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苏州浒墅关:产业向上 垂直增效,打造“工业上楼”新范式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要闻 > 正文

苏州浒墅关:产业向上 垂直增效,打造“工业上楼”新范式

来源:光明网2025-09-04 19:43

  运河蜿蜒,产业焕新。苏州浒墅关大运河西岸,一片现代化建筑群正悄然改变传统工业区的形态与生态。作为辖区首个“工业上楼”示范园区,运营满一年的科栖产业园,通过推动产业空间由“平面”走向“立体”,实现了土地集约、企业集聚和发展提质的多重效益,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空间重构提供了鲜活样本。

苏州浒墅关:产业向上 垂直增效,打造“工业上楼”新范式

  产业园“向上”生长,土地效能倍增

  八月暑气正浓,室外热浪翻涌,一朵流云掠过科栖产业园6号楼九层顶端,而大楼内部却清凉宜人——这里已成为多家高科技企业安家落户的“垂直工厂”。

  吉事励电子(苏州)有限公司位于该楼三至四层。在企业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充电桩检测设备的模块测试与组装。窗外运河舟楫往来,窗内智能制造静默推进。

苏州浒墅关:产业向上 垂直增效,打造“工业上楼”新范式

  科栖产业园建有6幢4至9层厂房和1幢11层高层研发楼,彻底告别传统单层铺厂模式。园区通过高标准工业电梯、合理承重结构与分层产业布局,成功吸引一批高端装备、绿色技术、生物医药领域企业“登高入驻”。

  “工业上楼不是简单把企业叠起来,而是系统性重构生产空间。”科栖实业总经理施香文表示,“工业上楼使土地集约利用率提高200%,同等面积土地上企业承载量从1增至3,土地效能实现倍增。”如今园区多数厂房已是“一房难求”,有限土地实现效益最大化。

  “上下楼”变“上下游”,产业链立体协同

  吉事励电子是最早入驻产业园的企业之一,总经理刘兴棘说:“我们主动调整生产流程,将大件产品合理拆分,完美适配高层厂房的电梯载重与物流动线。”

  在科栖产业园内,企业之间不仅是“空间邻居”,更成为“产业伙伴”。刘兴棘表示,公司自入驻以来,已与园内企业形成稳定供应与合作关系。正泰电器的电压、接触器等产品可直接送达吉事励电子的装配产线,而同在楼内的中测检测则成为其稳定的电源类产品用户。“以往跨域奔波协调的供应链,如今变成电梯可达的流水线。”

  入园以来,吉事励电子如鱼得水,发展势头强劲。上月企业刚向国家电网交付价值数百万元的订单,最近又成功中标三一重工检测装置订单,正马不停蹄制定排产计划。

  在“上下楼即上下游”这一创新生态中,企业物流与沟通成本显著降低,产业链协同效应在园区垂直空间中持续放大。

  技术共享、订单协同已成为园区运营常态。围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能源等领域,产业园已自然形成一条高度集成的内部产业链,园内企业从物理空间的集聚真正走向创新网络的融合,产业生态在垂直空间高效运转。

  高附加值赋能,亩均税收破百万

  在产业园2号楼三楼,江苏西励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操作自主研发的显微光学成像系统,对半导体元件进行微米级缺陷检测——设备屏幕实时呈现多重数据影像,AI算法自动标识异常点位……精密仪器的低频嗡鸣和电脑风扇的散热声见证了一个个技术突破。

苏州浒墅关:产业向上 垂直增效,打造“工业上楼”新范式

  “我们不仅提供设备,更输出个性化智能解决方案。”西励联合创始人兼副总经理张俊华表示,凭借自主研发的显微光学成像和AI检测算法,公司打破国外高端设备垄断,产品应用于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服务多家全球头部科技企业,并成功进入欧美市场。今年上半年,企业业绩同比增长显著,展现出强劲创新动能。

  像西励这样以技术突破驱动转型、以高附加值获取市场优势的企业,在园区内正不断聚集。瞄准高产值、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业方向,产业园严格遴选入驻企业,推动制造业向“智造”跃升。

  施香文介绍,目前园内5幢厂房已实现全面入驻并投产,整体亩均税收突破100万元,土地产出效益远超传统工业区。产业园逐步形成了一条以科技赋能、精益生产、高端输出为特征的产业升级新路径。

  工业上楼,不仅是厂房高度的物理延伸,更是发展方式与产业逻辑的深刻变革。当生产线在百米高空平稳运转,当产业链在竖向空间高效协同,浒墅关的创新实践正为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土地集约利用,写下具有前瞻意义的注脚。(浒萱)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

  • 习近平会见刚果(布)总统萨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