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记者 方益波
科研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记者最近在浙江省宁波市调研时发现,有不少企业在科研领域持续加大投入,重视科研人才的引进、培养,研发了一批国际领先的技术,破除“卡脖子”瓶颈的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开拓了新路。
在余姚的宁波中意生态园领克汽车全球质量中心,机器人完成自动冲压、焊接、涂装、装配等生产工艺。资料照片
搞科研不急于短期回报
在宁波慈溪市一个不起眼的厂区,宁波健信核磁技术有限公司用了7年时间,投入上亿元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率先研发成功“1.5T无液氦超导磁体系统”,该技术获浙江2021年国际首台(套)装备认定,成为宁波市首个国际首台(套)产品。
超导磁体是核磁共振仪的核心零部件,约占整机成本的60%。此前,超导磁体方面技术一直被国际巨头垄断。公司总经理姚海锋说,随着无液氦时代的到来,核磁共振仪将迎来“全新换代”。新装备的应用将使磁共振检查变得越来越便宜、越来越方便,摆脱了对液氦的依赖,解决“卡脖子”问题。
健信的斜对面是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的厂房,是中国最顶尖的密封件国家级“单项冠军”,多年来成功研制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攻克了由国外垄断几十年的技术禁区。“锲而不舍靠的是对自身技术实力的信心,以及突破技术垄断的勇气和志气。”公司董事长励行根说。
健信公司和天生公司都曾经多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慈溪的民营企业已连续10多年获得国家科技大奖。近日,慈溪入选科技部公布的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据统计,慈溪企业研发机构达400多家,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突破9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7.48%。
有些企业家会觉得拥有多少人脉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但是健信和天生的董事长都对记者说,自己做企业这么多年,最大的资源就是认识了很多教授、院士等科学家。
健信公司董事长许建益说,企业做科研一定不能急于短期回报,一些受资本控制的企业要快速回收投资,还要利润报表“好看”,一些科研机构也静不下心来,着急搞创收,这都不是长远之计。
建立在资源禀赋之上的普遍自觉
在宁波,企业热爱实业,政府重视实业。坚定不移锻强硬核实力,把壮大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深耕科研,创新驱动,是建立在资源禀赋之上的普遍自觉。
日前,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的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在宁波市鄞州区落地,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成为重要的纯品高容量硅基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基地。该项目所在的土地原本是住宅用地,鄞州区在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中将其调整为工业用地。
宁波将制造业视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民营制造企业多达12万家,规上工业企业中80%都是民营企业。宁波2021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6997.2亿元,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9%。其中人工智能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均超过16%。工信部公布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中,宁波达到63家,居全国首位。
宁波市委认为,如果说实体经济是服务“国之大者”、实现争先进位最大的底气,那么创新驱动就是闯关突围、厚植优势最紧迫的考题。
在航天领域深空探测装备的关键系统里,在“深海生命线”大长度海洋脐带缆领域,很多高精尖阵地上,都有“宁波制造”的尖兵在突进。
在宁波曙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内,研发人员对航天产品进行数据测试。(丁继敏 摄)
近年来,宁波聚力打造高水平创新策源地,推进数字化改革,启动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推出“5G+智慧港口”“耕地智保”等一批管用好用的场景应用。累计引进高能级产业技术研究院70多家,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强院强所能级不断提升,甬江科创区、甬江实验室、甬江理工大学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正加快建设。
很多企业和高校共建实验室、研究院。宁波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达到3300个。位于海曙区的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由国内顶尖自动化控制专家掌舵,在工业信息安全、工业大数据、智能制造、机器人等领域开展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和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出一系列重要成果。
让技术人才“有甜头、有奔头”
宁波鼓励企业科研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企业重塑着“精神”和“气质”,这也让宁波企业的技术人才干事创业感到“有甜头、有奔头”。
宁波曙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新材料的宁波“单项冠军”培育企业。自主研制开发的主营产品有复合材料铁路构件、空气净化器、透波材料、多频谱伪装器材、航空航天新材料等。“90后”“80后”“70后”的三代科研人,在这里专心致志深耕“技术无人区”。
“95后”洪锦放2020年硕士毕业后,出于对“小巨人”企业前景的看好,进入曙翔公司工作。“新材料研发需要‘十年磨一剑’,我参与的项目虽已在试制阶段,但仍要经历一段沉寂期,在此期间还要顶住发论文、评职称、出成果的压力。”
但他觉得,在薪酬体系、业绩考核等方面,他们企业的激励机制更为灵活创新。“鼓励了年轻的技术员甘坐‘冷板凳’、敢啃‘硬骨头’。”
从国防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的“80后”顾喜双,办公室内有一面由20多张证书组成的“专利墙”。指着一款“不起眼”的铁路垫板,顾喜双介绍道:“我参与设计的这款产品能使垫板低温静刚度变化率从20%降到7%,让铁轨在严寒与常温下状态基本保持一致。以前此类产品要从国外进口,如今我们的产品使整个行业的标准都提升了。”
顾喜双说:“相较于科研院所,企业科研更灵活高效,项目周期短、市场反应快、成果转化率高。我要把学问做在车间里,助力更多科研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毕业的“70后”张雄军认为,在科技创新版图中,民营企业也是重要力量。“我供职的曙翔有投资2亿元建设的光电实验室等高新技术平台,先进的研发设备与丰富的技术积累,能让产业化想法得到快速‘孵化’。”
在晋升方面,企业为科研人员打破传统职称、资历的束缚,突出实绩与能力。“为留住人才、激发活力,公司设置了多条平行成长‘赛道’,选择更多元。”已走上技术管理岗位的张雄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