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苏超”无赛“梗”不断,长三角打造跨省同城生活幸福圈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要闻 > 正文

“苏超”无赛“梗”不断,长三角打造跨省同城生活幸福圈

来源:交汇点新闻2025-06-09 14:22

  这一周,全国1335万学子走入高考,爆火的“苏超”也为高考让路,祝福考生“射龙门、攀高峰”,各界合力,为青春梦想护航。考场外,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江苏南京举行,会议以“协同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为主题,面向全体“长三角人”打造跨省“同城”生活幸福圈。

  无惧风雨,万千学子同赴青春考场

  6月7日,2025年全国高考拉开帷幕。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335万人,全国设7899个考点,35.5万个考场,2.1万个备用考场。各地各部门坚持系统谋划、精心组织,全力确保“平安高考”。

  7时20分,杭州第九中学考点门口逐渐热闹起来。不少妈妈穿着旗袍送孩子到校门口,寓意“旗开得胜”。金华的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点,老师们与陆续抵达的考生一一击掌、拥抱,“放松心态,你们一定行!”不少教室的门梁上还特意悬挂了“金榜高粽”的挂件,既寓意“高中”,也寄托着老师对学生的美好祝愿。

  除了家长、老师,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力量默默守护考生们的梦想。一早,12辆爱心送考车整齐停靠在衢州市第二中学门口,考生凭准考证即可免费乘车。这支由衢州市交管部门、柯城区关爱退役军人协会联动多家驾校组建的爱心志愿服务队,在市区三个考点设接送点位,全力做好交通保障与应急服务,为考生铺就便捷“赶考路”。

  今年江苏共有51.2万人报名高考,共设281个标准化考点。高考当天多地出现大雨,不少学子在大雨中走进考场,共同迎接成长的洗礼。风雨虽大,但送考仪式一个没少,冒雨送考的老师和家长身着红T恤、手执向日葵为考生加油鼓劲。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考点外,家长孟小娟用这句饱含寓意的祝福为即将步入考场的孩子加油打气。她给孩子订了附近的酒店,做足了准备。不过,她也告诉孩子,和预想不同的情形更加考验应变能力,“可能二三十年后,孩子回想自己高考的场景时会说,那个雨天,街巷里满是雨伞,虽然湿漉漉的,却也别有滋味”。

  “苏超”无赛,热梗却持续刷屏

  “苏超”本周因高考暂停比赛,但“苏超”热度持续发酵,社交媒体热梗不断。从“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热梗到“为城市荣誉而战”,从城市IP展演到“跟着赛事去旅行”,“苏超”不仅踢出了足球应有的本真与纯粹,更“踢”出了江苏的整体认同感。

  宿迁与徐州的“楚汉之争”,扬州与泰州的“早茶德比”,南通和连云港的“海鲜兄弟连”……热梗背后,是地域文化的生动表达。“苏超”战队以城市命名,更能激发“为家乡站台”的凝聚力与荣誉感。人们将历史、美食等融入“应援”,强化人与队的情感连结、人与城的身份认同,让体育氛围更加浓厚,让更多普通市民参与其中,也让体育竞技更有群众基础。

  足球场上把进三球以上称为“帽子戏法”,“苏超”的文旅融合远不止三重效应。从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到令人垂涎的地方美食,再到基础扎实的特色产业,江苏省内的13座城市各有特色,为“苏超”的出圈提供了恰到好处的“素材”。还有一些城市积极借势营销,通过体育赛事搭台唱戏,将一场省内的体育盛事转化成人人皆可参与的文旅互动场。

  “苏超”带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就是要敢于打破陈规,官方与民间的“接梗”互动,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有玩得起,才能玩得好,官方办赛,须少点“偶像包袱”,多俯下身子去感受和互动。多搭建让群众站“C位”的舞台。足球这一项运动根植民间沃土,“苏超”的火爆正是一个生动例证。“苏超”赛场上活跃着500多名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的球员,这种跨越年龄与职业界限的参与模式,真正体现了足球运动的全民属性,也让广大市民得以共情普通人当主角的快乐。对于大众运动、大众娱乐来说,最重要的依然是服务大众、信任群众,让群众站“C位”,总能找到最大的情绪共鸣。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事清单公布

  在第七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第二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发布。清单共有10项内容,包括消费、教育、交通、医保、文旅、体育等领域。

  与首批实事项目相比,今年既有延续,也有创新。如“深化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推动长三角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均连续两年入选清单。今年,居民服务事项长三角一卡通用将由78项拓展至113项,尤其将针对银发群体构建长三角智慧助老服务体系,计划在长三角12个以上城市打造老年人“一卡通”服务场景。

  “轨道上的长三角”也将更进一步,今年将建成合新高铁合肥—泗县段、宁马市域(郊)铁路,开工建设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温福铁路浙江段,重点推进沪渝蓉沿江高铁、宁淮城际、沪苏通铁路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沪乍杭铁路客货线、宁宣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嘉兴至枫南线与上海南枫线互联互通规划建设。长三角的人流、货流将更为畅通。

  今年长三角首个实事项目聚焦消费,计划打响“满意消费长三角”品牌——培育3000家放心商店、放心市场、放心网店、放心餐饮、放心景区,全年新增3万家企业参与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承诺,三省一市各推荐30件产品参选“2025年长三角伴手礼”,更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

  为建设区域统一大市场,实事项目着力推动跨省要素流动和标准统一。如围绕企业准入准营事项、惠企政策,完善区域数据共享机制,新推出100项高频跨省服务,“跨省通办”远程虚拟窗口点位突破600个;合力打造“长三角招聘专区”数据共享平台,这将是国内首个跨多省域实现就业信息展示、招聘岗位检索、求职简历投递的平台,年度归集岗位不少于150万个。

  此外,实事项目还覆盖医疗、教育、文旅和体育等民生领域。其中有两个项目涉及医疗:研究制定长三角地区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施方案,协同打造24小时长三角AI+心理关爱公共服务平台;提升10种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实现设区市全覆盖,推动通过“医保钱包”实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跨省共济给父母、配偶、子女等近亲属,“长三角人”跨省就医将更加便捷省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红芳 整理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走进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

  • 天津:秋收时节农事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研和产业像“两张皮”,中间缺了能把成果“送上门”的人。
2025-10-22 10:17
由美国斯坦福医学院、英国莫菲尔德眼科医院、德国波恩大学等多家国际科研机构组成的团队,开发出一款视网膜下无线微芯片,成功帮助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恢复了视力。
2025-10-22 10:15
为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位于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219室的杨振宁书屋日前正式开放,与其同步启用的杨振宁档案资料库专题网站也面向全球上线发布。
2025-10-22 10:09
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含利福特尼唑的三联方案,让幽门螺杆菌治疗有望重新回归更简便的三联方案时代,为全球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2025-10-22 10:06
10月21日,在上海淀山湖畔举办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发布获奖名单。
2025-10-22 10:04
10月20日,记者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了解到,该中心联合广东省科学院组成的研究团队,日前在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发现了一处小行星撞击形成的地质遗迹——金林陨石坑。
2025-10-21 09:49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Grace Hendricks和同事证明,一种mRNA版本的新冠纳米颗粒疫苗在小鼠体内产生的免疫反应是标准mRNA疫苗的28倍。
2025-10-21 09:42
10月1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办“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AIMS)研制总结暨未来科学规划研讨会。”
2025-10-21 09:39
单日就可最多烘干稻谷5000吨。
2025-10-21 09:28
农业农村部20日宣布,从当前开始到冬至(12月21日),启动实施奋战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行动。
2025-10-21 09:24
农业保险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守护农民“钱袋子”?
2025-10-20 09:55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熊宇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科研团队,成功创制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这一方法具备广泛普适性,可制备包含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高熵合金。
2025-10-20 09:51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
2025-10-20 09: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
2025-10-20 09:43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
2025-10-20 09:41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