信息与协同数据,促进科技专家、企业实体、创投资本在网上对接交流。

  讲座中,阿龙·切哈诺沃教授介绍了他在生物医学研究上的突破,深入浅出地探讨人类、医学和科学的种种疑团,并与现场的听众探讨交流,共话药物发展和应用,展望未来个体化用药发展新趋势。

  “120年前,人类没那么多疾病。为什么现在会有癌症、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症,疾病似乎越来越多了呢?”“所有的疾病都会被治愈吗?人类永葆青春健康的梦想能实现吗?”这是阿龙·切哈诺沃教授在讲座中向大家提出的问题。他说,“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实际上,疾病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息息相关,“我们希望通过新的科学治愈新的疾病,但这同时也促使了新的疾病产生。”在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当下,生物医学也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等得到快速发展。

  “癌症、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120年前,人类平均寿命50岁,现在人类平均寿命延长到85岁。人活得足够久,机体老化出现的一些疾病才被发现。”阿龙·切哈诺沃指出,随着寿命的延长,人类还会出现其他未知的疾病。阿龙·切哈诺沃教授通过梳理医学发展的历程,指出未来医学的方向。“1928年,因实验室器皿发霉,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拯救了成千上万的士兵,100年前的医学重大发现,始于偶然。1970年代到20世纪末,通过疾病建模、收集细胞,在实验室培养大型化合物库来筛选与疾病相匹配的药物,医学得到快速发展。如今,医学进入药物分子层面的研究,也就是通过DNA测序和基因组图谱,不仅可以预测疾病,还能根据个体差异对同类疾病做不同的治疗方案。”阿龙·切哈诺沃教授指出,21世纪的医学,将是个性化(Personalized)、可预测(Predictive)、可预防 (Preventive)和参与医学基于干细胞疗法(Participatory Medicine Stem cell-based therapies)的“4P医学”。

  阿龙·切哈诺沃教授认为,随着对生物医学分子层面的研究深入,一方面科学将揭开疾病的秘密,另一方面人类也面临着包括基因隐私、敏感信息滥用在内的生物伦理学问题。“如果基因测序预测十年后你将罹患某种严重的疾病,你要不要告诉家人?保险公司还能不能为你投保?这是个问题,并不是我来宁波吓你,我只想说科学真的非常强大。”

  阿龙·切哈诺沃教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将重大前沿的科学问题,代入到每个普通人身上,引人深思。

  讲座结束后,宁大学子与阿龙·切哈诺沃教授现场互动交流。关于如何确定科研方向,如何面对科研中的失败等,阿龙·切哈诺沃教授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有益的指导。“科研中,渴求完美是错误的态度,失败才是正常的。”“基础领域的研究不必过于考虑现实应用,跟随直觉,让好奇心驱动你提出问题,解答问题。”“重大发现并不是你认定的,而是你的同行告诉你。我获得诺奖的项目在1970年代完成,直到20年后才发现这是一个重大成果。”……阿龙·切哈诺沃教授的回答给不少致力于科研的学子以方向,现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阿龙·切哈诺沃教授表示他个人长期关注中国的发展,近年来,他经常到访中国,与高校学生与青年学者广泛交流,与中国的科技界建立了密切联系。未来,在“个体化用药”的新纪元,希望能共同努力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朱达代表学校将讲座纪念品、代表浙东文化积淀的“古越青瓷”赠与阿龙·切哈诺沃教授。

  讲座开始前,阿龙·切哈诺沃教授及团队科学家参观了宁波大学校史馆。

  阿龙·切哈诺沃教授寄语宁波大学:在培育新一代中国学术界人才这一重要事业上更上一层楼!

  走近阿龙·切哈诺沃教授

  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国家精准医疗计划负责人,以色列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4年,因发现了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调控机制,阿龙·切哈诺沃与以色列科学家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 Hershko),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Irwin Rose)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丨来源:党委宣传部 科技处

  丨文字:李九伟 王鑫蕊 蔡璐佳 肖佳芹 杨晶晶

  丨摄影:郑俊朋 王语嫣 周晓磊

  丨责任编辑:郭亚男

  丨终审:王湖清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泰国总理佩通坦

  •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声战机轰鸣划破长空,一柄银色利剑直冲天际。此次歼-35A敢于摘掉面纱公之于众,不是因为它不再神秘,而是因为它拥有基于实力、能力、国力上的强军自信与大国自信。
2024-11-15 09:20
我国科学家目前已完成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的载人深潜科考,创造多项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在深渊深海地质、生命与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发现和科考成果。
2024-11-15 09:16
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权。
2024-11-15 09:12
该项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莞磁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2024-11-15 09:12
12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KP12可配装多用途无人机开展灾情监测、空中消防、物资投送、通讯中继等。
2024-11-15 09:11
可满足海洋、减灾、气象等多个行业的业务需求。
2024-11-15 03:20
日前,《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玉米籽粒脱水的分子机制,为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品种的培育奠定重要基础,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
2024-11-15 03:20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2024-11-14 04:55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
2024-11-14 05:05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14 05:05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扎实,农业现代化正向纵深迈进,更需要铆足干劲、再接再厉,大力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024-11-14 04:45
北京大学郭雪峰教授、山东大学李延伟教授和北京大学莫凡洋教授等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在芯片上对开环易位聚合反应的在线调控,实现了单个聚合物的精准合成,有望为聚合物材料精准制造与有机合成领域带来革命性进展。
2024-11-14 04:55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程师认证制度,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形成一个由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主导,由产业部门、企业、院校、工程界和专业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合理分工的治理体系。
2024-11-14 04:55
近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南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2024-11-14 06:10
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发布报告说,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4-11-13 09:47
在刘汉龙指导下,肖杨凭借在微生物加固土体力学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4-11-13 09:46
到点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对标停车、车门站台屏蔽门联动开启……京张高铁在全球第一次实现了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有人值守自动驾驶。
2024-11-13 09:40
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2024年海洋遥感高级培训班日前在海南三亚开班。在11日上午举办的开幕式上,近30位国内外遥感领域知名专家和近60位来自海洋遥感领域优势科研院所与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共同参加活动。
2024-11-13 09:39
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一批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已逐渐形成技术和品牌优势。
2024-11-13 09:40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在1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军工”“中国航天”展台亮相。
2024-11-13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