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暑气未消,秋意渐浓。苏州浒墅关青灯村张埂郎自然村熙熙攘攘,积分兑换现场涌动着收获的喜悦。村民夏阿姨拎着新兑换的粮油和纸巾,笑容灿烂:“收拾房前屋后,攒积分兑礼品,值当!”这寻常一幕,生动展现了浒墅关乡村探索人居环境整治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以小小积分制为抓手,让乡村善治活力迸发。
试点破冰 一村示范激活治理“一池春水”
今年5月,南海巷郎自然村作为改革“试验田”,首轮积分兑换即点燃村民热情。整洁的巷道、雅致的庭院,有力展现积分治理的成效锋芒。从被动观望到主动参与,积分制悄然唤醒了村民心中的“主人翁”意识,积分奖励成为无声动员令,引得周边村民主动探询参与门径。试点村环境由点及面提升,为改革推进积蓄起深厚的民意动能。
6月末,青灯村精准提炼试点经验,将成熟积分标准、灵活兑换机制向河东巷郎、东头巷郎、施埂郎、张埂郎等4个自然村铺展。短短时间内,新签约农户激增175户,总覆盖204户村民。益民片区环境治理由此实现从“点上盆景”到“全域风景”的跃升。
全域成景 机制辐射绘就乡村“共治画卷”
创新机制的生命力在推广中蓬勃显现,益民片区成立人居提升行动一支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环境测评、政策宣传等,引领村民自治常态化、长效化。村里房前屋后的整治难题迎刃而解,村民从治理对象转身为治理力量。“现在哪家门口不整洁,邻居都比村干部着急!”青灯村相关负责人笑道。
其中顾老伯的转变尤具深意——这位曾因门前常年堆积废品让村干部头疼的老人,在积分规则引导下主动清理变卖杂物。“一次清理换积分肯定,干净了自己,方便了大家,还能兑物品!”手持崭新的日用品,顾老伯的感慨印证了规则创新对村民行为模式的重塑。
积分制如一条纽带,串联起家家户户的责任心,让乡村之美由表及里、生生不息。
从南海巷郎试水破冰到益民片区联动成势,青灯村以基层善治之道,唤醒村民主体力量。这场源于房前屋后的变革,实则是浒墅关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次生动实践——当规则设计呼应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治理过程激活群众内生动力,“共建共治共享”便从理念落地为鲜活的乡村图景。(浒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