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与时间赛跑!宁波抢抓RCEP新机遇助12亿美元项目"走出去"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波> 要闻 > 正文

与时间赛跑!宁波抢抓RCEP新机遇助12亿美元项目"走出去"

来源:央广网2022-08-28 21:17

  央广网宁波8月28日消息(记者 刘欣莹 通讯员 单玉紫枫)从“走投无路”发出求救信,到宁波市发改委成立项目专班,2天;从国家发改委为该企业召开专题视频会,到拿到《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1个多月;从完成外汇登记,到首笔资金1亿美元汇入印尼项目账户,不到1周。

  12亿美元,这笔宁波史上最大的境外投资之一,一路开山劈岭。8月27日,看着太平洋岛上的实时施工视频,宁波力勤资源董事长蔡建勇百感交集:原来从决定求助的那一刻起,故事结局已然写就!

  一个12亿美元级的重大平台,一个对RCEP区域乃至全球镍钴产业链将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项目,一次与时间赛跑的境外投资,成为当下宁波践行“五问五破,五比五先”行动的最好注脚。

  由于资源禀赋、产业链完善程度等种种因素,全球主要增量镍项目集中在印尼。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镍消耗国,镍矿大量依赖进口。宁波力勤资源是中国最大的镍矿贸易商,2020年,其市场份额在全国占比27.3%。

  当最大的贸易商遇见最大的资源,合作开发显然是最明智的选择。

  此前,力勤和印尼伙伴合资建设的一期镍钴项目投产,获评浙江省“一带一路”重大建设项目,同时入选印尼国家战略投资项目。今年1月,企业再接再厉,启动ONC项目。项目总投资12亿美元,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能力。

  然而,就在力勤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时,却一脚“踢到了钢板”——根据《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以上境外投资项目须在国家发改委备案。而由于境外项目涉及投资安全,国家把关较为严格,需反复论证,“慎之又慎”。

  此时在印尼,施工队伍、相关设备均已就绪。如果资金出不去,企业将面临大量的违约责任。甚至每耽搁一天,经营压力与合规风险就增加一分。

  4月21日,力勤向宁波市政府发出了一封紧急求救信。

与时间赛跑!宁波抢抓RCEP新机遇助12亿美元项目

  部分投产项目,将印尼的夜晚点缀得灯光璀璨(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转折,由此而来。

  2天后,力勤宁波总部迎来一群“不速之客”。一个名为“ONC项目”的工作专班登门拜访。

  蔡建勇这才知道,接到求助后,宁波市发改委立即成立由“一把手”挂帅、相关业务处室协同推进的“ONC项目”工作专班。上门摸底,就是服务的第一步。

  而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工作专班正与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反复沟通,了解备案受阻原因,破解信息不对称。短短一个月,专班与国家发改委进行了数十次汇报对接,逐一摸清问题症结,并据此梳理数十个重点关注事项,“一对一”辅导企业完善备案材料。

  一步步走出盲区,一个个消除堵点,蔡建勇一颗悬着的心,终于稍稍定了一些。

  5月25日,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召集宁波市发改委、力勤公司,举行三方专题视频会议。

  外派人员怎么轮岗?防疫措施如何保障?投资风险怎么应对?……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企业显然胸有成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答复,得到外资司充分认同,备案进程获得明显转机。

  事后,国家发改委根据企业提供的完整情况说明,于7月20日下达《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

  “国家发改委为单个企业召开专题会,据我所知在宁波应该是第一次!”宁波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欣慰地说,或许对方也不会想到,在当事企业“脱胎换骨”的背后,是一个庞大团队的通力协作。

  然而,“接力棒”还在传递。

  原来,国家发改委备案后,还需到商务部、外管局备案,才可进行银行登记、款项汇出。

  宁波市商务局立即无缝接档,协调相关主管部门,8月9日拿到商务部批复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紧接着,外管局备案、银行登记等等流程一气呵成。8月15日,首笔资金1亿美元汇入印尼账户。

  如今,“最难”的日子已经过去,蔡建勇侃侃谈起自己的收获与期盼。“公司刚发布最新的招聘公告,生产部、施工管理部、码头运营中心等9大部门提供超过200个岗位,希望补充人才力量,抢抓工程进度,争取早日投产。”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救援队伍完成缅甸地震救援任务启程回国

  • 三峡水库实施保春灌补水调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业内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变,离不开一批批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其中有个闪亮的名字,人们不会忘记——“中国长绒棉之父”陈顺理。
2025-04-09 09:54
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团队研制了世界首套双光束原位透射红外光谱,在催化反应中发现了新机制。
2025-04-09 09:54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HBimmCue,实现了对线粒体内膜环境的高分辨率、高亮度动态观测。
2025-04-09 09:53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2013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在大滩镇小北沟村荒山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2025-04-09 09:53
润滑材料在飞机的诸多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发动机、起落架、舱门、尾翼,以及液压系统等部位都离不开高性能润滑材料的支持。为我国一款重要飞行器研制高性能润滑剂是乔旦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而她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04-09 09:50
啃下硬骨头的不是蛮力,而是创新力,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是突破极限的关键驱动力 如今,在无垠大海,在广袤荒漠,能源装备今非昔比,能源技术突飞猛进,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更有底气。
2025-04-09 09:47
打开手机刷短视频、通勤路上听播客、睡觉前追微短剧……网络视听已如空气一般,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刻。加强对低俗、恶俗、违法内容的监管,严厉打击版权侵权行为,为创作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创作环境。
2025-04-09 09:46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推动跨学科、跨地区、产学研协同攻关,凝聚农业科技创新合力,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协同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2025-04-09 09:44
清明时节,浙江杭州、福建武夷山等地的春茶采摘进入旺季。 在不断拓展下沉寄递服务网络的同时,快递企业还持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加大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2025-04-08 10:03
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区农机与电动装备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机器采收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
2025-04-08 10:03
当前意识研究主要聚焦于在大脑皮层中寻找意识体验的神经相关物,但对脑深部皮层下结构的研究较少(如丘脑)。
2025-04-08 10:01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规划遵循世界农业强国建设规律,立足我国国情农情,对农业农村发展谋篇布局。
2025-04-08 09:57
活动中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4.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5.6‰。
2025-04-08 09:54
在养老服务领域,智能机器人能帮助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目前,一些企业研发的机器人不仅能够帮助老人取快递,还能把老人抱到轮椅上、搀扶老人走路等等,可大大减轻照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2025-04-07 10:03
长江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孕育着超过4300种水生生物,形成了独特且复杂的生态系统。长江生态系统在国土空间生态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2025-04-07 09:56
伴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企业人才需求更加旺盛:算法架构师、硬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岗位细分,体现着行业对人才的多元期待。对用人企业来说,把竞得人才作为起点,将人才与研发生产流程精准匹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发展方能更上台阶。
2025-04-07 09:49
近年来,我国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持续涌现。从科研产出看,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等前沿领域,近年来,我国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持续涌现。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建立期刊影响力和信誉,形成成熟的运行管理、传播的模式,这些都需要长期积累。
2025-04-07 09:46
武汉兰丁智能医学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员正运用AI工作站和机器人工作站进行宫颈癌样本扫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张伟男看来,AI与其他领域或学科的结合主要面临三重挑战。
2025-04-07 09:40
尽管AI能一键生成完整的运动方案,涵盖从热身到放松的全部阶段,但在细化到每个动作时,使用者很难完全按照标准执行。
2025-04-03 02:35
在数字经济浪潮推动下,职业教育正通过数字技术革新突破传统边界。
2025-04-03 02: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