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最顶配架构、最顶尖资源推进!这台“科创重器”摁下“加速键”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波 > 正文

最顶配架构、最顶尖资源推进!这台“科创重器”摁下“加速键”

来源:中国宁波网2023-02-03 08:32

  中国宁波网记者 时晓竹

  向东是大海,甬江逐浪高。

  新春伊始,宁波“动如脱兔”。短短一周内,就集中安排了一系列重大会议、重要活动,从总体布局上明确了“打造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的任务举措。

  而甬江科创区,正是“一流城市”最显著的标志性工程。

  2月2日上午,这台承载着重大历史使命的“科创重器”隆隆启动——甬江科创区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甬江科创区管委会在会上正式揭牌。

  宁波究竟有多重视科技创新?通过该平台的组织架构,就能看出端倪:

  甬江科创区建设领导小组的组长和第一副组长,分别是市委、市政府的“一把手”,副组长和成员则包括相关市委常委、副市长和各区(县、市)、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今天召开的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主要领导更是一同出席,为甬江科创区点赞、鼓劲、助阵。

  “可以说,我们是以最顶配的架构、最顶尖的资源推进甬江科创区建设!”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说。

  这样的信任、这样的期待,甬江科创区配得上、担得起。

  宁波要“打造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就必须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一“国之大者”上拿出“第一等”的业绩、作出“第一等”的贡献;

  必须以强大的科创引擎为核心,驱动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壮大;

  必须以高能级、广覆盖、强辐射的人才平台体系作为支撑,加快建设人才高地。

  要求越高,挑战越大。这些方面,宁波有基础、有优势,但短板依旧突出。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量、投入强度,高端科教资源、领军科创企业、优质科技服务,都与先进城市有较大差距。”

  “产业集群‘优’的质量、‘强’的能量、‘绿新高’的含量都还有欠缺,特别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工业基础软件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

  “人才结构还有待优化,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偏少,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高能级科研院所、领军型科技企业的支撑。”

  ……

  领导小组会议上,彭佳学深入分析问题。

  甬江科创区正是一把破题的“钥匙”。

  它的发展定位,是“打造立足宁波、服务区域、面向未来的世界一流科创策源中心”。

  有了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源泉”,才能为产业集聚发展送去甘甜雨露,灌溉人才创新创业的肥沃土壤。

  如何用好这把“钥匙”?市委、市政府抛出了四个关键词:

  领先领跑、聚能聚势、大气大美、重构重塑。

  领先领跑,就是要乘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东风,力争形成更多原创性突破、指数级跃升。

  “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

  “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孵化计划。”

  “加紧部署‘科创甬江2035’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更多的理论新突破、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才能不负“策源”定位。

  聚能聚势,就是要推动创新要素的量级和能级上一个大台阶,在最短时间内形成集聚、催化、裂变效应。

  “推动更多科研院所‘国家队’、创新企业‘瞪羚羊’、研发总部‘生力军’到科创区布局。”

  “迅速壮大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等队伍。”

  “全面构建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协同创新体系。”

  “迭代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量变引发质变。高端企业、优质人才的迅速积累,将推动甬江科创区发展品质的显著跃升。

  大气大美,就是要呈现精致大气、时尚大方、全域大美的气质和形象。

  甬江科创区不只是纯粹的科创平台。在这里,两条山脉连绵、一江东汇大海,特色文化遗存丰厚,完全有条件成为宁波大都市最有标识度、最具时尚感、最为现代化的魅力片区。

  “让科创区展现独树一帜的风貌、独具魅力的美感!”

  “为创新火花迸发、创造灵感激荡营造一流的环境!”

  “让数字生活、未来场景在科创区精彩呈现!”

  以大科创牵引大都市、塑造大气魄,宁波的“城市新封面”“形象金名片”呼之欲出。

  重构重塑,就是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让甬江科创区成为“深水区”改革攻坚的“试验田”。

  首席科学家、青年科学家、校企高层次人才,支持保障的政策将不断迭代完善;

  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宁波全力造“标杆”、争“最优”;

  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的牵引下,把甬江科创区“最好空间留给最核心功能”,全面提升空间、功能集约化水平;

  作为市委、市政府“一盘棋”打造的重大平台,甬江科创区将依托自身体制改革的“先天优势”,在“试验田”里种出更多“创新果”。

  大手笔规划、大格局推进,甬江科创区的建设已全面铺开。

  下非常之功、成非凡之业,全市上下齐心共建已汇聚成势。

  “在东海之滨、甬江之畔造就一个世界一流的科创区,为宁波打造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提供最坚实的支撑。”这是市委、市政府的未来展望,也是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贵州金仁桐高速桐梓河特大桥开始荷载试验

  • 广西东兴:一根琴弦奏百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以党建引领学校事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把党支部建在科技前沿一线、建在国家重大需求一线、建在青年成长一线。
2024-08-23 03:50
系我国通信与信息领域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4-08-23 03:50
宇宙诞生之初,物质和反物质的性质应该是对称的、数量应该是等量的。但现在的宇宙,却难以找到反物质。
2024-08-23 03:50
文化数字化作为数字技术与文化资源相结合的产物,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文化现代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2024-08-23 03:50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21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幕,大会以“共育新质生产力 共享智能新未来”为主题,通过推动全球机器人科技与产业的发展,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2024-08-23 03:50
1980年,山东大学原校长、著名数学家潘承洞与同为数学家的胞弟潘承彪共同出版专著《哥德巴赫猜想》,全面总结了哥德巴赫猜想自1742年提出之后的研究发展,特别是近60多年来的最新成就。
2024-08-22 10:25
本次博览会深化“机器人+”应用场景展示。27款人形机器人进行了整机展示,数量创历届之最。2024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也会同期举行。来自全球的观众可进入机器人世界,开启沉浸式游览体验。
2024-08-22 10:23
这里就是武威重离子中心,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就安放于此。
2024-08-22 10:21
今年以来,在科技创新领域,巾帼有为的故事不断上演,激励着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科技强国中更好发挥“半边天”作用。
2024-08-22 10:16
这些超重元素的性质可能会揭示更多关于在大规模天体物理现象中产生的原始元素的信息。研究这类奇特物质可能有助于科学家理解我们周围自然存在的、更为典型的物质。
2024-08-22 10:15
中部地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市场潜力。
2024-08-22 10:11
十年树木,聚木成林。那么,什么样的树林才能被称为“森林”?
2024-08-21 10:13
8月1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海底隧道盾构机“深江1号”完成3590米既定掘进任务,顺利抵达珠江口水域海平面下106米,创下中国大盾构水下掘进最深纪录,也是世界高铁盾构隧道掘进的最深海底纪录。
2024-08-21 10:09
近日,青海格尔木60兆瓦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压缩机组在辽宁营口下线,这是世界最大规模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压缩机组。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液态空气储能领域发电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模世界最大的示范项目。
2024-08-21 03:10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
2024-08-21 03:10
记者近日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付新华教授团队与湖北大学李代芹教授、张士昶副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某些蜘蛛能够操控并利用萤火虫发光信号,进而诱捕更多萤火虫。
2024-08-21 03:10

中国一重水压机锻造厂党总支通过党建工作引领,产能、效率、质量等多方面均得到提升,实现核电产品“零废品”目标,设备完好率97.5%以上。

2024-08-20 10:19
19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潜航员傅文韬、赵晟娅以及来自哥伦比亚的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第2潜次作业,这是“蛟龙号”首次搭载外国科学家下潜作业。
2024-08-20 10:10
本期,我们组织老师、学生讲述亲历,并结合记者调查、专家视点,为以科学评价助力科学育人汇聚智慧、提供启发。
2024-08-20 10:08
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负责人张建国说,从项目成果鉴定到产业成果推广,中试基地按照“政府主投+公司主管”建设运营模式,为源头创新顺利走向产业化,解决了堵点卡点问题。
2024-08-20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