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宁波多地教育局发布“劳动清单”!来看看你家孩子达标吗?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波> 要闻 > 正文

宁波多地教育局发布“劳动清单”!来看看你家孩子达标吗?

来源:甬上2022-05-10 14:55

  五一小长假刚结束,一条关于劳动的话题“如何看待中小学生要学做饭”就冲上了微博热搜,之后,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和北仑区教育局相继公布了“一至九年级劳动教育任务清单”和中小学生要掌握的“99项劳动技能”,让“劳动”持续成为五月的热词。对于这一“任务清单”,你家孩子能达标吗?今年秋天将开始的新的劳动课,将会怎么开展呢?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劳动将成独立的一门课程

  每周不少于一课时

  “如何看待中小学生要学做饭”冲上了微博热搜一事,还得从上个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说起。在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并细化了实施要求。也就是说,从今年秋天开始,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根据新的课程方案,劳动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主要内容有:

  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4个任务群;

  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4个任务群;

  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2个任务群。

  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可结合实际,在不同学段自主选择确定任务群的学习数量。“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海曙和北仑公布“劳动任务清单”

  劳动难度逐年递进

  近日,海曙和北仑两地教育局分别出台了“一至九年级劳动教育任务清单”和“中小学生要掌握的99项劳动技能”。以海曙版“任务清单”为例,一起来看看,你家孩子能不能达标:

  海曙区教育局教研室劳动教研员陈振总介绍,清单中的劳动项目供各校参考,全区中小学校可以结合各校实际条件,基于校情学情,制定校本劳动教育清单,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清单中的劳动项目分‘必达’和‘选达’两部分,考虑到了不同学段的侧重和衔接,避免简单重复,劳动教育同样不能增加学生负担,同时也要避免劳动形式化。我们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让学生养成劳动的习惯和品质。”

  《宁波市北仑区劳动教育实践手册》中,规定了学生在中小学期间需要掌握的99项劳动技能,内容和海曙区的“任务清单”大同小异,99项技能中,既包含了收纳、浣洗、整理、清洁、烹饪等常规的劳动项目,也融入了预定酒店、教祖辈使用电子设备等富有现代特色的“新型技能”。“我们在制定这一手册时,充分考虑了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了难度递进的阶梯式设计,努力让学生在每个学期、每个年级都能够熟练地掌握几项劳动技能,在学习劳动技能的过程中学会独立自主。”北仑区教育局团工委书记史科贻说。

  让孩子学做饭,家长普遍叫好

  支持声中也有一些担心

  在微博话题“如何看待中小学生要学做饭”中,绝大多数网友对劳动教育鼓掌叫好:

  “太应该了,现在一堆孩子就知道写作业,一点生活技能都没有。”

  “早应该这样!以前我奶奶就要求家里的孩子到了7岁就要学会煮饭,学校也会有野炊活动,当时并没有觉得累,反而觉得很有意思。”

  “上完数学之后,下一节课就是去做饭,也挺新鲜的,孩子们会喜欢。”

  “太支持了,我妹高一,啥都不会,燃气炉都不敢开!”

  “这不就是我小时候的梦想嘛,以前一直都想不通为什么学校不教做饭。”

  “我觉得挺好的,爸爸妈妈前期一定教好开火的注意事项、刀具使用这些安全问题,先从旁协助一段时间,多鼓励呀。”

  “挺好的,有的孩子五六年级了都不会扫地。”

  ……

  在一片点赞声中,也有家长表示了担心:

  “做菜在学校里不好操作啊,这怎么教?最后还是得靠家长。”

  “学点生存技能很有必要,但愿别流于形式,要真正重视!”

  “这课程一定要在学校完成,别让家长在家教然后拍照上传到班级群,谢谢。”

  “是可以有,但是不要录视频打卡。”

  “可以在学校里操作不?我估计好多学校都难以具备条件。千万不要到最后沦为纸上谈兵。”

  对此,教研员陈振总认为,海曙版劳动教育分“日常生活劳动清单”和“学校劳动教育清单”两类,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比如烹饪等,确实离不开家长的协同,就像一年级小朋友要学会穿衣服、系鞋带一样,家长也需要在家里教孩子从小学会洗水果、煮面条、洗碗筷等,家长有义务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每个学校的条件不一样,有条件的学校可能也会在劳动课上教烹饪,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劳动能力进行加强”。至于有家长担心的“拍照上传打卡”等,陈振总认为这是对劳动教育的一种“矮化”,“班级群里打卡也罢,朋友圈里晒也罢,这些都不是目的。让孩子学会炒菜做饭、收纳整理,为的是让孩子具备这些劳动能力,学会生活处理和独立,这会让孩子终身受益。劳动课和其它学科不一样,孩子们在出力流汗的动手实践中,会磨炼意志,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品德。家长在亲子陪伴中,不妨加入一些家务劳动的内容。”

  事实上,我们身边也有家长很善于培养勤快的孩子。

  “我们家老大平常承包了家里的洗碗任务,老二配合收碗筷。”陈先生的两个孩子都在宁波东海实验学校上学,女儿今年读九年级,儿子读四年级,姐弟俩在家里都很勤快。

  那陈先生是怎么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呢?“孩子一年级时,我去学校开家长会,老师在这方面就有要求。我记得当时老师要求一年级孩子要学会剪指甲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要学会整理书包。”陈先生说,就是因为从小引导,家里两个孩子的劳动技能随着年级逐年升高,“姐弟俩一开始做家务时就像做作业,觉得是完成爸爸妈妈和老师的任务。我们就采取激励机制,多表扬鼓励他们,孩子的积极性挺高,渐渐地就养成了日常生活的劳动习惯。”

  有意思的是,孩子们在劳动过程中常常能感受到乐趣。现在,姐姐比较喜欢扫地,弟弟喜欢烧菜,“弟弟爱吃荷包蛋,常常煎荷包蛋的他还学会了颠勺,很有成就感。”姐弟俩有大致的分工,常常有商有量地一起帮妈妈做家务。

  “作为家长,我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善于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让生活健康舒适,所以从小引导他们学各种劳动技能是非常必要的。”陈先生表示,对孩子从小进行劳动教育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比如,女儿在八年级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次活动,“是去北仑职高研学,接触到了茶艺,孩子回来后就和我们说,还在家里试着学茶艺,我就觉得非常好,提升了生活情趣。”

  各校如何教“劳动”

  这些做法已在开展

  那么,学校方面又将如何落实这些劳动技能的教学呢?

  海曙区古林镇中心小学在校内校外有两块劳动实践基地,眼下长势良好的辣椒、番茄、土豆、茄子等,都是同学们在今年3月的春耕活动中参与种植的。该校高年级的每个班,都能分到一小块的专属农田,同学们在这里可以参与翻地、播种、养护、收割等农作物成长的全过程。此外,学校还有菌菇种植研究院、生菜全自动灌溉屋等。“同学们在春耕中流汗、出力,手磨起了泡、磨破了皮,这比老师讲一百句‘粒粒皆辛苦’还有用。”副校长赵丽尔说,“接下去,学校的厨艺课程也将上线,让每个学生从易到难,一学期学做一至两道菜,整个小学阶段可以学会做10多道菜。我们还计划着,秋收的时候带孩子们去割稻做米食,冬藏的时候学做腌咸菜。”

  北仑区长江小学近日举行了一场劳动技能比赛:六年级学生换被套、四年级学生蒸蛋羹、三年级学生擦皮鞋……同学们争分夺秒、各展身手。该校于两年前开始每学期举行劳动技能过关考试。一般是在学期初,学校德育处结合《劳动》教材梳理出一学期的劳动任务清单,不同年级有不同的技能要求,有计划地教授和练习,并抽取一项作为过关考试内容。

  “前几年,我们发现家长普遍关心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而孩子们的劳动技能却是缺失的。作为教育人,大家都意识到劳动教育非常有必要,所以就尝试着在思政课中教孩子们劳动技能,并逐渐完善形成了劳动课程。”校长沈佩峰介绍,学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孩子们不能仅仅是学习学科知识,‘唯分数论’的评价是狭隘的。“从长远看,劳动是人生必备的技能之一,学会劳动不仅仅是生活自理,更可以让生活更为美好幸福。”沈校长认为,新课程改革从之前的“以人为本”发展为“育人为本”,是教育理念一个质的飞跃,“让教育更为温润,教育是个静待花开的过程。”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更多的是抛砖引玉,需要家长认同这个价值理念,家校协作一起开展劳动教育。”沈佩峰说,“一般我们都会在学期初,将本学期孩子们必学的劳动技能告知家长,学校也会有老师进行教授,周末布置相应的劳动作业。而这些技能其实都是日常生活中要用到的,家长就要给孩子们应用的机会,孩子们在收获劳动技能、提升劳动情感的同时,也是弘扬勤劳爱家的优良家风。”

  沈校长认为,目前开展的劳动教育是第一步,未来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掘,比如如何进行跨学科开展?如何在单项技能中进一步拓展延伸?如何在劳动教育中挖掘培养学生更多的核心素养?“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实践探索的”。

  据悉,北仑区的“劳动99技”将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内容,各校将利用日常的劳动课、课后服务时间、校内外劳动实践活动、劳动周活动、学校特色劳动项目活动等载体,发挥班主任、专兼职劳动教师和社会力量,对同学们进行技能教授,并引导同学们在校、在家进行练习,最终能够熟练自主地运用清单规定的劳动技能。

  海曙区各中小学将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同时,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探索劳动教育与课后托管、文明校园建设、社区志愿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振兴、研学实践等相融合,做好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学科融合等系统设计。

  至于大家关心的劳动教育的评价,将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比如,从学生的平时表现、年(学)段综合考评、劳动素养监测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又如,通过劳动技能比赛,评选“劳动小能手”等。总之,以评价为导向,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劳动技能,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记者俞素梅 李臻 通讯员 李晨 杨阳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泰国总理佩通坦

  •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声战机轰鸣划破长空,一柄银色利剑直冲天际。此次歼-35A敢于摘掉面纱公之于众,不是因为它不再神秘,而是因为它拥有基于实力、能力、国力上的强军自信与大国自信。
2024-11-15 09:20
我国科学家目前已完成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的载人深潜科考,创造多项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在深渊深海地质、生命与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发现和科考成果。
2024-11-15 09:16
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权。
2024-11-15 09:12
该项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莞磁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2024-11-15 09:12
12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KP12可配装多用途无人机开展灾情监测、空中消防、物资投送、通讯中继等。
2024-11-15 09:11
可满足海洋、减灾、气象等多个行业的业务需求。
2024-11-15 03:20
日前,《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玉米籽粒脱水的分子机制,为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品种的培育奠定重要基础,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
2024-11-15 03:20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2024-11-14 04:55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
2024-11-14 05:05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14 05:05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扎实,农业现代化正向纵深迈进,更需要铆足干劲、再接再厉,大力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024-11-14 04:45
北京大学郭雪峰教授、山东大学李延伟教授和北京大学莫凡洋教授等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在芯片上对开环易位聚合反应的在线调控,实现了单个聚合物的精准合成,有望为聚合物材料精准制造与有机合成领域带来革命性进展。
2024-11-14 04:55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程师认证制度,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形成一个由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主导,由产业部门、企业、院校、工程界和专业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合理分工的治理体系。
2024-11-14 04:55
近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南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2024-11-14 06:10
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发布报告说,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4-11-13 09:47
在刘汉龙指导下,肖杨凭借在微生物加固土体力学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4-11-13 09:46
到点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对标停车、车门站台屏蔽门联动开启……京张高铁在全球第一次实现了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有人值守自动驾驶。
2024-11-13 09:40
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2024年海洋遥感高级培训班日前在海南三亚开班。在11日上午举办的开幕式上,近30位国内外遥感领域知名专家和近60位来自海洋遥感领域优势科研院所与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共同参加活动。
2024-11-13 09:39
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一批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已逐渐形成技术和品牌优势。
2024-11-13 09:40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在1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军工”“中国航天”展台亮相。
2024-11-13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