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数字赋能让乡村振兴更有质量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要闻 > 正文

数字赋能让乡村振兴更有质量

来源:连云港发布2024-01-24 17:50

  (记者 袁春梅 通讯员 张健 张南宁)在港城,越来越多的种养殖户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种方式,通过将数字产业扩展到农业领域,运用先进的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新基建”技术对农业的生产经营进行智能化管理,显著提升了农产品品质,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提升。2023年,我市新增省级全程机械化智能示范基地9家,新建15个市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

  在位于赣榆区城西镇的50多亩蓝莓基地,大棚内的蓝莓已经到了开花坐果关键期。“今年我们种了40多个大棚,全部采取无土栽培方式,用的是进口的蓝莓种植机质,生长速度快,现在大棚里的蓝莓,春节期间就可以上市了。”江苏亿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毕建国介绍,整个基地依托5G物联网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无土栽培等集成智能技术,全部实现现代化管理,像叶子发黄、生了虫害、长势不好这些情况都能通过5G物联网平台远程监测,通过手机点开操作界面,就可实现浇灌、施肥、降温等操作。以前,一个大棚需要十几个工人进行生产管理,如今有了物联网,一个人可以轻松管理多个大棚。

  通过数字农业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早在2022年6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连云港市“十四五”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全市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方向和目标任务,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十四五”期间,重点开展农业生产主体、农产品全产业链以及农业服务等9项数字赋能行动。

  今年,我市进一步挖掘农业数字化应用,探索发展方向。在种植业生产上,推动实施农机化“两大行动”,利用物联网、智能化装备和技术构建的智能化农场数字农业平台,实现从“方向盘”到“键盘”,从“有人”到“无人”,全市建成市级以上稻麦轮作智能化(无人化)农场4家;在渔业生产数字化应用上,推广运用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实时监测水质、气象等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渔业企业可以实现对市场需求的精准预测,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目前,已经建成了锦云水产等数字渔场;同时,依托畜禽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的数字化应用水平,将数字化融入养殖、防疫和环境监测中,全市规模化养殖场均实现了数字化建设,建成了像牧原、立华等一批数字化牧场。

  “农业数字化转型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业数字化转型是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传感实时在线数据和历史记录数据构建动植物生长模型,实行精准化种养,可最大限度挖掘动植物生长潜力,减少投入,降低成本,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产、高效。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一箭八星!我国成功发射天仪41星等8颗卫星

  • 秋景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23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合办,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和中国生产力促进协会数字经济工委会协办的2024(首届)中国数字人大会——面向人工智能的数字身份体系研究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成功举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敖立发表致辞。
2024-09-24 16:26
当下,在国内高校中,学科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
2024-09-24 09:59
未来颠覆性技术,特别是食品合成生物学技术将重新定义食品行业,引领行业发展潮流,改变这个行业的市场规则,而我们应该积极迎接这样的改变。
2024-09-24 09:57
这些发现或有助开发实用的室温超导体,并可理解量子气体模拟——一个结合量子光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重要领域。
2024-09-24 09:53
张甘霖的学生、土壤所助理研究员杨顺华说,这种执着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
2024-09-24 09:50
《三体》成为世界走近中国的一份路引,更是展现当代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在国际文化传播中,“内容为王”仍然是基本法则。
2024-09-24 09:42
“三项改革”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老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带到路演现场,迈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重要一步。
2024-09-24 09:28
黄河孕育了千年文脉,是华夏文明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涵养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打造数据中心、讲好黄河故事,有利于全景式呈现黄河文化基因和历史文脉,创新黄河文化表达方式。
2024-09-24 09:26
月亮很近,抬头就能望见阴晴圆缺;月球很远,需要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跋涉。中国探月20年,也拉近了星辰大海与普通公众生活的距离。
2024-09-24 09:24
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技术与氢能技术呈现显著融合趋势,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有助于推动其在氢能技术方面的创新产出。该文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氢能技术当前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也为推动氢能技术与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4-09-23 10:36
从汽车钎焊铝箔的“门外汉”,到“摸着石头过河”开发出相关产品……郭飞跃在创新路上,不服输、敢打拼,攻克了一个个难关。近日,郭飞跃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讲述带领团队从零起步,潜心研发汽车钎焊铝箔产品的艰辛历程。
2024-09-23 10:34
不仅是在兰考,在“齐鲁粮仓”,稻菽飘香、鱼跃莲池、瓜果盈枝都离不开科技加持的精细气象服务。
2024-09-23 09:42
天线飞转、屏幕闪烁、无形空间、电波交织……陈杨受邀参加红蓝对抗演练,充当“磨刀石”。
2024-09-23 09:37
要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2024-09-23 09:35
主题为“气候变化与农食系统转型”
2024-09-20 13:00
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今的30年间,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接续奋斗,坚持自主创新、分步建设、渐进发展,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为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2024-09-20 10:13
金秋九月,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无人机、无人驾驶、云计算等“技术活儿”正在神州大地上描绘着一幅绚丽多彩的“现代耕耘图”,让大国粮仓更丰盈。
2024-09-20 10:09
9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2024-09-20 10:06
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19日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发。
2024-09-20 10:05
卡塔尔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科学家通过分析391名志愿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样本中的数千种分子,绘制出人体及其复杂生理过程的分子图。
2024-09-19 09:43
加载更多