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美与共:千年瓷都景德镇连接世界180余座城市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西> 要闻 > 正文

美美与共:千年瓷都景德镇连接世界180余座城市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2025-10-20 15:34

  新华社南昌10月19日电 题:美美与共:千年瓷都景德镇连接世界180余座城市

  新华社记者赖星、陈毓珊、陈璞

  “行于九域,施及外洋。”这句古语描绘的,正是景德镇跨越千年的开放品格。而今,这座窑火千年不熄的城市,正以崭新姿态延续着与世界的对话。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到今日文明对话的闪亮名片,瓷器始终是联结东西方的文化使者。

  十月的景德镇,迎来了一场跨越山海的思想交汇。“世界市长对话·景德镇暨2025景德镇论坛”在此开幕,来自意大利、韩国、土耳其、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市长、城市代表及海内外文化界、商界代表等35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瓷耀千年、融通四海”展开深度对话。

美美与共:千年瓷都景德镇连接世界180余座城市

  10月19日拍摄的“世界市长对话·景德镇暨2025景德镇论坛”现场。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据了解,景德镇已与全球72个国家、180多座城市建立友好联系,陶瓷产品远销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来自5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在此常驻创作,数千名海外陶艺家和设计师如“候鸟”般在此栖居,让景德镇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活现场。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文明因多样而精彩,发展因开放而蓬勃,城市间的理解与合作因此显得尤为珍贵。

  友城关系的建立,往往始于文化的共鸣。2021年,土耳其“瓷都”伊兹尼克与景德镇正式结为友好城市。伊兹尼克市市长卡根·穆罕默德·乌斯塔表示:“两座城市持续将丰厚的历史积淀、文化遗产与艺术精髓传递至当代世界,既传承传统又启迪新生代。”他认为,基于共同文化遗产的情感联结,为更深层次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俄罗斯戈罗杰茨市行政长官穆德诺夫·亚历山大·尤里耶维奇表示,在当今世界,缺乏国际交流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发展,深入研析合作双方的经济与文化特点,能够发掘出惠及彼此的新项目。

  对于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市的代表而言,景德镇的独特魅力在于其可触摸、可参与的文化体验。这里不仅是商贸中心,更是全球游客感受陶瓷制作全过程、参与艺术创作的目的地。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市议会副议长努尔巴耶夫·尼亚兹别克认为,全球游客可在此“触摸活态历史”。

美美与共:千年瓷都景德镇连接世界180余座城市

  10月18日,嘉宾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过去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法国陶艺家鲍里斯·格里索一直在中国找寻灵感。他用双手触摸中国的瓷土,将其重塑为一件已有约2000年历史的法国传统乐器,并注入“龙”的文化元素,在泥与火之中展现东西方交融之美。

  “我愿意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接口。”鲍里斯说,“接下来我将去宜兴、龙泉等同样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印记的地方旅行,当然我也期待回到这里。”

  “陶瓷对地方文旅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意大利蒙特卢波菲奥伦蒂诺市市长西蒙·隆迪说,“蒙特卢波菲奥伦蒂诺市是离佛罗伦萨很近的一个陶瓷工业小城,我们希望以陶瓷为媒,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把古老的陶瓷产业进一步弘扬开发,焕发新的时代魅力。”

  这些国际视野与景德镇的探索实践不谋而合。景德镇市市长陈克龙介绍,如今的景德镇,瓷业遗址、作坊里弄遍布全城,被誉为“世界陶瓷文化遗产样本区”。在这里,保护与创新并行不悖。

  在与会学者和国际城市治理者们看来,景德镇已超越地理概念的范畴,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它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也昭示着文明互鉴的当代意义。一炉窑火,烧出了千年瓷都的辉煌历史;一件瓷器,串联起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景德镇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的胸怀,继续书写着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画好“同心圆”,汇聚发展“向心力”

  • 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闭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农业保险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守护农民“钱袋子”?
2025-10-20 09:55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熊宇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科研团队,成功创制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这一方法具备广泛普适性,可制备包含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高熵合金。
2025-10-20 09:51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
2025-10-20 09: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
2025-10-20 09:43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
2025-10-20 09:41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