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钟剑桥 通讯员肖普伟、谢良)在泰和县草坪村有一个四代从军的家庭,父亲、本人、儿子和孙子,一代人紧跟一代人的步伐,在从军报国之路上接力前行,“保家卫国、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信念在这个“光荣之家”一代代赓续传承。今天,让我们追寻历史,感受97岁老兵陈全喜家庭的四代从军故事。
父亲:陈安桂烈士——长征途中,壮烈牺牲
陈安桂烈士是陈全喜的父亲。1907年出生,1931年在兴国县龙口乡参加红军,是红军补充师的班长,在红军长征途中壮烈牺牲。
命运多舛,自强不息:陈全喜——接过钢枪,保家卫国
陈全喜,1927年出生,父亲牺牲后,母亲改嫁到泰和。于是,陈全喜流浪至泰和县草坪村与寡居叔父陈安彬生活。童年时期,给地主家放牛为生,居住在土地庙中、吃百家饭长大。
1951年,陈全喜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参军来到中南军区后勤军需部,后来到某部当了一名步兵机枪手。当年,朝鲜半岛战火纷飞,部队备战训练十分艰苦。他回忆,当时大家只有一个念头,练好本领,上战场保家卫国。可就在陈全喜所在部队要跨过鸭绿江之际,朝鲜停战协定签订。该部队把一只跨过了鸭绿江的“脚”收了回来。后来,陈全喜当过班长,在部队扎扎实实干了五年。
退伍后,他被安排在当时的仓岭乡(现为泰和县沿溪镇)工作,并且兼任草坪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33年。1961年,他响应党的“大办农业”号召,在村里参加农业生产,带领群众大力发展油菜生产,不但解决了全大队社员的吃油问题,而且将生产的油上交国家,支援国家建设。1964年,江西省农业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陈全喜作了题为“生产更多油脂,支援国家建设”的典型发言。
谈到这些,陈全喜把荣誉归结于部队对自己的培养。他说:“我从军后才改变命运,识字明理、强身健体、训练作战,并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要用一辈子去还党的恩情,要永远给党和人民做一个勤务员。”
峥嵘岁月随风去,红色家风永传承。陈全喜在家庭生活最艰难困苦的时期,都努力让儿女有书读,鼓励儿女读书当兵,或成为勤劳的农民。同时,陈全喜也十分关心家乡的学校建设和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情况。去年,他把自己省吃俭用的10万元捐给沿溪镇百万教育基金。
儿子:陈孝军、陈孝银——子承父志,踊跃参军
陈孝银、陈孝军在部队服役期间苦练军事技能,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演习和抗洪抢险中表现优异,先后立个人三等功。转业后,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继续当好人民的公仆。
陈孝银1979年12月入伍,先后任士兵,班长,排长,连长,南昌陆军学院副营职、正营职教员。1998年转业到南昌市供电局工作;2009年任南昌市供电局通源实业总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通源总公司塑业公司董事长,现已退休。
陈孝军1992年12月入伍,先后任士兵,侦察班长,1995年考入南昌陆军学院,毕业后回原部队任侦察排长,副连长等职务。在部队期间,军事素质优异,两次立三等功,多次受嘉奖。2006年12月转业,现为泰和县人民法院一级法官、执行局副局长。他始终保持军人本色,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心怀民众、善意文明执法,得到群众好评。
孙子:陈友志、陈轲、陈威——投身军营,淬火成钢
在红色家风熏陶下,陈全喜的孙辈们从小就埋下了参军报国的种子,梦想到火热军营建功立业。五位孙子中有三位已经当过兵,还有两位刚考上省重点高中的孙子也立志报考军校。陈友志,2002年入伍,退伍后在深圳创业;陈轲,2003年入伍,在江苏省军区盐城军分区服役,2006年考入九江供电公司配电分公司工作;陈威,2015年9月入伍,在部队里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于2017年退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祖孙四代从军报国,用坚守诠释忠诚,用血汗浇灌信仰,四代人的信仰传承,历久弥新。四代从军报国的传奇故事是整个家族的荣耀,不仅展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品德,更诠释了“一人参军 全家光荣”精忠报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它激励着更多年轻人,铭记历史,心怀国家,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