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为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阵地,常州高新区锚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目标,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创新实践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展现高新担当。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城市开始苏醒。地下,超过1万公里的管线如血管般川流不息;地上,智慧系统24小时守护着城市安全运行。在常州高新区,一场以数字技术重塑城市韧性的革命正在静默发生,让这座城市的“生命脉搏”跳动得更加稳健有力。
从2015年成为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专项试点区域,常州高新区用10年时间,将“人民城市”理念转化为一个个具体实践:暴雨天气道路不再积水、地下管线实现“透视”管理、土地资源“云上”智能匹配......这些看似平常的城市图景,背后是一场关于城市安全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
隐形动脉筑基业,韧性之城焕新生
城市的地下世界远比想象中更为繁忙。在常州高新区,地下管线总长超过1万公里,其中燃气、供水等管线老化率逐年上升,部分区域管线服役已超30年。这些“城市血管”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的运行安全。
面对这一挑战,高新区率先启动了系统性改造。仅去年一年,就完成了70处积水点改造,让居民在暴雨天气中不再受积水困扰。更重要的是,全区建立了严密的管网健康监测体系:每年对雨水主管道进行疏通检测,排查内部缺陷,建立详实的“健康档案”;每五年对区属雨水管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精准识别并处置老化、堵塞、渗漏、破裂等隐患。
近年来,常州高新区对老旧设施改造与智慧化升级、地下管网及应急设施建设等项目进行了清晰规划与有力保障,制定并实施了《城市生命线安全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同时设立了“城市安全韧性专项基金”。2023年至2025年,全区共维修雨水管道21701米、检查井142座、收水井2406座,有效解决道路积水及管道塌陷等隐患,为城市筑牢安全运行的基础。
智慧大脑赋新能,数字神经显神通
如何让地下管网可感知、可预警、可管控?常州高新区以智慧平台构建城市“数字神经”重新定义城市运行脉络。
2023年,常州被列为全国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试点城市,且是全国唯一单独开展排水设施试点的城市。常州高新区作为核心承载区,通过智慧水务平台,实现以“管理+服务+运营”模式的系统性、体系化运作。
“我们这个平台集在线监控、预警报警、巡查养护、事件管理、远程控制、指挥决策、模拟分析于一体。”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目前平台接入市政污水管网278公里、农村污水管网615.3公里,大幅提升了现场管护的精准性和效率。
配合“城市生命线‘1+7’市级监管系统”,常州高新区对燃气、供水、排水等重点场景实施24小时动态监测,实现风险预警全覆盖,构筑起坚实的智慧安全屏障。最具创新性的是实景三维技术的深度应用,让常州高新区成为全国首个采用实景三维技术全流程支撑管线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样板。
在高铁新城核心区内,智慧综合能源站通过对区域22公里能源专用管线实施智慧化管理,自投运以来累计服务居民8千余户、企事业单位100余家,实现碳减排2万余吨,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彰显了智慧化管理的强大优势。
数字革新云仓现,精准配给效益增
城市韧性不仅体现在地下管网的智慧化,也表现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上。常州高新区创新打造“土地云仓”综合管理平台,以数字化赋能万亩资源“云上优选”,解决了土地供需信息匹配难、综合耗时长以及用地成本高等问题。
“土地云仓”建立了“土地仓库+超市货架”集成展示模式,重塑土地资源线上供应生态。目前,已将全区143宗9621亩工业用地、567间250万平方米可租厂房搬上“云端货架”,打造24小时在线的“土地超市”,实现“一图尽览”。
通过研发微信小程序,招商人员和投资者只需轻点手机屏幕,在线输入项目类型、用地规模和配套需求,便能“全景式”查看每个地块的详细位置、周边环境、交通、配套等现场情况。系统还会自动规避规划不符区域,避让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为项目单位智能推荐最优选址方案,实现“一键智选、一触即得”的创新突破。
“土地云仓”综合管理平台获得市委主要领导特别关注,并要求在此基础上打造“龙城云仓”平台,相关报道被自然资源报、省自然资源厅官网、光明网等媒体刊发,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典范。
动态孪生启新程,全域韧性筑根基
韧性城市的进化永无止境。今年6月,常州高新区申报的《基于动态孪生建模的地下管线全生命周期决策和管理研究》课题,成功获批2025年度常州市科协软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并将率先开展试点建设。
课题直面城市治理中存在的管理脱节、监管缺位、数据割裂等痛点,以地下管线工程为对象,融合倾斜摄影、AI识别、实景建模等前沿技术,旨在构建“规划——审批——建设——核实——归档——运维”全流程三维孪生监管平台。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地下管线数据的动态更新与智能应用,为城市更新、基础设施精细化管理及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与此同时,高新区还将深化智慧平台建设,推进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依托区级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立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指挥平台。通过农污三期工程扩容,一网通管全区的雨水和污水系统,增加源头排水户管理、雨水管网、污水厂管理模块,建成集“监测—预警—决策”一体的智慧平台,全面提升城市应急响应能力和智慧化水平。
当居民在暴雨中安然出行,当资源在云端高效匹配,当风险在智慧系统中悄然化解,常州高新区正以科技之韧、系统之智,书写“人民城市”的安全答卷。通过韧性筑基与智慧革命,常州高新区不仅筑牢了城市安全底线,更探索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创新路径,让“人民城市”理念在实践探索中绽放出耀眼光芒。(薛学虎、周铮、王秋艳、尹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