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两山”回响看南京 | 碳票分红 电商生金 民宿引流!高淳二十年“两山”答卷的三重奏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要闻 > 正文

“两山”回响看南京 | 碳票分红 电商生金 民宿引流!高淳二十年“两山”答卷的三重奏

来源:南京生态环境2025-09-09 10:18

  七月的高淳,水网纵横间跃动着三种节奏。东坝街道和睦涧村的稻田里,一台台插秧机来回穿梭;十多公里外,漆桥街道双游村电商中心,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胡家坝自然村内,白墙黛瓦的民宿窗棂透出暖黄灯光。

  这跃动的节奏,正是高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二十年来,奏响的生态价值转化“三重奏”——稻田里的碳呼吸、生态田的数字变现、枕湖而居的颜值经济。

  和睦涧村

  稻田里的“碳呼吸”

  清晨,和睦涧村的稻田还凝着露水,村党总支书记魏统田弯腰拨开稻叶,田间黑色的“水沟”纵横交错,“这是土里的‘黑金子’!一般的农田可没有。”他说的“黑金子”,就是铺在有机稻田里的生物质炭。

  2022年7月,高淳区率先启动江苏省首个有机水稻固碳减排项目,在东坝街道和睦涧村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500亩田上种植“零碳水稻”,并进行有机水稻土壤数据管理采集试验,核算固碳减排数据。

  “刚开始大家都不理解,往田里撒炭末是什么技术?”魏统田回忆。2022年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走进田垄,在30个监测点架起仪器,投放60吨生物质炭。一年后数据说话:500亩有机水稻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6.1%,总计减排增汇二氧化碳当量130.67吨。最让社员惊喜的是:“同样的地,生产的稻米更多了,病虫害更少了,仅一年销售额增长100万元,我们分红多出1700块!”

  这场稻田的“碳呼吸”催生的经济远不止此。2024年3月,红宝丽集团通过拍卖,以75元/吨、总计9800.25元的价格,买走这130.67吨碳汇量,用于工业生产消耗,江苏首单农业碳汇交易就此产生。

  如今和睦涧村水稻种植面积3232亩,其中有机水稻2600亩,“和睦涧”牌大米2010年始至今连续14年被认定为有机产品,获得“江苏省名优农产品”称号,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发展案例被评为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二十年前推广生态种植时,村民最关心‘效益在哪’。”魏统田指向展柜里“0000001”号碳票,“如今田里每株稻子都在回答:绿水青山就是最实的‘金饭碗’。”

  双游村

  生态田里的“数字变现”

  走进漆桥街道双游村农民创业园电商中心,“叮咚!叮咚!”的订单提示音不绝于耳。现代化大棚里,沾着晨露的青椒、自然红润的西红柿等待采摘;棚外,800亩“南粳46”“籼优63”水稻田绿意盎然。

  “早上的园区就像个不停转的陀螺——农户摘菜要赶新鲜,分拣打包要抢时间,物流车也得准时把菜送进南京各大商超。”双游村党总支书记诸新良话音刚落,又一辆冷藏车驶进电商中心。

  谁能想到,这个如今年销售开票额达3.9亿元的创业园,10年前还是市级经济薄弱村,村集体收入仅53万元。

  “穷则思变。好山好水就是我们的本钱,种生态好产品是我们的目标。”诸新良道出秘诀,双游村的800亩稻田坚持轮作休耕、农化减量,而守护生态带来了回报:种植的“南粳46”“籼优63”两个品种亩产达950斤,每年为集体增收35万元,带动农民增收近30万元。

  有了生态好产品,如何变现?对双游村而言,电商就是这股“东风”。2015年底,村党总支牵头成立双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让生态农产品“触网”。2020年,又整合流转1700亩土地,以电商为引擎,打造集电商中心、直播平台、农产品加工检测中心和就业创业培训基地于一体的新业态。

  优质农产品遇上电商东风,效益节节高。双游村先后与多家知名商超及平台达成合作。仅盒马一项,月供蔬菜价值就达250万至350万元,“大幅提升了销售能力和渠道稳定性。”诸新良说。

  电商的蓬勃发展,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园区目前已吸引十余家相关企业落户,直接创造300多个固定工作岗位,带动近万人次临时用工就业,去年劳务性工资支出达15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8万元。“以前在家只能干干农活,现在‘家门口’上班,每月5000多元收入,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在净菜加工车间工作的马春花笑着说。

  除了线上,双游村还大力发展线下模式,方便各类人群消费。守护一方青绿,双游村真正种出了富民兴村的“金穗子”。

  胡家坝

  枕湖而居的“颜值经济”

  从双游村农民创业园电商中心往东北方向行驶5.5公里,就来到了漆桥街道茅山村胡家坝自然村。阳光下,龙墩湖的水波轻拍堤岸,白墙黛瓦倒映在湖面,不少游客正在湖边拍照。

  曾几何时,这个因修建龙墩水库搬迁的移民村,因“路烂、环境差”让村民发愁。“为打通堵点,激活生态优势,茅山村实施了全域环境提升工程。”茅山村村委工作人员胡全福介绍,“3000多万元的投入让村庄换了新颜。”

  如今的胡家坝村,乌黑的柏油路通到村民家门口,五彩墙绘扮靓巷道,绿泽盆景园、敦元苗圃园沿湖铺开,82亩的村落成了“步步皆景”的画卷。

  “道路宽阔平整、楼栋错落有致,民宿干净整洁,还能近距离接触大自然,带着娃来度假真不错!”家住建邺区的游客王思凡对民宿十分满意。

  生态颜值带来“流量变现”。茅山村与高淳慢城集团合作,通过盘活闲置农房打造“渔隐朴宿”民宿项目。8栋老屋经统一改造,各具特色,开业不到两月营业额就超20万元,入住率达65%。

  “十年前这里还是‘外墙脱落、墙体开裂’的闲置老屋呢!”村民傅文丹站在自家改造后的民宿前笑道,“现在这栋房子,不仅修葺一新,还让我一次性拿到了20多万元租金。”

  民宿里,两三个年轻人正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我们都是从周边赶来的,这里农家气息浓厚,能近距离欣赏龙墩湖的荷花,旁边还有一处竹海,让人觉得心情宁静。”

  同傅文丹一样,村民赵胜梅家原先是一处破旧的老房屋,如今,通过出租闲置农房,每年可增收1万多元。而她也在民宿里做起了服务员,每月还有3500多元的收入。“守着龙墩湖一辈子,没想到这湖水能变成‘聚宝盆’”,赵胜梅说。

  从长路积水要踮脚走,到现在游客天天来拍照,茅山村的绿水青山已然成为了一张“金名片”。

  二十年耕耘,“两山”理念在高淳已从愿景化为现实。农民手中碳票分红实实在在,青年返乡点亮电商屏幕,游客枕着湖光山色入眠……高淳用生动实践证明:青山可“计价”,绿水能“生金”,沃土善“呼吸”。

  (关欣悦)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走近甘孜岩画

  • 巴丹吉林沙漠秋日即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
2025-10-23 10:31
近日,以“先进制造”为主题的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落下帷幕。截至10月19日,境外采购商线下到会人数超15.79万人,环比增长6.3%。
2025-10-23 10:27
日前,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无人机蒙皮超薄一体化集成射频传感器挂飞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曲面天线全3D打印技术向实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5-10-23 10:26
研究团队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了冰在二维下独特的“织网式”结晶过程。该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2025-10-23 10:24
据农情调度,截至10月21日,全国秋粮收获近八成。
2025-10-23 10:23
科研和产业像“两张皮”,中间缺了能把成果“送上门”的人。
2025-10-22 10:17
由美国斯坦福医学院、英国莫菲尔德眼科医院、德国波恩大学等多家国际科研机构组成的团队,开发出一款视网膜下无线微芯片,成功帮助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恢复了视力。
2025-10-22 10:15
为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位于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219室的杨振宁书屋日前正式开放,与其同步启用的杨振宁档案资料库专题网站也面向全球上线发布。
2025-10-22 10:09
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含利福特尼唑的三联方案,让幽门螺杆菌治疗有望重新回归更简便的三联方案时代,为全球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2025-10-22 10:06
10月21日,在上海淀山湖畔举办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发布获奖名单。
2025-10-22 10:04
10月20日,记者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了解到,该中心联合广东省科学院组成的研究团队,日前在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发现了一处小行星撞击形成的地质遗迹——金林陨石坑。
2025-10-21 09:49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Grace Hendricks和同事证明,一种mRNA版本的新冠纳米颗粒疫苗在小鼠体内产生的免疫反应是标准mRNA疫苗的28倍。
2025-10-21 09:42
10月1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办“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AIMS)研制总结暨未来科学规划研讨会。”
2025-10-21 09:39
单日就可最多烘干稻谷5000吨。
2025-10-21 09:28
农业农村部20日宣布,从当前开始到冬至(12月21日),启动实施奋战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行动。
2025-10-21 09:24
农业保险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守护农民“钱袋子”?
2025-10-20 09:55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熊宇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科研团队,成功创制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这一方法具备广泛普适性,可制备包含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高熵合金。
2025-10-20 09:51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
2025-10-20 09: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
2025-10-20 09:43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
2025-10-20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