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西塘河畔,稻浪轻拂。无人机在天空巡航,鸭子在稻田间嬉戏,水培植物在智能环境中茁壮成长……这是浒墅关描绘的现代农业画卷。
近年来,浒墅关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塘小丫研学基地作为农文旅融合重点项目,依托智慧农业技术,构建了集生态种植、科技示范、研学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体系,成为展示现代农业发展成果的窗口。
鸭稻共作 生态循环推动绿色发展
在西塘河畔一片20余亩的水稻田里,一场生命间的默契合作每日都在上演。鸭子们摇摇摆摆地踱进稻田,它们不仅是卖萌的好手,更是兢兢业业的“田间管理员”。这些鸭子负责捕虫、除草、施肥,用最自然的方式守护水稻的生长。它们的活动能有效清除杂草和害虫,其排泄物又是上好的有机肥,大幅减少甚至避免了农药使用。“稻鸭共生”模式形成了“鸭促稻长、稻护鸭肥”的良性生态循环。鸭子们在田间穿梭,不仅疏松了土壤、加固了稻根,还显著增强了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提升了稻米品质,实现农产品绿色生态化生产。
无人机赋能 数字农业提升生产效能
“嗡嗡嗡……”稻田上空,一架植保无人机正在缓缓升起,在操作员的遥控下,无人机沿着预定航线平稳飞行,均匀地喷洒着生物农药。无人机正成为智慧农业的“空中管家”,塘小丫基地内的“火星号无人机培训与研学营地”展示着现代科技如何改变传统农业。植保无人机巡航洒药、施肥、播种,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而监测无人机则负责收集稻田间距、生长环境等数据,为精准农业提供决策依据。操作人员只需在电脑前设定航线,无人机便能自主完成作业任务,无需田间现场操作。同时,该基地还开展无人机操作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掌握数字农业技术,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水培种植 农业可以很洁净、智能
没有土壤,蔬菜如何生长?不用弯腰,农业如何实现精准管理?在塘小丫研学营地,这些问题的答案被一一揭开。在水培实验室里,一排排立体栽培架上,小番茄挂满枝头,朝天椒红绿相间,生菜、油菜等叶菜青翠欲滴,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绿色画卷。这里打破传统,将农田“搬”进智慧实验室——水培种植的世界。植物的根系喝的是“科学配比”的营养液,生长环境由传感器24小时贴心守护。灯光、水分、养分全部自动调节,像极了植物界的“智能家居”。这种智能水耕系统结合多感测器,如PH感测器、EC感测器、光照感测器与水位感测器,配合植物生长灯达到全自动化管理。这种种植方式节水省肥,绿色可持续,无土洁净,远离农药。农业可以很洁净,可以很智能,也可以很有趣。
科技与自然共舞,传统与现代交融。浒墅关将继续深化农业科技,创新扩大智慧农业应用范围,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浒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