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江苏最高用电负荷连续9年破亿千瓦 超越多个发达国家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要闻 > 正文

江苏最高用电负荷连续9年破亿千瓦 超越多个发达国家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2025-06-26 13:42

  记者从国家电网获悉,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江苏最高用电负荷已连续9年破亿千瓦,超越多个发达国家。

  就在6月24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在第35个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连续四年发布碳绩效责任报告,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作为能源绿色转型的“排头兵”,近年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服务民生为根本,通过能效诊断、示范引领、文化传播,推动全社会形成节能降碳新风尚。

  节能改造年均减少用能成本1.5亿元

  ——深化能效诊断,精准节能降碳

  走进常州武进国家高新区创新产业园内,面积广阔的屋顶光伏沐浴在阳光中,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工业园区微电网就坐落于此,该项目年用电量约4200万千瓦时,建设1.61兆瓦分布式光伏,为楼宇、厂房、电动汽车等提供稳定可靠的绿色能源供应。

  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是江苏提高新能源就地消纳水平、促进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国网江苏电力以此为抓手,“碳”路绿色发展,并将能效管理深度融合其中。

  以常州武进国家高新区创新产业园微电网为例:在园区能源高效协同示范方面,打造了微电网管控平台,极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在直流微电网示范方面,创新建设的光储充一体化直流微电网系统,使能源损耗有效降低10%以上,节约能源成本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为实现与能效管理深度融合,国网江苏电力助力园区部署智能监测终端,对园区企业用电设备进行全时段、全参数分析,精准识别高耗能设备与低效用能环节;基于诊断结果,为企业量身定制能效提升方案,涵盖设备节能改造、生产流程优化等多维度举措。

  据测算,该产业园微电网每年可节约用能成本约527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85吨。

  绿色化转型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此,国网江苏电力聚焦全省用电量500万千瓦时以上的工业企业或政府关注的重点用能单位,从能源管理、用电能效、能源系统、节能改造措施、新能源利用及生产工序能效水平等六个维度为工业企业开展能效画像。

  在徐州金虹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趁热打铁”这个古老的成语正焕发着新的魅力。在国网徐州供电公司的推动下,该企业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年发电能力8500万度,每年可减少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我们精准识别能耗关键点,为企业量身定制综合节能改造方案。此外,还协助企业部署智能能效管理平台,对主要用能设备开展实时监测与精细调控,挖掘更大潜能。”国网徐州供电公司营销部能效服务技术专职曹申表示。

  截至目前,国网江苏电力已累计2700户工业企业开展能效诊断服务并推送节能诊断方案;并成功推动280余户企业节能改造,年均减少用能成本达1.5亿元。

  交通领域碳排放量占全社会9.2%

  ——推进电气化升级,引领绿色转型

  4月17日,连云港港第三艘纯电动拖轮“云港电拖三号”正式交付,与已投用的“一号、二号”一同亮相海州湾畔,标志着全国首支纯电拖轮船队在此组建完成。

  在江苏,交通领域的碳排放量占全社会碳排放量比重约为9.2%,是实现碳达峰进程中的重要抓手。

  为此,国网江苏电力聚焦电动船舶研究应用,先后推动华东地区首艘电动商用旅游船“山水绿源号”、太湖流域首艘电动作业船“太湖电动1号”等各类型电动船舶下水航行,年用电量超过70万千瓦时,每年减少燃油消耗154吨,减排二氧化碳698吨。

  与此同时,国网江苏电力持续完善岸电设施建设,已初步建成沿大运河、沿海、沿江“两纵一横”的智能岸电服务网络。截至目前,据统计,该公司已累计推动建成各类岸电4700余套,覆盖泊位6000余个,岸电规模和使用情况均保持国内领先,每年可减少燃油消耗1.17万吨,减排碳氧化物3.66万吨。

  电能替代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在交通领域,也渗透农业发展领域等方方面面。

  日前,在江苏扬中江之源生态园智能化养殖基地,人工养殖的“三鲜”——刀鱼、河豚、鲥鱼已开捕,进入标准化车间加工后,当天便可发往江浙沪地区。

  去年,在当地供电公司的建议下,该生态园投运了全省首套光储一体构网型储能,并加装了一套能效检测系统,实时显示各类设备用电量、建立能效监测分析,电力数据让鱼苗养殖情况更直观。“能效系统为科学养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今年的产值非常可观。”江之源技术顾问朱纪坤称。

  为了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提供更科学、精准、契合客户需要的能效服务,国网江苏电力从客户用电价值、能效信息、可调负荷资源能力、电能替代潜力、节能项目实施情况等32个方面入手,全面构建客户多元分级评价体系,同时强化省级智慧能源服务大数据应用,发挥移动端数字化优势,赋能前端人员现场服务能力。

  数据显示,近半年来,国网江苏电力已面向6021个电力用户开展电能替代现场推广服务,推送电能替代分析报告1200余份,成功推动138户企业电气化升级,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可年均减少综合用能成本达7600万元。

  去年迎峰度夏10万台次设备主动节电

  ——打造节能文化激发价值共鸣

  6月21日的常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雨水倾泻而下却挡不住三万六千多名球迷的热情。场外“苏超龙城集市”人声鼎沸,集市的一角——“苏超绿茵超带感,节电一夏超低碳”“苏超劲旅燃全场,节电清凉不打烊”“苏超热力掀风暴,节电降耗领新潮”等节电标语吸引了众多球迷前来打卡。

  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营造绿色低碳生活风尚,需要全民的参与。

  “从2022年底开始,我们连续4年联合政府相关部门连续组织开展‘e起节电’活动,节电人数规模突破860万户次,节约电量达5.33亿千瓦时,折合标煤6.55万吨。”国网江苏电力市场营销部肖宇华介绍。

  “炎炎夏日,每一度电都来之不易,节约用电,大家一起行动起来!”6月以来,国网江苏电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推广节约用电妙招,提升活动影响力。在线上,依托网上国网APP,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帮助用户了解自身用电特点和节电潜力,通过积分奖励、电费优惠券等方式,引导用户形成节约用电意识。在线下,深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型商业中心和居民社区,组织开展节电知识科普、互动游戏、非遗体验等形式丰富的活动,吸引大量用户参与。

  没有生硬的条文,而是用视频、漫画演示着实用技巧……“以前总觉得节电是小事,参与了‘e起节电’活动才知道既能省钱又环保!”“通过这次活动,学会了用App查看,还知道了很多节电小窍门,只需要合理调整用电习惯,就能为节能减排贡献力量。”南京市民王女士等在国网江苏电力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这样留言。

  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江苏最高用电负荷已连续9年破亿千瓦,超越多个发达国家。

  为应对用电高峰挑战,国网江苏电力创新开展“电网—智能家电”节电互动新模式,通过发送短信、网上国网APP站内信等途径,邀请用户参与节电互动,引导用户自主调控空调、电热水器等智能家电设备,并根据调控效果为用户发放奖励,进一步促成居民用户的错峰用电及科学用电。

  数据显示,2024年迎峰度夏度冬期间,江苏共累计开展7次智能家电主动节电活动,成功吸引10万台次设备主动节电,累计降低17点至21点晚高峰负荷达12.4万千瓦。

  记者 倪敏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在智博会上感受“智慧”养老生活

  • 走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