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8月26日上午,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举行了2025年暑期“助学圆梦”慈善助学金发放仪式。市教育局三级调研员汪涛,市慈善总会副会长范志芳,团市委副书记刘飞,苏州银行群团工作部副总经理吴峰,苏州市民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蕴菊,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张轶群,苏州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校长邓志敏等出席。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姑苏区、工业园区、高新区慈善总会(基金会)和苏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相关负责人以及学生代表参加。
2025年,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联合各县(市)区有关单位共发放助学金229万元,已资助全市困难学生789名。现场20名受助学生代表接受了助学金。
“谢谢市慈善总会,这份帮助对我来说很及时,让我可以安心地踏进大学校园。”看着刚刚拿到的助学金,小赵开心地说。18岁的小赵是名准大一新生,即将就读无锡太湖学院,学习智能制造相关专业技能。他读小学时,爸爸不幸遭遇车祸,伤及神经系统无法工作,常年需要吃药治疗,在厂里打工的妈妈成了家中主要经济来源。如今有了这份慈善支持,妈妈的肩上的负担可以减轻很多。小赵表示,自己日后也会多多参与慈善公益服务,继续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对大学生活还是挺憧憬的,我也会继续努力学习,更好地回馈社会。”开学后,小王也即将前往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开启宠物医疗技术专业的学习之路。从小看着父亲一人辛苦把姐姐和自己拉扯长大,这个暑假,小王也找了一份兼职工作,希望能给家里减轻负担,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2004年,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启动“助学圆梦”项目,22年来,该项目累计发放助学金6681.39万元,帮助了 3.61万余名困难家庭的学生,让希望的种子在学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今年暑期的“助学圆梦”项目继续对各县级市(区)范围内的低保、低保边缘、人均月收入低于全市两倍低保标准家庭和特困职工家庭考入普高、中职、大学(含大专)、硕士研究生的新生进行资助;对吴中区、相城区、姑苏区、工业园区、高新区范围内的低保、低保边缘、人均月收入低于全市两倍低保标准家庭和特困职工家庭的新高二、新高三(新职二、新职三)学生进行资助。资助标准为:今年考入普高、中职的新生以及新高二、新高三(新职二、新职三)学生给予2300元/生的慈善助学金,较去年略有提高;今年考入大学(含大专)的新生,给予一次性5000元的慈善助学金;今年考上研究生的新生,给予一次性6000元慈善助学金。
本次“助学圆梦”项目先后收到社会各界爱心善款170万元,其中,苏州银行捐赠80万元,苏州市民卡有限公司捐赠48万元,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支持42万元。
作为地方国企,苏州银行在发展的同时,不忘反哺回馈社会,2014年,在苏州市慈善总会成立冠名基金“苏州银行慈善爱心基金”。截至目前,苏州银行累计向慈善爱心基金池捐赠资金3272万元,参与慈善救助63次,支出2302万元,用于扶贫帮困、抢险救灾、爱心助学、公益医疗等工作。从2018年第22期惠民休闲年卡发行开始,苏州市民卡推出慈善品牌项目2元慈善爱心行动,7年来累计向市慈善总会捐赠267.68万元。2024年,捐赠68万元,其中48万元用于助学,20万元用于关爱新市民项目。
截至8月26日,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和各县(市)区有关单位共发放助学金229万元。其中,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和各县(市)区慈善总会资助困难学生582名,支出205万元;联合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展“爱立方”励志助学项目,资助200名学生,支出20万元;联合市总工会资助特困职工家庭学生7名,资助金额4万元。该项目已资助全市困难学生789名,其中,中小学生200名,普高(中职)学生445名,本科(大专)学生130名,研究生14名。
此外,今年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还通过教育帮困、同行向善、昆山钞票、景行助学等冠名基金,帮扶329名困难学生,支出42.74万元助学金。(徐丽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